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8-05 23:37:04
時至今日,廣州銀行的IPO工作終于重啟。7月30日,廣州銀行官網發布公告,就A股IPO保薦機構(主承銷商)和律師事務所進行公開招標,邀請合格的國內投標人參加投標。
每經記者 張喜威 每經編輯 姚祥云
近日,廣州銀行第一大股東--廣州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金控)在中國貨幣網發布了一則關于出售、轉讓資產的進展公告。根據公告,廣州金控將持有下屬子公司廣州銀行股份中的14.93億股,以非公開協議方式轉讓給中國南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航集團),合計轉讓金額46.76億元。此次交易完成后,廣州金控仍持有廣州銀行股份49.81億股,并位列第一大股東。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6月,廣州銀行已完成向境內投資者非公開發行34.74億股人民幣普通股,增資后廣州銀行總股本為117.76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30日,廣州銀行官網發布《廣州銀行A股IPO保薦機構(主承銷商)采購項目招標公告》及《廣州銀行A股IPO律師事務所采購項目招標公告》,分別就A股IPO保薦機構(主承銷商)和律師事務所進行公開招標,邀請合格的國內投標人參加投標。這也意味著,時隔多年之后,廣州銀行正式重啟了A股IPO之路。此前,股權過于集中,一直被認為是廣州銀行IPO路途中的頭號難題。
據悉,廣州銀行成立于1996年9月11日,前身是由46家城市信用合作社組建的廣州城市合作銀行;1998年8月完成改制,更名為廣州市商業銀行;2009年9月,獲準更名為廣州銀行,并獲準跨區域經營。
廣州銀行成立之初不良資產比例較高,賬面出現了虧損。2001~2005年,該行在經營管理、薪酬機制、考核體制、人員結構等方面做出大力度的改革,并于2005年實現盈利,年末不良資產比例明顯下降。截至2017年末,廣州銀行注冊資本為83.02億元,廣州金控為控股股東,與旗下廣州市廣永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合計持有該行77.98%股份,廣州市國資委通過下屬國有企業合計持有該行92.33%的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11月,原廣東銀監局核準同意廣州銀行向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不超過50億股,出資方式為現金出資。
近日,新世紀評級出具的跟蹤評級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6月8日,已完成增資擴股首批6家投資者入股與廣州金控14.93億股股權轉讓工作,共新發行34.74億股。完成本次變更登記后,廣州銀行總股本增加至117.76億股,注冊資本增加至117.76億元。
廣州金控在公告中表示,本次廣州銀行增資,公司并未參與認購。截至公告出具日,公司持有廣州銀行股權中的14.93億股的轉讓交易已完成相關資產產權過戶登記。公告稱,本次轉讓價格為3.132元每股,合計轉讓金額46.76億元。此次交易前,廣州金控持有廣州銀行股份64.74億股,持股比例77.98%;交易完成后,廣州金控持有廣州銀行49.81億股,持股比例為42.30%,仍為廣州銀行第一大股東。
前述跟蹤評級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6月8日,廣州銀行前五大股東分別為廣州金控(持股比例22.58%)、廣州市廣永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9.71%)、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持股比例16.94%)、南航集團(持股比例12.68%)、廣州金駿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7.05%)。
公開資料顯示,2009年廣州銀行完成資產重組,被視為其完成IPO之路的第一步。彼時,根據規劃,廣州銀行將按照"資產重組、引入投資者、公開上市"三步走戰略實現快速發展。時任廣州銀行董事長的姚建軍曾公開表示,"廣州銀行引進戰略投資者談判已經在緊鑼密鼓中,預計2010年上半年完成,并力爭在三年內完成上市。"但此后,相關IPO事項遲遲未有實質進展。
時至今日,廣州銀行的IPO工作終于重啟。
7月30日,廣州銀行官網發布《廣州銀行A股IPO保薦機構(主承銷商)采購項目招標公告》及《廣州銀行A股IPO律師事務所采購項目招標公告》,分別就A股IPO保薦機構(主承銷商)和律師事務所進行公開招標,邀請合格的國內投標人參加投標。上述兩項招標受理材料的截止日期均為2018年8月18日。
實際上,前文到的增資擴股,以及大股東減持股份,也是廣州銀行推進IPO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廣州銀行在2016年年報中就明確提到,要通過“減持股份+增資擴股”雙管齊下,盡快引入綜合實力雄厚、業務協同性較強的優質投資者,早日落實監管要求,降低股權集中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增強綜合發展實力,為本行安全穩健運行與今后上市夯實基礎。
前述跟蹤評級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末,廣州銀行的人民幣存、貸款余額在廣州市金融機構中占比分別5.56%和3.41%。此外,該行先后開設了12家分行及分行級專營機構,截至2017年末,共有121家營業網點。
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廣州銀行資產總額同比減少43.55億元,降幅0.98%;負債總額4165.97億元,比上年減少62.39億元,降幅1.48%。與此同時,股東權益為235.55億元,總存款和總貸款分別為2815.85億元和1694.11億元,均有所增加。截至2017年末,該行不良貸款率為1.36%,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2.32%和9.58%。此外,2017年,該行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為81.59億元、32.20億元,同比均有所增加。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