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14 20:14:54
每經記者 秦風 每經編輯 劉若堯
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屢屢強調,對企業家要“尊重有加、高看一眼、厚愛一分”。
前不久,市委常委、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王琳要求全區“深化作風整頓優化營商環境”。雖上任不久,但從其密集的調研行程來看,對經開區的情況應掌握了不少。
上下齊頭奮進,但在現實執行中,依舊有一些單位和個人,變“服務”為“施舍”,好的政策在其手中,變成機械式、野蠻式地按圖索驥,使營商環境大打折扣。
諸如粉巷財經(ID:nbdfxcj)此前刊文《經開區的這些企業,它們需要一扇“窗”!》——經開區某些職能部門,讓連消防都未達標的亮化方案,堂而皇之的經過評審;面對受害企業的質疑和投訴,采取鴕鳥政策,“尊商重企”在次事件中成為空談……
最新進展,這個僵持一年多的工程,隨著輿論壓力已經拆除。只余建筑外體的“傷痕累累”,訴說著過去一年間,這場鬧劇中造成的人力、財力、物力浪費,以及“深化作風整頓優化營商環境”的任重道遠。
包括賈先生在內的數家企業,終于在投訴一年之后,見到了經開區建設局和經發集團的相關領導。
2017年3月,為了“打造現代、時尚的經開區,提升經開區整體品質”,經開管委會決定在中心區域全面實施亮化工程。其中,保億隆基中心北立面的“Z”字型幕墻處,成為亮化方案中涵蓋區域。
后來經開區管委會發給保億隆基的協調函顯示,該亮化方案是“經開區管委會評審確定的”。
但在執行過程中,方案卻遭到了這棟商務辦公樓里多家企業的強烈反對。
亮化工程施工不久,企業主們發現,豎立在外墻的LED光屏,將企業的辦公室窗戶完全遮擋,嚴重影響正常采光的同時,晚間的光污染也造成極大困擾,同時存在的消防隱患更讓他們坐立難安。
這十多家企業成立聯合維權小組,從2017年4月開始,向經開區管委會下屬的數個部門進行投訴,要求就設計合理性進行重新評估審核,始終未見回應。
無奈之下,這些企業開始自行阻止施工,并多次與施工方發生沖突。于是,原本工期只有一個多月的工程,一直處于僵持狀態……
今年3月份,經開區管委會發函,要求保億隆基物業公司及企業主對該亮化工程“協助支持”。
這種無異于“火上澆油”的做法,讓施工方及企業再次爆發沖突,甚至有一家企業將熱水潑向正在窗外作業的工人,最終引來警察維持秩序……
自2017年4月雙方第一次起沖突,再到今年3月份的潑開水,經開區管委會相關部門始終選擇“鴕鳥政策”,并未有人到現場對雙方進行調節。
當然,如果僅靠幾通電話就能解決問題,是否在現場也無可厚非。
“我們企業雖然規模有限,但大小也算是經開的納稅戶,職能部門如此不聞不問的做法實在讓人寒心。”粉巷君當時趕到現場,聽到的無不是類似的抱怨。
粉巷君(ID:nbdfxcj)后來聯系上經開區建設局一位負責人。
這位負責人承認,保億隆基的亮化工程,對企業采光確實是“有影響的”,業已吩咐施工方停止施工。同時承諾,“要是涉及不合理存在隱患的話,方案肯定要修改。”
不過第二天,著急完工驗收的施工方,再次與企業發生對峙……
粉巷君將所見所聞撰寫成文,于4月24日刊發。
隨之而來的改變是,經過一年多的投訴,經開區建設局和工程代建方經發集團的相關領導,第一次與這十多家企業,實現了面對面交流。
而遮擋窗戶一年之久的亮化屏,也很快予以了拆除。
“室內一下子敞亮了起來,心里也敞亮了。”賈先生發給粉巷君的幾張圖片中,之前阻擋嚴實的LED光屏,如今已不復存在,不過施工過程中,給大廈墻體留下的斑痕和企業家們心里的陰影,仍舊存在。
“施工方正在做外墻的恢復,我們雙方見面也會互打招呼,畢竟施工方并無過錯,錯的是他們執行的亮化方案。”賈先生說。
拖了一年的投訴,至此終于得到了解決。
但粉巷君(ID:nbdfxcj)認為,事后的反思,才剛剛開始。
去年以來,打造優良營商環境,被西安官方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親商、愛商、尊商、重商、留商,無論是“三大革命”,還是“西商大會”,在諸多細節處皆有體現。
但“尊商重企”的對象,并不應當局限于那些大企業、明星企業身上。畢竟,要形成區域經濟極具競爭力的產業集群,頂天立地的大塊頭之外,還需要鋪天蓋地的中小微企業作支撐。
進一步講,好的營商環境下,小苗也有成為參天大樹的可能。
在盡可能的范圍內,做到尊重、一視同仁,應是商業文明的基本準則。
?這場亮化鬧劇中,無論是前期施工無視企業權益一意推進,還是后期對企業投訴置之不理,某些職能部門的傲慢及“官本位”思想,可見一斑。
此外,還有一個問題頗值得深究,亮化方案連最基本的消防要求都未達標,是如何堂而皇之通過管委會評審確定的?
且不說如今隨著工程的拆除,造成的人力、財力、物力浪費無法挽回,單就在此過程中,給企業造成的心理陰影,給營商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要用多長時間來挽回?
再者,縱然這次得以整改,但如果決策機制上不嚴謹,存在漏洞弊病,不從根本上去重視、去反省、去解決,后續營商環境又如何保障?
粉巷君在此前文章中曾提過,“當政府行為觸及企業利益時,需要盡可能考慮,為它們留一扇‘窗’。”今天,同樣以這句話作為結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