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7-24 22:59:41
要落實松緊適度的貨幣政策,就必須對中小微企業和僵尸企業區別對待——對中小微實體經濟融資需求要切實放松;而對產能過剩及僵尸企業要繼續從緊,節約并騰挪出較大的金融空間,增強有效金融資源投入,發揮出金融提振經濟的應有作用。
莫開偉
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定調了下半年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會議要求保持宏觀政策穩定,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財政金融政策要協同發力,更有效服務實體經濟,更有力服務宏觀大局。
同一天,央行開展5020億元1年期MLF(中期借貸便利)操作,為MLF自創設以來單次最大規模的操作。這也被市場人士認為是貨幣寬松政策的再度確認。考慮到本次MLF放量操作進一步提升了MLF存量,為下一次降準置換打開空間,預計三季度仍有再次降準的可能性。
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在GDP增速基本穩定的情況下,投資增速和工業增速弱于預期,顯示經濟仍有下行壓力。今年的經濟下行壓力與以往略有不同的是,受到融資收緊的影響非常明顯。基于此,在當前外部環境沖擊和國內壓力的共同作用下,有必要通過宏觀政策進行對沖,避免宏觀經濟和金融風險互相傳導和放大。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國貨幣政策已從穩健中性向松緊適度的方向有所轉化,也就是不再死守降杠桿的硬框框,而是實行有所區別、松緊適宜的靈活貨幣政策,并以追求穩杠桿為主要目標,增強貨幣政策的操作技巧和貨幣政策時機變化的把控能力,確保資金供需面的基本穩定,根據宏觀經濟運行實際和產業發展現狀來調控貨幣操作,保持適度的社會融資規模和流動性合理充裕,疏通貨幣信貸政策傳導機制,使貨幣政策能更加貼近金融變化發展形勢和經濟發展的需要,從而為我國經濟持續保持中高速增長營造有利的金融環境。
那么,松緊適度的貨幣政策該從哪兒落實?從當前看應著重從三方面入手:
其一,對中小微實體經濟融資需求要松,主要結合減稅降費的積極財政政策,通過實施有效的臺賬管理等措施,建立金融服務目標責任制,腳踏實地做實事。
另一方面,監管部門應加大金融監管力度,出臺相關監管措施,督促銀行金融機構把支持小微再貸款、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貸款優惠利息等政策抓緊落實到位。
與此同時,應當激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將降準資金真正用于支持小微企業和市場化債轉股等,激發商業銀行發行小微企業金融債券的興趣,放寬金融債券發行條件,將豁免發行人連續盈利要求落實到位,讓中小微實體經濟真正感受到松貨幣政策帶來的實惠,有效破解融資難、融資貴困局,從而為實體經濟脫困蓄積巨大的金融動能。
其二,對產能過剩及僵尸企業要繼續從緊,將緊貨幣政策落到實處,節約并騰挪出較大的金融空間,增強有效金融資源投入,發揮出金融提振經濟的應有作用。
盡管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了較大成效,去產能過剩、淘汰僵尸企業也取得了根本性進展,但目前這方面因為地方政府利益與中央政府政策目標之間存在一定的矛盾,實施緊貨幣信貸政策存在一定阻力,致使有限的貨幣信貸資源沒有得到最有效的配置,不少金融資源仍被產能過剩產業和僵尸企業占據著,導致所有貨幣信貸資源的低效運行,加劇了貨幣信貸資源的供需矛盾。
由此,各級政府、各級金融監管機構和各級銀行機構應以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為指針,增強貨幣政策執行的大局意識,堅決壓縮和控制產能過剩領域和僵尸企業的信貸資源,為松緊適度的貨幣政策實施奠定好基礎。
其三,配合積極財政政策,對各級政府在補短板、增后勁、惠民生等方面提供有效信貸服務,提高金融信貸的有效需要,也就是保障融資平臺合理融資需求,克服對融資平臺全部停止貸款的“一刀切”做法,有效支持各類在建工程或項目盡快完工投資,減少爛尾或停建造成的經濟損失。對此還應在三方面發力:
一是加快國家融資擔保基金的出資到位,努力實現每年新增支持15萬家(次)小微企業和1400億元貸款目標;
二是鼓勵商業銀行將貸款投向經濟中的薄弱環節或具有發展潛力的產業項目,控制經濟下行和企業違約風險,穩定金融經濟大局;
三是用信貸金融力量帶動民間投資的復興,為經濟企穩回升提供有效的金融推力,可對民間資本在交通、油氣、電信等領域的投資提供一定的金融信貸幫助,解決民間資本投資不足的問題。(作者為財經時評人、銀監部門人士)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