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 2018-07-13 14:57:57
五花八門的代餐食品中,有的“假冒大牌”,有的連熱量表等基本信息都沒有,質量堪憂。專家認為,代餐食品只是一種普通食品,不應明示減肥效果,均衡營養對身體更為重要。根據公安部門去年12月發布的消息,蘇州市公安局吳中分局于去年11月破獲一起保健品制假售假案,制假者在地下作坊仿冒某國際知名代餐奶昔,成本僅幾十元的奶昔以數百元的價格售出。
圖片來源:攝圖網
對于熱衷保持苗條身材的人來說,代餐食品早已不是什么新鮮的名詞,除了常見的代餐粉,還有諸如酵素飲料、代餐奶昔等形式。這些食品在線上售賣時,往往極力宣傳神奇的減肥效果,號稱可以完全替代食物食用,不少還聲稱是國際大牌、價格不菲。
然而記者調查卻發現,五花八門的代餐食品中,有的“假冒大牌”,有的連熱量表等基本信息都沒有,質量堪憂。專家認為,代餐食品只是一種普通食品,不應明示減肥效果,均衡營養對身體更為重要。
記者在某電商平臺輸入“代餐粉”,帶有該關鍵詞的相關商品數量龐大,有100多頁。某電商平臺上的數據顯示,代餐粉主要有以下幾類:雜糧五谷類的代餐沖飲、需熱水沖泡的速食湯類(如某品牌的菌湯等)、果蔬粉、膳食纖維粉等。除此之外,還有代餐奶昔、代餐飲料等。這些產品大多宣稱自己“低卡、營養全面、有飽腹感”,以此達到減肥的目的。
除了電商平臺,微信朋友圈也是代餐食品售賣的主要場景。記者發現,這些代餐食品大多包裝精良,會標注“低卡”“纖維”“健康”等關鍵詞,所配的圖片也往往是擺放優雅的擺盤,輔以蔬菜沙拉,看起來非常“綠色”“健康”,更有的在宣傳圖中打出了“專業營養師一對一指導”的標語,完美迎合了消費者們希望健康減肥的心理。
雖然只是普通食品,但這些電商平臺中的代餐類商品卻都在不遺余力地明示或暗示其減肥效果。例如,一些在醒目位置標注了“告別大餅臉、蝴蝶肩、水桶腰、大象腿”等廣告詞;一些則更加“露骨”地說明,可以“7天瘦5斤”“月瘦20斤”“30天小蠻腰”等。
這些代餐食品銷量頗高。在某電商平臺搜索“代餐粉”按照銷量排序,排名第一的產品在商品圖中打出“熱銷300萬罐”字樣。
記者調查發現,這些倍受追捧的代餐食品卻問題多多:
——資質存疑,“國際大牌”作坊制造。根據公安部門去年12月發布的消息,蘇州市公安局吳中分局于去年11月破獲一起保健品制假售假案,制假者在地下作坊仿冒某國際知名代餐奶昔,成本僅幾十元的奶昔以數百元的價格售出。
犯罪嫌疑人丁某等人制造出外觀、口感幾可亂真的代餐奶昔后,通過快遞、物流等形式將假貨銷往各地,提供給分銷商,分銷商再利用網絡零售、交易平臺進行偽裝分銷,月銷量超過1000瓶,月盈利在10萬元以上。該團伙銷售網絡涉及10余個省份,警方現場繳獲各類制假半成品近兩噸,涉案金額近兩千萬元。
——夸張宣傳,一個療程就能瘦10—20斤。記者詢問了在朋友圈銷售某品牌代餐食品的一名代理。該品牌產品包括膠原蛋白酵素、玻尿酸奶昔、果蔬粥等,定價均不菲,125克奶昔定價98元,750毫升一瓶的蛋白酵素定價398元。據她介紹,產品減肥原理是“利用酵素排毒、加快體內新陳代謝、再通過早晚奶昔和果蔬粥取代早晚飲食,保證人體能在營養充分的狀態下,控制熱量的攝入,加速脂肪燃燒。”該代理稱一個療程6周,產品定價3564元,“好好配合,一個療程會瘦10-20斤,而且皮膚會變好”。
記者購買了幾款電商平臺的代餐粉發現,包裝上連基本的熱量數據表都沒有。
——代理亂象,線上培訓就可進行銷售。上述品牌代理同時聲稱,該品牌目前北京地區的銷售團隊有近500人,購買價值5000元的商品即可成為三級代理,可八折拿貨;5萬元即為二級代理,能六五折拿貨。而一次性投資40萬元就能成為她這樣的一級代理。當記者問到“是否需要進行培訓”時,該代理稱“加入之后就有培訓,培訓都是線上的,你可以邊培訓邊賣”。而事實上,在網絡上進行食品銷售也需要相關的資質。
關于代餐食品是否有效,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說,市面上大多數代餐食品都是以膳食纖維為主要成分,不易消化,讓人有飽腹感,但這往往是以放棄其他營養為代價,也就是說,目前市面上的代餐食品存在營養不夠均衡的情況,完全代替其他飲食存有一定風險。
朱毅說,代餐只是一個輔助手段,最主要的還是結合運動改善飲食方式。
“適度地限制飲食對身體有利,但是完全依靠節食一個多月瘦那么多,對身體機能會有很大影響。”朱毅認為,目前對于代餐食品的監管尚處于空白,需要出臺具體的生產標準,“同時加大執法力度,確保代餐食品里沒有非法添加,規定代餐食品的營養元素具體應該達到多少”。而作為普通食品,并不能宣稱有減肥的效果,對于網上鋪天蓋地的減肥宣傳也應加強監管,設定產品宣傳的標準。她提醒廣大消費者,減肥不可一蹴而就,不能貪求快,“一定要量力而行”。
(新華網記者 譚慧婷、周琳)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