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2018-09-03 09:44:49
近期,一些機構通過互聯網非法從事外匯按金活動,吸引一些客戶參與投資交易,嚴重違反了國家現行金融法規,擾亂了金融秩序,并形成較大風險隱患。而目前,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及其分支機構未批準任何機構在境內開展或代理開展外匯按金業務。
圖片來源:攝圖網
本報北京9月2日電(記者王觀)記者從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獲悉:近期,發現一些機構通過互聯網非法從事外匯按金活動,吸引一些客戶參與投資交易,嚴重違反了國家現行金融法規,擾亂了金融秩序,并形成較大風險隱患。目前,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及其分支機構未批準任何機構在境內開展或代理開展外匯按金業務。
外匯按金,也稱外匯保證金,一般指客戶投資一定數量的資金作為保證金,按一定杠桿倍數在擴大的投資金額范圍內進行外匯交易。
根據《關于嚴厲查處非法外匯期貨和外匯按金交易活動的通知》,凡未經批準的機構擅自開展外匯按金交易的,均屬于違法行為;客戶(單位和個人)委托未經批準的機構進行外匯按金交易(無論以外幣或人民幣作保證金)的,也屬違法行為。
互金協會提示,請社會公眾充分認識參與非法互聯網外匯按金交易活動的危害,主動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謹防因參與此類交易造成財產損失。廣大公眾如發現違法犯罪活動線索,應積極向有關部門反映。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