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03 00:41:04
首家將投資型財險業務做大的保險公司華安保險,近日因董事長涉嫌行賄被捕而備受關注。
華安保險最新披露的年報顯示,2017年,公司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0.38億元,同比下降86.8%。由于業務規模擴大和業務結構、資產結構調整等原因,華安保險2017年末的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46.49%,較2016年末下降了65.48個百分點。
每經記者 涂穎浩 每經編輯 畢陸名
圖片來源:攝圖網
首家將投資型財險業務做大的保險公司華安保險,近日因董事長涉嫌行賄被捕而備受關注。華安保險最新披露的年報顯示,2017年,公司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0.38億元,同比下降86.8%。由于業務規模擴大和業務結構、資產結構調整等原因,華安保險2017年末的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46.49%,較2016年末下降了65.48個百分點。
信保業務被華安保險視為發展的重點領域之一。公司目前共有16款保證保險產品條款。在互聯網金融平臺精融匯上,多數標的項目由華安保險承保履約保證險,該平臺的主體公司此前是上市公司精達股份控股的子公司。根據精達股份2017年半年報,華安保險上半年為精融匯代償了近1300萬元的逾期借款。
華安保險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2017年,華安保險共向精融匯平臺的借款人出具保險保單7490份,前述信用保證保險業務均由華安保險獨立審核,風險可控。”該負責人進一步表示,華安保險開展信保業務以來始終堅持自主風控,嚴格把控業務風險的每個環節,在與精融匯該類P2P平臺的合作上堅持合規經營,嚴格按照監管要求進行承保。
華安保險成立于1996年,是一家總部位于深圳的財產險公司,成立之初,華僑城集團為其第一大股東。2002年,以特華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特華投資控股)為首的一批民營企業入主后,華安保險成為了中國第一家民營企業控股的保險公司,李光榮成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2005年至2012年,華安保險5次增資,資本金增至當前的21億元。華安保險的股權結構顯示,特華投資控股持股華安保險20%股份為第一大股東,海航則通過海航資本、海航投資分別持有12.5%、7.143%股權,合計持有19.643%位列華安保險的第二大股東。
2004年7月,華安保險推出全國首個“利率聯動”的保險產品──華安金龍收益聯動型家庭財產保險。到2007年,股市不斷走強,華安保險全面轉向理財型業務。憑借投資型產品,華安保險從一家小保險公司打入行業前五,高峰時期銷售額超過350億元。
由于保費高歌猛進帶來的投資風險可能引發償付能力問題,2008年保監會加大了對于理財型產品的管控,不再批復華安保險投資型產品的銷售。2017年,華安保險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12.72億元,同比增長12.33%,在85家財產險公司中排名第11位。
以2017年華安保險保費收入居前五的險種來看,分別是車險、意外傷害險、企業財產險、責任保險和健康險,五大險種均顯示承保虧損狀態,其中車險虧損為2.26億元。根據年報,2017年華安保險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0.38億元,同比下降86.8%。
對于業績下滑,華安保險相關負責人表示:“受市場環境及行業周期的影響,我司在承保方面綜合成本率偏高,資產配置策略與投資市場相比出現了一定的偏差,投資收益率偏低,導致公司整體利潤有所波動。2018年我司將圍繞‘價值導向,責任導向,過程導向,結果導向’的指導原則來開展各項經營工作。”
2017年末,華安保險的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46.49%。較2016年末下降了65.48個百分點,華安保險在年報中稱,“一方面是公司業務規模擴大和業務結構、資產結構調整,對公司資本要求增加,最低資本由2016年末15.24億元上升至2017年末18.05億元;另一方面則在于華安保險內生資本能力下降,受市場競爭環境和投資收益不理想影響,2017年公司凈利潤相比2016年大幅減少,導致實際資本減少。”
近年來,華安保險不斷推出創新險種,探索創新經營模式。從2006年~2016年,信用保證保險戰略逐漸成型。2006年,華安保險推出國家助學貸款信用保險和就學貸款保證保險;2008年,推出“華安小額農貸信用保險”;2013年,推出“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履約保證保險”,被視為“開啟華安信用保證險差異化戰略的新篇章”。
年報顯示,2016年,華安保險制定了2016~2020五年發展規劃,突出信保業務和投資業務兩個特色。上述華安保險相關負責人表示,“信保業務是華安保險多年來響應普惠金融號召、勇擔社會責任的一項戰略發展規劃,也是公司豐富產品結構的重要舉措。未來,我司將精耕細作,持續提升信保風控能力與業務質量,助力公司長期穩健發展。”
華安保險官網披露的產品及條款顯示,信用保險包括華安國家助學貸款信用保險、個人分期付款信用保險、助農貸款信用保險3個保險條款;保證保險包含個人短期小額貸款履約保證保險、小微企業短期貸款履約保證保險、質押借款履約保證保險及大學生短期信用卡分期還款保證保險等16個保險條款。
履約保證保險是一種信用保證保險,如果債務人(借款人)不按照約定履行義務,則由保險公司將按保險合同的約定向投保人(出借人)承擔賠償責任的一種保險形式。該業務在保險業內以高風險著稱,2016年底,浙商財險承保的僑興私募債保證保險業務爆發風險事件,賠付保證保險金11.46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互聯網金融平臺精融匯上,優選項目快匯金正是由華安保險承保履約保證險,投資期限為3個月,年化利率約6%,項目詳情顯示“通過華安財產保險深圳分公司與精融匯雙重審核,保險公司同意在借款滿標后為其借款提供履約保證保險”,還款方式為先息后本;債權轉讓項目穩匯金投資期限為8個月,年化利率約7%,項目詳情顯示“已通過華安財產保險深圳分公司審核,同意在借款滿標后為其借款提供履約保證保險”,還款方式為等額本息。
值得一提的是,精融匯隸屬于深圳市前海精銳合匯金融服務有限公司,而后者此前是上市公司精達股份控股的子公司。此外,精達股份和華安保險的第一大股東均為特華投資控股,后者的控股股東、法人和執行董事均為李光榮。精融匯官網資料顯示,依托戰略合作伙伴華安保險,并與安心保險、富德產險、長安責任保險等領先保險機構合作,打造了“互聯網金融+履約保證保險”平臺特色。2017年,精融匯平臺上保險公司共出具66912份保單,100%即時賠付,用戶損失為0。不過,精達股份2017年年報顯示,已將子公司前海精銳合匯金融服務有限公司股權出售。
精達股份在2017年半年報中披露,其他應收款一項由上期期末的2334.24萬元減少至本期末的1042.51萬元,下降了60.42%,原因是華安保險代精融匯平臺借款人償付借款。這意味著華安保險僅僅半年時間就為精融匯代償了近1300萬元的逾期借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