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15 23:37:02
5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8年4月份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1~4月份,全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5.44萬億元,同比增長7%,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5個百分點。《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一增速創1999年底以來新低。
每經記者 胡健 每經實習記者 李可愚 每經編輯 畢陸名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國民經濟運行總體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大環境下,4月份我國的內需卻似乎是在“春困”之中打了一個小盹。
5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8年4月份經濟運行情況。其中,以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為代表的工業經濟走勢良好;但從需求來看,消費和投資增速均有所回落。
數據顯示,1~4月份,全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5.44萬億元,同比增長7%,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5個百分點。《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一增速創1999年底以來新低。
為何當前以基礎設施投資為代表的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會持續放緩?在國新辦舉行的4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回應表示:“目前中國經濟整體上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固定資產投資在過去的高基數基礎上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空間和現實條件已經不太允許,在這個階段更重要的是,通過投資優化供給結構。”
哪些具體因素影響1~4月固投增速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從構成固定資產投資的各分項來看,1~4月我國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創下年內新低,增速為12.4%。在各分項中下滑明顯,這拖累了整體固投表現。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3月和1~2月,我國基礎設施投資分別增長13%和16.1%。而對比去年,今年1~4月的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也比較低。據劉愛華在發布會上披露,去年我國基礎設施投資一直保持了接近20%的增速。
緣何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出現顯著下滑態勢?對此,劉愛華在發布會上給出了明確答案。她介紹稱:“去年以來基礎設施投資增速的放緩,一方面是和去年的高基數有一些關系;另一方面,近期以來按照三大攻堅戰的要求,政府采取了規范清理PPP項目、規范地方舉債融資行為等措施。”
“PPP在中國是比較新的事物,發展過程中難免會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所以針對這些不完善的地方,采取一些措施規范清理,從長遠來講,對PPP項目自身的穩健發展是非常有好處的,對整體投資的穩健運行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投資短期可能受到一定影響,但能夠保證長期投資更加穩健、更加健康。”劉愛華說。
同時,記者注意到,近日在PPP為期4個多月的“最嚴清理”之后,財政部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示范項目規范管理的通知》(54號文)提出了項目前期、采購、簽約、履約等各實施階段的12個“不得”,同時還發布了《PPP項目財政承受能力匯總分析報告》,再次強調要筑牢PPP項目財政承受能力10%限額的“紅線”。
而影響固定資產投資的另一個重要數據——房地產開發投資,1~4月增速與一季度相比出現小幅下滑,這對固定資產投資的表現也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數據顯示,1~4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30592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0.3%,增速比1~3月份回落0.1個百分點。此外,商品房銷售面積、商品房銷售增速比一季度都有所回落。
對此,中泰證券宏觀高級分析師楊暢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1~4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1.3%,當月同比下降4%,較3月大幅回落。當月住宅與辦公樓銷售面積同比分別下降4.4%、7.7%;房屋新開工面積、住宅新開工面積同比增長2.8%、4.1%,均較3月明顯回落。
商品房、住宅待售面積分別下降642萬、645萬平方米,去化速度較3月明顯放緩,土地購置面積同比增速同步回落。近日,住建部約談相關城市,再次強調樓市調控目標不變。結合高頻數據,近期三線城市房地產銷售逐步回落。因此,房地產銷售仍然承壓,可能影響后續投資。
未來,我國固定資產投資是否仍會受到基建投資增速和房地產投資增速下滑的影響?記者注意到,部分專家認為這種影響仍會持續。
例如,日前發布的《經濟藍皮書春季號:2018年中國經濟前景分析》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未來前景判斷稱,隨著中央對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制度的逐漸完善,地方政府的基建投資沖動得到有效約束;融資平臺的政府融資功能剝離后,債券發行不足以滿足地方政府的融資需求,無法支撐投資規模的大幅擴張。這些因素可能對未來固投的增長產生壓力。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則撰文指出,展望未來,中央提出盡快降低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杠桿率,這將繼續制約基建投資增速。不過,他表示,考慮到2017年政府性基金結余較多,為財政擴張積累了充足彈藥,基建投資仍然有底。
同時,也有部分觀點認為,不應夸大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下降對經濟帶來的負面作用。
例如,中信證券研究團隊出具的研報指出,2017年以來,財政部陸續出臺文件嚴控地方政府融資行為。在地方政府融資受限的背景下,2018年基建投資增速持續回落,但是經濟增速仍然保持平穩。
該團隊指出:“我們認為財政政策力度調整來自政府對于經濟周期回暖的判斷,正是由于經濟周期趨勢性回暖,政府才前瞻性壓縮了赤字和基建投資規模。因此,我們不認為規范地方政府融資行為是看空中國經濟的主要原因,相反這是經濟周期性回暖的標志。”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