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8-18 18:52:56
在今年3月的2017年業績發布會上,潘石屹曾表態“SOHO中國不會再賣樓”。
而在8月17日的2018年半年度業績發布會上,潘石屹說:“生意不就是出出進進的嗎,我不敢承諾下一步到底是進還是出。”
每經記者 吳若凡 每經編輯 陳夢妤
在午間發出業績公告后不到半小時,SOHO中國股價震蕩走低,盤中跌幅一度達8%。
“我就是把自己的房子看好,股價愛漲漲、愛跌跌。”董事會主席潘石屹對此一笑了之。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8月17日,SOHO中國發布2018年半年報,報告期內總資產670.38億元,租金收入約8.48億元,稅后凈利潤約10.93億元,同比下降72.5%,總負債320.99億元。
SOHO中國表示,稅后凈利潤的下滑,主要受物業公允價值變化的影響。不少業內人士表示,公允價值增長帶來的凈利潤增長不可持續。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SOHO中國重點提出,經營利潤約15.3億元,同比上升約144%。
不過,一家在港上市房企的CFO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財務上來說,經營利潤不是一個很常用的數據。這一數據,統計口徑寬泛、涵蓋面廣,一般還包括和主營業務相關但屬營業外利潤,如處置固定資產(即賣樓)等得來的收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留意到,報告期內,SOHO中國評估增值的歸屬權益股東稅后凈利潤約10.93億元,較2017年上半年的39.82億元,同比下降72.54%。
SOHO中國指出,2017上半年,公司對投資性物業進行了全面重估,產生了較大資產評估增值(約61.55億元)。也即2017年上半年獲得了較高的投資物業公允值,因而凈利潤大幅上漲。
由于市場資本化率的下降,以及在前次評估后租金的大幅上漲,2018年上半年SOHO中國投資物業評估增值約4.8億元,較2017年有所下降。
從SOHO中國的解釋可見,其將凈利潤大幅下降的原因,主要歸結為物業公允值未大幅上漲(即物業評估增值的減少)。
SOHO中國金融與投資者關系總監徐玲表示,項目在建過程中的價值會比較低,接近完工甚至完工當年,物業才會得到相對較高的估值。
潘石屹直言:“項目沒有建成時評估值高低不重要,明年5月項目交付時,評估額自然就會上去。”
“2017年上半年投資物業的公允價值評估增長明顯,所以凈利潤增長;2018年物業公允值下降,凈利潤就下滑明顯。這說明SOHO中國的凈利潤,完全是靠物業增值做上去的。”一資深財務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直言。
安居客首席分析師張波則告訴記者,公允值增長帶來凈利潤增長的模式不可持續。
“自持商業物業的運營會受到市場環境影響,出現較大波動。以公允價值計量的自持物業價值,很難始終保持直線上升趨勢。如果自持物業比重較大,公司利潤總額就可能受到較大影響。”張波直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SOHO中國在此次財報發布時還重點強調了,同比上升約144%的“經營利潤”,這一指標包含了SOHO中國賣樓等處置固定資產得來的收益。
不過,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物業賣得越多,收租金的業務只會越來越少。”
而在今年3月的2017年業績發布會上,潘石屹曾表態“SOHO中國不會再賣樓”。
不過5個月后,潘石屹似乎沒有了那般篤定:“生意不就是出出進進的嗎,我不敢承諾下一步到底是進還是出。”
財務情況以外,如今不賣樓的SOHO中國,經營情況如何?
資料顯示,SOHO中國上半年總資產670.38億元,租金收入約8.48億元。而現在專做租金收益的SOHO中國,目前最主要的業務或許就是共享辦公業務SOHO3Q。
潘石屹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SOHO3Q的收入,在公司內部占比還非常低,具體數字不方便透露。
對于現今共享辦公行業頻發的兼并收購,潘石屹在業績發布會上明確表示:“我們目前沒有兼并別家共享辦公的想法。”
至于SOHO 3Q的上市,潘石屹坦言,目前還沒有明確時間表。即便是要拆分,也需有一個清晰的規劃和方向,比如未來整合多少租金、占據市場第幾的位置。上市取決于資本市場,等市場好了就會上市。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