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01 08:38:24
炒股賺錢有多難?除了散民們日子不好過,就連全球最大的“投資大鱷”也在2018年第一季度驚現巨虧!根據其最新發布的一季報,挪威主權財富基金今年一季度損失1710億挪威克朗,折合人民幣1351億元。平均下來,相當于每個挪威人“損失”了2.58萬元養老金。
每經編輯 鄭直
炒股賺錢有多難?
對于這個話題,全世界的“小散”股民們估計都憋了一肚子話要講。不過,令人略感意外的是,除了散民們日子不好過,就連全球最大的“投資大鱷”也在2018年第一季度驚現巨虧!
說起挪威主權財富基金(又稱“挪威政府環球養老基金”),很多人一定非常陌生。但實際上,挪威主權財富基金規模全球第一,資產總值上萬億美元,持有著全球所有公開上市股票的1.4%!
人口僅523萬的挪威,可以憑這個基金讓每個國民分到19.7萬美元養老金,約合人民幣128萬元!
不過,根據其最新發布的一季報,挪威主權財富基金今年一季度損失1710億挪威克朗,折合人民幣1351億元。平均下來,相當于每個挪威人“損失”了2.58萬元養老金!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目前挪威主權財富基金由于種種法律限制,操作上只能被動追蹤指數。因此從歷史表現看,這只基金的回報率隨著全球特別是美國股市的波動劇烈起伏。
▲挪威峽灣風光圖片來源:挪威旅游局官網
作為全球股指“晴雨表”,挪威主權財富基金一季度巨虧,也反映出2018年全球股市震蕩的格局。
全球最大的挪威主權財富基金發布公告稱:受全球股市拋售潮的影響,該基金2018年第一季度損失1710億挪威克朗(合約210億美元),收益率為-1.5%。
這是該基金在連續7個季度獲得正回報后,首次出現虧損;其中股票投資組合表現糟糕,投資回報率下滑2.2%。由于股票投資占總資產的70%,這意味該基金的資產價值變化,幾乎由全球股市波動主導。
在挪威主權財富基金的投資組合中,房地產投資在第一季度獲得2.5%的收益,但房地產只占該基金投資組合的2.7%,對整體的投資收益沒有決定性影響。
從該基金持股行業細分,只有科技股收益為正,而電信、有色金屬和油氣行業損失慘重。據彭博社本月初報道,挪威的財富基金正在考慮出清石油天然氣股票。
據挪威主權財富基金的報告顯示,美股占該基金股票投資組合的36.1%,重倉的股票為科技股,微軟、蘋果、Alphabet以及消費品公司Nestle。
在2018年3月,挪威主權財富基金警告稱,如果今年股市持續震蕩下跌,挪威克郎繼續升值的話,該基金將損失4200億美元,也就是比現有的資產價值減少超過40%。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挪威主權財富基金在挪威國內被人簡稱為“石油基金”(Oljefondet),這是挪威政府從1996年開始的一項基本國策。
挪威毫無疑問是全球最富裕的國家之一。
根據世界銀行數據,挪威2016年人均GDP為70812美元,排名世界第三,僅次于盧森堡和瑞士。在2013年油價高峰時,挪威人均GDP更是突破了10萬美元大關。
挪威政府靠著北海油田的權益,每年要進項很大一筆錢。不過由于挪威本身擁有發達的現代經濟產業,這些石油收入更多是“錦上添花”,而不像海灣國家那樣,連基本生活都依賴石油出口。
挪威從上世紀70年起就開始受益于石油收益,但這項收益隨著國際油價暴漲暴跌而劇烈變動,并且石油資源的消耗速度也非常快。這讓挪威政府將石油收入看做“意外之財”,單獨規劃使用。
1996年,挪威政府出資19.8億挪威克朗成立了“石油基金”,隨后每年將部分石油行業收益(包括挪威國家石油公司分紅、開采權出售、石油行業稅收等)投入這個基金。2017年9月,這個基金資產規模突破萬億美元大關,成為全球資本市場不可忽視的投資者。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挪威政府對“石油基金”的設想是保全本金不動,再將獲得的投資收益補充到國民養老金。在這種考慮下,挪威主權財富基金目前的投資策略非常保守,事實上相當于被動追蹤股指(de facto indexing)。
因此,該基金的收益表現也隨著全球股市格局激烈震蕩。2017年由于美股收高等因素,挪威主權財富基金收益高達1.03萬億挪威克朗,相當于挪威去年GDP的31.3%;但翻年后的2018年第一季度,該基金就虧損了1710億挪威克朗。
此外,在2008年,該基金資產凈值減少了23.3%,成為史上表現最差的一年;但緊接著在2009年,該基金凈值又凈增25.6%成為了史上表現最好的一年。
作為一只管理上萬億美元的龐大基金,賺錢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挪威克朗鈔票圖片來源:leftovercurrency/fair use
據彭博社統計,從1996年到2017年間,該基金平均年收益率僅有4.06%,并不令人滿意。
這并不是挪威的操盤手們“無能”,而是這只國民基金目前面臨著諸多法律限制。該基金必須回避任何與挪威政府或官員有潛在利益沖突的投資項目,很多暴利行業也因為挪威政府的投資倫理限制而無法進入。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挪威央行有一只500人的專家團隊,擁有極高的投資素養,名義上管理著挪威主權財富基金。但實際上,挪威財政部一只17人的團隊在管理著這項基金的操作,這些行政官僚缺乏專業知識,也受到挪威法律的種種限制,只能以被動投資為主。
彭博社報道,今年4月以來,挪威政府內部也出現分歧,部分官員認為應該給主權財富基金“松綁”,允許其參與非公開上市的私募股權投資。
一些變革的支持者認為,目前挪威法律對主權財富基金限制太多(比如對外國公司持股不得超過10%),使得其白白浪費了基金規模這一看得見的巨大優勢。如果想要在長期提高收益率,該基金勢必要進入私募投資領域,博取更高回報。
但有反對聲音認為,挪威主權財富基金并不能以追逐利潤為第一目標,而是首先要對國民做到有所交待。私募投資可能影響主權基金“公開透明”的信息披露要求,從而為政客提供了腐敗的溫床。同時,投資初創企業風險較高,違背了該基金安全至上的原則。
目前,挪威財政部已作出裁定,維持之前的規定,禁止主權財富基金進入私募投資領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