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8-16 23:21:32
從23歲意氣風發進入北京電影制片廠,近而立之年下海創立博納并獲頒全國第一家民營公司發行牌照,到趕上中國電影市場高速發展期,成為摘得民營企業中出品主旋律影片數量和票房總量桂冠的中國電影人,再到文化自信下的市場需求讓《紅海行動》等博納式主旋律電影大放異彩,博納影業創始人于冬的發家之路堪稱改革開放浪潮下,中國電影產業逐漸走向成熟的一個縮影。
每經實習記者 張春楠 每經實習編輯 廖丹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從23歲意氣風發進入北京電影制片廠,近而立之年下海創立博納并獲頒全國第一家民營公司發行牌照,到趕上中國電影市場高速發展期,成為摘得民營企業中出品主旋律影片數量和票房總量桂冠的中國電影人,再到文化自信下的市場需求讓《紅海行動》等博納式主旋律電影大放異彩,博納影業創始人于冬的發家之路堪稱改革開放浪潮下,中國電影產業逐漸走向成熟的一個縮影。
回首中國電影的改革開放之路,于冬用“不平凡”三個字來形容。
“站在今天回望那個年代,我非常敬佩韓三平等國企電影廠廠長,他們甚至在入不敷出的時候還憑著理想堅守電影這塊陣地。”于冬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天我看到這么多的社會資本來投資電影,相比于更年輕的制片公司老總們,我更感覺今天的成果來之不易。”
在今年并驅爭先的春節檔,《紅海行動》成為一匹黑馬殺出重圍,目前已經拿下超過36億元的票房。
與之前由國營電影公司挑起主旋律電影的大梁不同,民營資本正在越來越廣泛地介入這一領域。從《智取威虎山》到《湄公河行動》,再到《紅海行動》,博納在主旋律電影的商業化運作上表現得游刃有余。
每經記者曾統計,在民營影企當中,博納影業參與的主旋律電影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在票房上都位列第一。自2007年以來,截止2018年5月,博納影業參與了11部主旋律電影,累計票房高達125億元。
以前,年輕人很容易將主旋律電影與“高大全”的人物形象和生硬的意識形態輸出畫上等號,于冬認為過去的主旋律電影和年輕人中間隔了一道墻,而《智取威虎山》開始試圖把“這道墻”打破。
“《智取威虎山》首先是一部好看的情節片、動作片,我們拆除了這道墻,讓年輕人能穿過去。”于冬表示。
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逐漸成熟,觀眾越來越需要在電影銀幕上看到當代中國的英雄形象和國家形象。“在拍《智取威虎山》時,我就在想,對年輕人來說可能需要的不再是美國特工湯姆·克魯斯爬摩天大樓,那么他們會不會像我們一樣再度迷上楊子榮這樣的民族英雄呢?”
此后的《湄公河行動》把情懷升華到了強大的國家如何保護中國人的人身安全。而這種情懷在《紅海行動》中則進一步升華為更普世的“反恐”命題。“我們不僅接中國人,還接國際僑民,這就是大國責任和人類命運共同體。”
“過去我們怕主旋律,宣傳的時候都避免說我是主旋律,但到《湄公河行動》,我們可以大張旗鼓地宣傳我們就是警匪片,我的口號就是熱血報國,這是我們的文化自信。”于冬表示,“之前我們一直在思索嘗試,現在在我們之后涌現出一大批這樣的主流大片,當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主流大片成為中國特色的類型化電影,這是我們非常樂意看到的。”
“我在剛入行的時候就趕上了中國電影最慘淡的十年。”于冬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1994年從北電畢業后,意氣風發的于冬作為優秀生源被分配到北京電影制片廠發行科。據于冬回憶,上世紀90年代初主要還是以紅頭文件為產業推動力,中期出現了產業滑坡,電影發行甚至在資金回流上出現了斷流。“很多電影院關停,改成迪廳的、游戲廳。”于冬回憶稱。
之后不久,2001年的電影產業改革給剛下海不久的于冬帶來了最重要的機遇。于冬表示,這一次革命性的變革以下兩方面:第一是制片權從制片廠擴展到民營公司,民營社會力量允許獨立拍片,擁有獨立知識產權;第二是允許民營公司發行國產影片,當時博納已經拿到了廣電總局頒發的全中國第一家民營公司的發行牌照,并作為改革成果登上了《人民日報》。
2001年于冬發行的《我的兄弟姐妹》成為當年國內電影的票房亞軍。于東因此接觸到了香港地區電影圈人士,得到了發行《天脈傳奇》的機會。
當時這樣的大片一般都交給國有電影公司,因此,“搶了生意”的博納開始遭到國有電影公司的“圍追堵截”,用好萊塢大片在檔期上進行前后夾擊。
于冬給當時分管發行的廣電總局電影局副局長張丕民寫信,投訴其他國有電影公司“拿著國家資源在壟斷”。最終電影局出面協調,給了于冬一周的空檔期。而僅用了一周時間,于冬就“搶了”2000多萬的票房,位列當年年度第七。
“因為中國市場的發行基本上都是國有公司在做,國有公司怎么給你保底呀,基本上能給你報賬就不錯了。”于冬表示。憑借著銷售戰績,于冬在香港電影界聲名鵲起。
隨著內地票房市場發展得越來越好,香港制片方要求的票房保底額也越來越高。“我當時就想既然我保底都保這么高了,干脆我投這個戲算了,我還擁有內地的版權。”自那時起,博納不再單純滿足于電影發行,而是開始向電影產業的上游投資和制作延伸,并投資拍攝了第一部影片《美人草》。
之后博納在制片上與香港導演的合作也順風順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曾統計,在目前博納參與的11部主旋律影片中,由香港地區導演執導的影片就有7部,占比超過六成,而其中主投的4部影片全部由香港地區導演執導。
博納的主旋律電影還不止于此。8月9日,博納影業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證實,根據川航機長真實事跡改變的影片《中國機長》已獲批準立項。這部電影將由博納影業主投主控,聯合拍攝方包括中國民航局。
“我們恰逢最好的年代,有資本的追捧,有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成果,有整個中國大國地位的崛起,我們這一代人,又恰逢年富力強的年齡。我們理所當然的要承擔更多的責任,為中國由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做出我們應有的、更多的貢獻。”于冬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