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8-04 22:50:23
對鏈家來說,新平臺貝殼既是應對未來對手的防御之舉,也是一場合縱連橫的實用主義,背后隱藏著延伸公司觸角和重塑行業規則的野心。平臺是多元的,既有傳統的房源分發平臺,也有新興的服務平臺,既有全國性的平臺,也有區域性的平臺,但無法改變的是中介平臺的本地化屬性。
每經記者 蔡雅蕓 攝影報道 每經編輯 陳夢妤
對鏈家來說,新平臺貝殼既是應對未來對手的防御之舉,也是一場合縱連橫的實用主義,背后隱藏著延伸公司觸角和重塑行業規則的野心。
“貝殼其實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基于數據,基于真實的信息交易行為,然后對經紀行業的重新迭代、重新定義,是完全不同的物種。雖然呈現給消費者都是一個網站,但實際內在底層邏輯架構是完全不一樣的。”近日,貝殼找房首席經濟學家、貝殼研究院院長楊現領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
對于貝殼找房的核心,楊現領認為,貝殼在定義信息和交易流程的基礎上,深度介入交易環節,實現了兩個大的結構遷移,一是從直營到特許,二是從線下到線上。“未來還會出現類似于貝殼的平臺公司,但現在貝殼是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后的產物。”楊現領說。
如今,隨著房地產政策調控力度的持續加大,中介行業同樣也在面臨行業的調整和重組。于是,中介行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加盟。
楊現領認為,加盟是一個行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終極現象,經紀行業經過20年的發展,開始有一批成熟的經紀人和店長需要開創自己的事業,因此需要一些品牌為他們提供服務。為這批經紀人和店長提供服務的品牌,有輕資產品牌輸出模式的,也有重資產高管理模式的。而對于輕重資產的區別,楊現領表示,模式本身并沒有好壞之分,一切取決于經紀人和店長的實際市場需求。”
“但是,在中介市場比較規范的情況下,輕資產模式會占主導,不太規范的情況下重資產模式會占主導。”楊現領說,“這也是貝殼選擇做重資產模式的原因。我們認為行業核心是合作,重資產能提供更多的行業價值,這需要底層規則和底層基礎設施。但如今行業規模還不夠,就需要有人去提供規則和基礎設施。”
在楊現領看來,貝殼找房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為經紀人提高效率,合理分配時間,避免惡性競爭帶來過剩的產能投放,最后為經紀公司創造增量價值。
不僅僅是貝殼找房這個平臺,楊現領認為平臺是多元的,既有傳統的房源分發平臺,也有新興的服務平臺,既有全國性的平臺,也有區域性的平臺,但無法改變的是中介平臺的本地化屬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