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13 17:45:38
在互聯網巨頭的文娛版圖里,騰訊和阿里文娛版圖自成體系,無疑是最重要的兩個玩家,雙方所走的文娛道路不盡相同,騰訊重IP,阿里則重流量分發。在相對優質的變現渠道游戲和影業里,游戲領域高下明顯,而影業這一賽道的爭奪會更加激烈……
每經記者 許戀戀 每經編輯 杜蔚
可以預見的是,在互聯網文娛領域,阿里和騰訊還將有一場曠日持久的對決。
以整體姿態亮相的阿里大文娛再次迎來新的人事變動。5月11日,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逍遙子)以內部信形式宣布了阿里大文娛版塊的最新組織調整:阿里文娛集團輪值總裁兼大優酷總裁楊偉東將兼任阿里音樂CEO,而阿里影業董事局主席兼CEO樊路遠(木華黎)將兼任大麥網CEO。
▲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東方IC/圖)
主要依靠“買買買”造就的阿里大文娛再次整合意味著新一輪的“排兵布陣”,希望借此形成更強業務聯動的意圖明顯。此時距離騰訊上月底那一場聚焦了全球11位文創大咖、發布了15個影視劇項目、成立發行公司的新文創大會不足一個月。文娛版塊巨頭們頻頻動作,本就喧囂的文娛領域似乎醞釀著更大的變數。
而讓傳統影視公司擔憂的是,有錢有渠道實力雄厚的巨頭們已經開始不斷深入他們的“腹地”:制作、宣發等領域也重金布局,傳統影視公司會淪為互聯網巨頭的“打工仔”嗎?
騰訊、阿里文娛版塊頻繁“落子” 各自文娛版圖初定
一歲半的阿里大文娛開始了第二階段的整合。
阿里于2016年10月正式組建阿里大文娛,包括阿里影業、優酷、UC、阿里音樂、阿里文學、阿里游戲、大麥網等業務版塊。官方2017年底宣布完成第一階段整合,而本次組織調整也被視為第二階段整合的開始。
▲阿里文娛包含的業務(阿里文娛官網截圖)
首先被寄與希望的是優酷聯合阿里音樂以及阿里影業聯合大麥網。張勇在內部信中表示,希望楊偉東能夠帶領優酷和阿里音樂進一步打通音樂的跨平臺運營和業務發展,而樊路遠能夠帶領阿里影業和大麥網在現場娛樂場景中更好地服務用戶。
由于阿里文娛里的大多業務來自外部,對阿里文娛來說,“整合”是關鍵詞,要想發揮出實力必須各個子業務之間更好的聯動。阿里文娛相關人士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經過此次組織調整,“淘票票+大麥”將有更多的協同共振,進而打造一站式線下娛樂消費平臺;未來優酷和阿里音樂將展開更深度的聯動。
和阿里相比,騰訊的文娛版圖顯得駕輕就熟,一是騰訊本身超強的游戲基因和社交優勢,另一面則是騰訊的泛娛樂戰略已經走了整整6年。2011年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影業CEO程武提出了泛娛樂的概念,2012年騰訊正式布局泛娛樂,成立IEG互動娛樂事業群,2015年成立閱文被外界認為是泛娛樂版圖正式形成。
就在上個月底,“泛娛樂”的概念被“新文創”取代。用程武的話來說,提出泛娛樂的時候,騰訊的內部生態和外部產業環境都相對薄弱,但走過六年,時機已經成熟,泛娛樂更注重商業價值,而新文創則更注重文化價值和商業價值的良性互動、也連接更廣泛的文化價值。
▲近期,騰訊自制網綜《創造101》頗受歡迎(貓眼專業版/圖)
經歷6年,騰訊已經形成了完整的新文創矩陣:騰訊游戲、騰訊文學(以閱文集團為核心)、騰訊影業、騰訊動漫和騰訊電競,加上企鵝影視、騰訊視頻和騰訊音樂以及騰訊投資的一系列文娛獨角獸斗魚、虎牙、快手等,文娛生態版圖已經成型。
一位行業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互聯網巨頭的文娛版圖里,騰訊和阿里文娛版圖自成體系,無疑是最重要的兩個玩家,雙方所走的文娛道路不盡相同,騰訊重IP,阿里則重流量分發。在相對優質的變現渠道游戲和影業里,游戲領域高下明顯,影業這一賽道的爭奪會更加激烈。
互聯網巨頭深入影視“腹地” 未來將形成好萊塢式傳媒集團?
互聯網的介入改變了整個電影業的生態,BAT進入電影產業都是從票務端開始發力,之后便開始切入整個產業鏈。撇開已經掉隊的百度糯米不談,騰訊和阿里已經穩固了在線票務市場,貓眼、淘票票二分天下格局較為穩定。
投資博納、華誼、入股光線,阿里次次放出的都是大招,實際上,騰訊也并未放過這些上游影企,華誼、博納騰訊同樣有所參股。可以說,在阿里和騰訊的“買買買”攻勢下,影視產業的上中下游關系變得更加錯綜復雜。
不斷擴大影視“朋友圈”的同時,互聯網巨頭也在尋求產業鏈更深度的整合。4月的新文創大會上,騰訊影業剛剛宣布成立全資子公司騰影發行,今年3月上映的《頭號玩家》是騰影發行公司參與的首個項目,聯系到此前高價入股新麗傳媒,騰訊對產業的介入正在變得更加縱深。
▲《頭號玩家》收獲13.9億元票房(CBO中國票房/圖)
樂正傳媒董事彭侃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互聯網巨頭介入影視的思路發生了一些變化,自己成立的影業公司業績不是特別理想,“影視行業需要很長時間的一個耕耘,并不是說你光有錢、有渠道就能夠做得很好。”彭侃認為,創作資源的積累反而是更重要的,所以互聯網公司開始調整策略,去找傳統的影視公司入股,看重的是傳統影視公司開發項目的優勢和資源。
互聯網巨頭有錢有渠道,各種光環加身,4年前當巨頭進入影視圈時,曾有業內人士悲觀預言稱未來“電影公司都將給BAT打工。”彭侃則分析認為,未來互聯網企業和影視公司處在合作中加深交融的階段,這種交融會變得越來越深入,“可能不存在說誰為誰打工這一個問題,而是一個深度綁定,大家一塊兒來合作的關系。從長遠來看,我覺得未來中國也會形成像好萊塢的那幾大公司一樣的傳媒集團。”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