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13 21:55:22
今年春節和清明假期,古城西安接待游客數量、實現旅游收入均實現較快增長。有著深厚文化基因的西安,在傳統文化基礎上日益創新、升級,向外界展示自己。當前,“文化+”的模式已成為西安發揮文化優勢、打造文化強市、吸引外界矚目的密鑰,“文化+”的模式也將成為西安文化建設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每經記者 沙一舟 每經編輯 陳旭
古絲綢之路起點西安,是中華文明根脈城市之一。它一直以其傳統文化充分展示著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融合發展的進程,努力使西安成為中國向西開放的重要窗口。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今年以來,有著深厚文化基因的西安,在傳統文化基礎上日益創新、升級,向外界展示自己。從“西安年·最中國”到“春滿中國·醉西安”;從“無人機光影秀”到“抖音之城”,再榮升為名副其實的“網紅之城”。這種將中國傳統文化基因依托于硬科技、互聯網等現代科技之上的新形式對外界吸引不小。
根據西安市旅發委此前統計的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日期間西安共接待游客1269.49萬人次,同比增長66.56%,實現旅游收入103.15億元,同比增長137.08%。清明假期里,西安市共接待游客380.49萬人次,同比增長38.76%,旅游業總收入14.82億元,同比增長49.28%。
實際上,這一系列數據背后也意味著,“文化+”的模式現已成為西安發揮文化優勢、打造文化強市、吸引外界矚目的密鑰,“文化+”的模式也將成為西安文化建設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西安年·最中國”等大型活動受到游客好評
去年12月17日,廣州“財富”全球論壇上1180架無人機上演“千機變”的這一幕視覺盛宴讓人難忘。
借助千年的古老文化與現代科技的發展,今年以來,西安也讓城市上空出現了煥然一新的景觀。
今年5月1日,“春舞大西安”西安城墻千架無人機光影盛典在西安城墻永寧門前舉行,將西安城墻悠久的歷史文化與現代科技深度融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場看到,大量的無人機在西安城墻南門段上空通過燈光變化,展現了一系列具有陜西特色、西安元素的造型:如“西安最中國”“奔跑吧西安”“新時代”“四十周年”等文字及城樓、大雁塔、絲路駱駝、石榴花、“5.1”、“1374”、“I? XI’AN”等圖案和數字,為觀眾展示“文化+科技”帶來的視覺盛宴。
西安悠久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也通過無人機的數量傳遞出來。據了解,本次活動一共有1374架無人機同時升空,寓意在2013年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下,與74個同我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國家和國際組織同發展、共繁榮;也代表著總周長13.74公里的迄今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西安古城墻。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千架無人機光影盛典是由2018年平昌冬奧會閉幕式“北京8分鐘”主創團隊擔綱創意策劃。
對于文化與科技的結合,西安市社科院歷史文化與旅游研究所所長周榮曾在《西安日報》上表示:“西安應當搭建文化科技發展平臺,打造文化+科技新高地,利用高新技術推動西安文化產業由傳統模式向以數字、創意為特征的現代模式轉變。”
抖音,作為一款可以拍攝短視頻的音樂創意短視頻社交軟件,通過15秒的音樂短視頻,便可形成自己的作品。今年,西安借助著互聯網短視頻抖音也成為“網紅旅游地”之一。
伴隨著背景音樂《西安人的歌》,有人在抖音上發了永興坊喝酒摔碗的視頻,5元一碗米酒,喝完再把酒碗摔碎,引得大量外地游客前來西安排隊摔碗;有人把城墻的無人機表演發到抖音上,古典莊重與現代感十足的城墻成為更多網紅的打卡之地。
將文化依托在互聯網的平臺進行推廣,為西安吸引來更多游覽者。根據西安市旅發委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日期間西安共接待游客1269.49萬人次,同比增長66.56%,實現旅游收入103.15億元,同比增長137.08%。清明假期,西安市共接待游客380.49萬人次,同比增長38.76%,旅游業總收入14.82億元,同比增長49.28%。
值得關注的是,西安官方層面已經開始行動,打算通過“抖音平臺”宣傳古城西安的“美城、美食、美景”。
根據《西部網》顯示,4月19日,西安市旅發委與抖音短視頻戰略合作全面啟動,雙方計劃將基于抖音的全系產品宣傳推廣西安文化旅游資源,進一步擴大在世界范圍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抖音方面將聯合西安推出“四個一計劃”,通過文化城市助推、定制城市主題挑戰、抖音達人深度體驗、抖音版城市短片來對西安進行全方位的包裝推廣,用短視頻來向全球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和城市文化。
抖音總裁張楠在西安演講時表示,希望用抖音來發掘、呈現城市的文化、風貌,通過抖音,給西安打造一個短視頻名片,進而把西安的悠久歷史文化和今天的美好生活,分享到全世界。
除了在科技和互聯網上的融合,文化與旅游交叉度也越來越高,“文旅”已經成為業內熱詞,再將城鎮化元素融入其中,“文化+旅游+城鎮化”的戰略已經在西安布局開來。
5月3日,《西安市全域旅游示范市創建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印發,其中提到要加快重大項目和旅游特色小鎮建設?!斗桨浮分赋?,積極推進一批文化旅游綜合體建設,按照3A級景區標準,加快培育建設特色小鎮,其中旅游特色小鎮按照5A級景區標準建設,打造“文化+旅游+城鎮化”大平臺,引領產業升級,拓展發展格局。
而在去年6月19日,華僑城集團公司(以下簡稱華僑城)就與西安市人民政府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擬斥資2380億元,將“文化+旅游+城鎮化”的戰略布局在西安實施。即打造秦嶺華僑城國家級生態旅游度假區項目、曲江投資平臺及合作項目、“絲路文化”項目在內的7個項目。
據了解,在該合作項目中,灃東華僑城大型文化旅游綜合項目總占地約16.25平方公里,擬以周歷史文化為主題,開發鎬京國家大遺址保護、斗門歷史文化名鎮、歡樂谷都市旅游度假區等項目。秦嶺華僑城國家級生態旅游度假區項目以約3000畝存量項目為契機,打造5公里生態旅游示范帶。碑林華僑城興慶宮城市文化客廳綜合項目將重點打造興慶宮公園、歡樂海岸、商務中心三大主題片區。未央華僑城漢城湖主題文化綜合項目占地約1000畝,打造漢街、漢秀、漢博物館三大板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發現,除了華僑城之外,宋城集團、華夏文旅集團等文化旅游企業均與西安有一系列大項目合作。這不僅為西安文旅產業發展帶來先進理念,也為西安構建文化旅游萬億大產業提供了強大支撐。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