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8-07-02 11:32:30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基金分紅水平明顯好于去年,分紅產品的數量和總額都要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其中,分紅總額較高的產品多數為偏股混合型基金。
作為回報投資者收益的方式之一,基金分紅依然成為業內最為關注的話題。
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以來(截至6月底,下同)有分紅記錄的660只基金中,分紅總額為534.96億元,分紅次數為915次,遠超去年同期水平;2017上半年,370只基金合計分紅273.63億元,分紅次數為486次;2017全年805只基金合計分紅707.65億元。
不難看出,今年以來基金分紅水平明顯好于去年,分紅產品的數量和總額都要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同時,今年單只產品的分紅情況也創出了階段性高水平;在這些分紅總額較高的產品中,多數為偏股混合型基金。引人注意的是,易方達基金上半年有分紅記錄的產品,其分紅總額為53.6億元,占今年上半年基金分紅一成。
記者據Wind數據梳理發現,今年以來共有660只基金產品(不同類型合并統計)進行過分紅,合計分紅915次,分紅總額為534.96億元,而去年同期分紅的產品僅有370只,分紅總數為486次,分紅總額為273.63億元;今年分紅總額與去年相比多出261.3億元,激增95.5%。
通過觀察,在這660只有分紅記錄的基金中,部分產品在去年上半年并未有過分紅。以中郵中小盤靈活配置基金為例,今年以來共有一次分紅,分紅總額為1.66億元,但去年同期卻并未有過分紅;與此同時,還有部分基金在去年同期有過分紅,但今年則并未有分紅記錄。
此外,今年和去年同期均有過分紅的基金中,部分基金分紅總額差別較大。以中銀證券安進債券為例,今年以來共有兩次分紅記錄,合計分紅8.85億元,雖然去年同期也有過兩次分紅記錄,但去年同期分紅總額僅為1.83億元。
有分析人士指出,基金分紅作為將產品收益以現金形式回報投資者,雖然并不是分紅越多越好,但也是回饋投資者回報的重要參考。“衡量基金業績的最大標準是基金凈值的增長,而分紅只不過是基金凈值增長的兌現而已。”
從梳理情況來看,今年單只產品分紅最高的是易方達積極成長混合,今年共計有4次分紅,合計分紅16.38億元,但凈值增長率為-8.19%;東方紅睿華滬港深靈活配置以14.13億元次之,其凈值增長率為-4.1%;國聯安精選混合上半年兩次分紅10.94億元排后,其凈值增長率為-11.37%。
雖然部分單只產品上半年分紅總額較高,但從基金公司旗下整體產品的分紅情況來看,仍有較大不同之處。同時,從分紅的基金產品整體情況來看,偏股混合型基金分紅情況明顯好于其他產品。
易方達積極成長混合上半年以16.38億元的分紅總額居前,同時從易方達基金旗下整體基金分紅來看,分紅表現最好。萬德數據顯示,易方達基金上半年有分紅記錄的產品,其分紅總額為53.6億元,這與中銀基金旗下有分紅記錄的44只產品、合計分紅44,48億元相比略高。
此外,以分紅總額為14.13億元排名第二的東方紅睿華滬港深靈活配置,屬于東方紅資管旗下產品,上半年共計有9只產品進行了分紅,總額僅為21.34億元;上半年國聯安基金旗下共有3只基金進行分紅,分紅總額為12.58億元,其中國聯安精選混合單只產品分紅就超過了1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無論是有過分紅還是未進行分紅的基金,其凈值增長率都不容樂觀。
數據同時顯示,上半年A股市場走勢跌宕,多數基金產品凈值增長率為負值。記者從統計的數據來看,基金凈值增長率低于-20%的產品不在少數。以國泰國證有色金屬行業為例,該只基金屬于被動指數型基金,上半年凈值增長為-22.87%,其基金管理人為徐皓和徐成城。同屬于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國泰估值優勢混合和海富通國策導向混合兩只產品,其凈值增長率也不容樂觀,分別為-20%、-21.81%,基金管理人分別是楊飛、施敏佳。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