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17 18:13:38
今日,一只場內簡稱為信達鑫安(166105)的基金,場內價格一天之內走出了7次“天地板”。記者撥打該公司客服電話進行詢問,其表示該基金凈值一切正常,二級市場上的價格變化主要取決于二級市場上的供需關系,與基金投資組合沒有太大關系。
每經記者 袁東 每經實習記者 聶虹 每經編輯 葉峰
今日的二級市場上上演了可謂史無前例的一幕:一只名叫信達澳銀鑫安(166105)的場內債基基金,二級市場價格一天之內走出了7次漲停,7次跌停,一共7次“天地板”,最終以漲停收盤。
這樣的走勢已經不能用過山車來形容。
在仔細看了這只基金的二級市場走勢之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了一些更有趣的事情。觀其價,本周4個交易日完成了三個漲停板;觀其量,本周單日平均成交量大于今年以來的總成交量。那么在這量價齊升走出3個漲停,一天創下7次“天地板”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信達澳銀鑫安(166105),場內簡稱信達鑫安,該只基金成立于2015年5月15日,同年6月在深圳交易所上市,是一只混合債券型基金,今年一季度末規模只剩下0.11億元。
今天,這只債基成功引起了記者的注意。
開盤不久,該基金一度低開接近跌停,隨后10分鐘不到的時間里就快速拉升至漲停,接著又在10分鐘左右的時間再次被砸到跌停,此后其價格就這樣的漲停跌停中反反復復。一天的過山車表演之后,該基金最終報收1.269元,漲9.97%。
一天的表演結束之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仔細數了一下,信達鑫安游走與漲停和跌停之間,竟然在一天之內上演出了7次“天地板”。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大的價格波動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撥打該公司客服電話進行詢問,其表示該基金凈值一切正常,二級市場上的價格變化主要取決于二級市場上的供需關系,與基金投資組合沒有太大關系。而至于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價格波動,他們表示并不清楚。
若基金的場內價格是由二級市場上的供需關系決定,那又是什么因素促成了這樣的供需關系呢?
難道是市場資金看好該只基金的走勢?但從凈值收益看,該只債基本周以來凈值略有上漲但漲幅僅為0.1%,近一個月來凈值收益為-0.31%,成立至今凈值下跌了4.1%。截至發稿其今日凈值尚未公布,而在漲停的昨日(5月16日),其單位凈值為0.959元,二級市場價格為1.154元,已經大幅溢價20.33%,出現了巨大的套利空間。
記者請教了業內人士,該人士表示,這樣的操作可能有炒作、甚至惡意操縱的嫌疑,估計會引起監管部門的注意。
本周以來,該基金在二級市場的走勢可謂“所向披靡”。5月15日,信達澳銀鑫安場內價格上漲9.96%,5月16日上漲10.01%,算上今天,信達鑫安在本周4個交易日內成功實現了3連板。
這樣的漲幅是該基金上市至今從未出現過的。把時間拉長,該基金成立至今二級市場價格周漲幅未出現過大幅波動。實際上,在上市之后的三個月內,該基金價格就跌破其1元面值,隨后數年幾乎未有高于1元的時候,直至今年5月14日,該基金場內價格報收于0.954元。而就在接下來的三天時間里,其場內價格連續走高,截至今天(5月17日))已經達到了1.269元。3個交易日,價格上漲了33.02%。
說完了價格,我們來看看成交量。進入本周二后,該只基金成交量也突然放大。
僅從今年來看,2017年12月29日至2018年5月14日19個交易日內,基金場內價格下跌了1.55%,成交總量262筆,成交額為2.3萬元。而5月15日到17日3個交易日,成交總量為3848筆,成交額高達42.34萬元,場內價格累計上漲33.02%。這樣的差距,簡直是天上地下。
在如此詭異的操作和突兀的走勢下,該基金后市如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將持續關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