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避免資金違規流入樓市將考驗調控效率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8-01 23:55:13

每經編輯 李語涵

李宇嘉

2018年行至過半,從統計數據看,盡管全國樓市成交量連續37個月回升,70個大中城市中有63個城市的房價在上漲,但隨著房地產“去杠桿”持續推進,調控政策疊加的效果開始顯現,樓市量價漲幅整體有所回落。

下半年,宏觀經濟依然面臨較大下行壓力,金融市場違約案例增加,“去杠桿”將轉向“結構性去杠桿”。

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希望通過基建托底和民生“補短板”、疏通貨幣信貸政策傳導渠道,提高宏觀管理效率。

今年以來,“降準+MLF組合”成為央行實現流動性投放的主要方式。6~7月,央行通過MLF(中期借貸便利)操作已累計凈投放9055億元,流動性環境適度寬松將持續。

那么,如何防止釋放出的資金違規流入樓市?如何防止居民過度加杠桿?如何防止基建托底過程中又一次造成地方對房地產依賴加深?如何防止調控再次陷入周期性的松緊循環,造成新一輪房價上漲?

近期,部分城市甚至包括部分三四線城市樓市回溫趨勢顯現,投資和投機炒作泛起,這對下半年樓市調控和金融政策提出了嚴峻考驗。

對此,近期新華社文章《嚴格把“房住不炒”落到實處》明確提出,樓市調控正處于向長效機制完善落地的過渡關鍵期,地方政府要堅定不移地承擔調控主體責任,保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對工作不力、市場波動大、未實現調控目標的地方,應予以堅決約談問責。

近期,一線城市紛紛以實際行動,表明繼續調控的決心。7月25日,北京市房山區住建委舉辦了商辦項目專項整治工作會,明確不得變相“以租代售”、不得為個人規避限購代辦工商注冊登記。

此外,廣州近期也出臺了住房公積金新政,一人多次離婚買房、多人頻繁買賣一套房的公積金提取“被叫停”。此外,非戶籍地、非繳存地異地購房,非配偶或非直系親屬共同購房等申請公積金提取,各地可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階段性停止實施該類型提取政策,繼續實施該類型提取政策的地方,要嚴格審核申請提取住房公積金的資格。 針對貸款購房比例回升,為控制杠桿率,深圳國有大行上調房貸利率,并釋放出公司購房限售5年,個人購房限售3年的調控新思路;上海市也表態“限購限貸”不放松。

目前,盡管“因城施策”的框架已形成,但很多地方依賴房地產的格局并未改變,樓市調控權責不平衡,調控效果不盡如人意。由于土地財政和稅收對房地產依賴較大,自主調控容易演化為“被動調控”,甚至“邊調控、邊松綁”。

那些房價上漲過快、市場秩序混亂的城市,盡管出臺了限售、限購等調控措施,但人才引進、公積金等政策又消解了部分調控力度。另外,囿于對樓市下滑的擔心,限購、限售措施等往往“高舉輕落”。

下一步調控,預計將更多強調地方主體責任。近期,國家7部委啟動長達半年的樓市亂象專項整頓活動,這是史上力度最大的樓市“嚴打”,也是“因城施策”框架下夯實地方主體責任的一次重大行動。

目前,無論房地產開發、交易體量還是房價,相比前幾年都上了好幾個臺階。因此,高位平衡、防范大起大落、防范行業風險是主基調,以“穩”為主是今年樓市調控的目標。在需求端打擊投機炒作,抑制房價上漲將是下半年調控的重點。

當前,以“限購、限貸、限價和限售”等為主的需求端調控體系已成型,下半年要做的就是“打補丁”。

首先,限購范圍會擴展至單身、未成年人、企業和無社保繳納記錄的一般學歷人才等群體,以此堵住以假離婚、子女或企業名義、人才名義等逃避限購的投機炒作。

其次,無住房交易記錄或首套房購置等剛需群體,將優先獲得買房資格并享受搖號,并在按揭利率、交易稅費、保障房分配等方面獲得政策傾斜。

現在,樓市最關鍵的矛盾在于“去庫存”后的低庫存環境,而嚴格的“限價令”又催生了新房和二手房價格倒掛的現象。由于新房交易成本較低,價格倒掛進一步助推投機需求泛起,人為助長供需矛盾、惡化市場預期、擾亂交易秩序。

供求錯配未解決,樓市亂象將時有發生。筆者認為,下半年供給將進一步釋放。首先,三季度開始,樓市將迎來季節性供給高峰;其次,開發商融資環境趨嚴,終端需求尚在之時,規模“排位賽”疊加降低財務成本的訴求將倒逼供給內生增加,房企將加速推盤以回籠資金。近期,部分房企供貨節奏提前,樓市供求失衡得到部分緩解,并迎來適度降價。

下半年,為防止出現資金違規流入樓市和居民過快“加杠桿”的情況,金融政策將進一步趨嚴。近期,房企海外發債收緊之后,監管層進一步叫停房企公司債與票據互換,緊接著又收緊內地房企在港發行熊貓債的通道。

目前,搶在政策進一步收緊之前,加快出貨,加速周轉以縮短銷售回款周期,降低財務成本,已成為房企共識,前期高價的項目低于預期入市將是常態。

同時,限購、限售、剛需優先搖號等調控措施相繼出臺,人才及保障性住房、共有產權住房大規模供應,價格和供應兩端,都有利于確保合理需求得到滿足。夯實“房住不炒”,將逐步降低房價預期,緩解供求矛盾。

在人口繼續向大城市涌入的情況下,限售、限購、限貸等措施在中期繼續發揮效力,甚至成為熱點城市長效機制的一部分。堵住投機炒作的同時,這些措施通過降低交易頻率、增加交易程序和成本增強市場摩擦,讓虛高溢價逐步消退,這是在守住行業風險底線,防止樓市大起大落等綜合因素考慮下,實現泡沫“軟著陸”的可行路徑。

同時,各地應當借助調控“窗口期”,加大供給側改革攻堅力度。

首先,熱點城市和都市圈都在大力發展軌道交通,目前的問題是都市圈規劃、大城市軌交向外延伸已展開,但跨區域土地和公共服務一體化規劃仍滯后,無法疏導需求向外有效轉移。

其次,對于存量低效的商業辦公用地,要加快片區規劃和用地屬性調整向居住轉移,同時公共配套也要跟上,這些商業辦公地的用地和空間位置都很好,建設租賃住房、共有產權住房,優先分配給剛需群體,能有效分流需求。

最后,推動房地產稅盡快立法和實施,保護首套房需求,壓縮投機收益預期,真正實現“房住不炒”。

(作者為資深地產研究人士)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