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多事之秋:美股走進了歷來動蕩的九月

華爾街見聞 2018-09-04 13:45:28

伴隨著8月科技股又一輪漲幅,美股9月迎來了歷史上的動蕩月。美聯儲或又將加息、房市數據不佳以及各種潛在風險,都可能將導致美股加劇動蕩。

圖片來源:攝圖網

經過七個月的窄幅震蕩,標普500迎來了新的高點,8月份攀升3%。而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上漲速度更快,上漲5.7%,創下自2000年以來的最大漲幅。

美國股市在一片向好中走出了八月,進入了時間周期中動蕩的9月。歷史上多次大的崩盤和熊市都發生在8-10月期間,而九月則是表現最糟糕的一個月。美股在9月面臨的不確定性最多,因為這個月政客和交易員紛紛結束夏休。

根據《香港經濟日報》提供的數據,標普自1928年成立以來,有55%的時間9月出現下跌,平均跌幅1.01%;道指在127年中9月下跌70次,平均跌幅1.03%;納斯達克自1971年以來,有45%的時間9月會下跌,平均跌幅0.49%。

科技股漲幅顯著,投資者開始趨于謹慎

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擔心股市的大部分漲幅都是由以FAANG為首的少數大型科技公司推動的。

8月,蘋果上漲超過20%,達到20.08%;亞馬遜上漲13.24%;谷歌母公司Alphabet則上升8.68%。股價均迎來2008年次貸危機后的新高。

今年上半年,在FAANG的帶動下,科技股對標普500指數漲幅的貢獻率高達98%。

高盛的一份研究報告稱,通過對美國過去40年數據的分析,當前標普500指數中股票的平均估值在歷史估值中排名前3%。這主要歸因于快速成長的科技股的漲勢。

華爾街日報援引The Wealth Consulting Group的首席投資官Mark Senseman表示,即使盈利強勁,許多科技公司的估值也“變得泡沫化”。

由于擔心估值泡沫化引發的潛在回調,基金經理選擇拋售部分股票持有現金。摩根士丹利和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等機構紛紛推薦拋售科技股,以規避風險。

根據美銀美林的數據,在投資組合中,全球基金經理平均持有5%的現金,這是4月份以來的最高份額。

此外,公用事業和房地產公司的股票在過去幾個月里已經開始反彈,預示著市場避險情緒開始上升。

9月加息可能性較大,美股或加劇動蕩

8月24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在Jackson Hole全球銀行家年會發表演說稱,美聯儲現在循序漸進的加息步伐是合適的,因美國經濟仍然強勁,支持美聯儲繼續收緊貨幣政策。

此番講話暗示美聯儲加息步伐尚未結束,但很多人擔憂,加息會使美國股市面臨大幅調整。

過去50年中,包含本輪在內,美國共經歷了10輪加息周期。前9輪中有7輪股市在加息期間保持上漲,股市平均漲幅在6%以上,而股市大調整多發生在加息后期和經濟衰退前夕。

華菁資管宏觀策略總監李宗光在《經濟觀察報》刊文表示,加息好比“溫水煮青蛙”,加息初期階段,通脹以及盈利增長加速,樂觀情緒下,股市進一步上漲,估值進一步提高。但加息效應存在滯后性,持續加息會使加息的累積效應在某一個階段集中爆發,經濟增長開始驟降,樂觀情緒開始轉化為恐慌情緒,股市大調整拉開序幕。

以歷史為例,2004年6月,美國開始進入加息周期,截至2006年6月共加息17次,累積425點至5.25%。加息期間,美國經濟高速增長,帶動股市不斷上行,至2007年9月達到高位。此后,美國經濟出現回調,伴隨次貸危機,快速走向衰退,并導致美股大幅調整。

李宗光稱,由于本輪復蘇周期中,利率之低、持續時間之長以及量化寬松釋放的流動性之多前所未有,對股市上漲和泡沫滋生起到了實質性作用。在通脹實質性加速之前,美國漸進加息的節奏不會變,美國經濟擴張的進程不會被中斷,美股上漲趨勢大概率仍未結束。但空頭和多頭兩股相反的力量將反復拉鋸,將會增加美國股市動蕩和波動性,過去十年單邊牛市的階段已經過去,美股風險收益比將明顯下降。

房地產數據不佳,分析師表示擔憂

最近,美國房地產市場出現疲軟,這給其他明亮的經濟形勢蒙上陰影。

美國7月新屋銷售戶數創去年10月以來新低,成屋銷售戶數創近兩年半新低,環比連降四個月,連月下滑期為五年來最長。成屋約占美國住房銷售量的九成,已經反映了樓市供應不足導致房價持續上漲對意向買家的影響。

分析師表示,下跌是一個令人不安的跡象,特別是因為房地產市場被視為美國經濟整體健康狀況的指標。

潛在風險同樣將影響美股

美國內部方面,包括中期選舉以及9月30日新聯邦預算最后期限在內的因素表明經濟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外部方面,由于全球貿易談判仍在不斷變化,一些分析師擔心投資者可能會因意外破裂談判而措手不及。 今年以來,由于貿易擔憂刺激了亞洲和歐洲市場的拋售,Stoxx Europe 600指數下跌1.8%,香港恒生指數下跌6.8%。

但美國的情況相對較好,一些分析師擔心美國投資者會自滿,因為外圍市場的下跌同樣將影響美股。

雖然風險不確定因素很多,但美國經濟目前依然增長強勁。美國第二季度GDP上修至4.2%,創四年來最佳。消費者信心指數接近18年高點,消費者支出也有所增長。

根據美國個人投資者協會每周調查數據,大約44%的個人投資者預計股市將在未來六個月內上漲,高于39%的歷史平均水平,但仍低于1月初的60%。

華爾街見聞 吳家瑋

責編 趙慶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圖片來源:攝圖網 經過七個月的窄幅震蕩,標普500迎來了新的高點,8月份攀升3%。而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上漲速度更快,上漲5.7%,創下自2000年以來的最大漲幅。 美國股市在一片向好中走出了八月,進入了時間周期中動蕩的9月。歷史上多次大的崩盤和熊市都發生在8-10月期間,而九月則是表現最糟糕的一個月。美股在9月面臨的不確定性最多,因為這個月政客和交易員紛紛結束夏休。 根據《香港經濟日報》提供的數據,標普自1928年成立以來,有55%的時間9月出現下跌,平均跌幅1.01%;道指在127年中9月下跌70次,平均跌幅1.03%;納斯達克自1971年以來,有45%的時間9月會下跌,平均跌幅0.49%。 科技股漲幅顯著,投資者開始趨于謹慎 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擔心股市的大部分漲幅都是由以FAANG為首的少數大型科技公司推動的。 8月,蘋果上漲超過20%,達到20.08%;亞馬遜上漲13.24%;谷歌母公司Alphabet則上升8.68%。股價均迎來2008年次貸危機后的新高。 今年上半年,在FAANG的帶動下,科技股對標普500指數漲幅的貢獻率高達98%。 高盛的一份研究報告稱,通過對美國過去40年數據的分析,當前標普500指數中股票的平均估值在歷史估值中排名前3%。這主要歸因于快速成長的科技股的漲勢。 華爾街日報援引TheWealthConsultingGroup的首席投資官MarkSenseman表示,即使盈利強勁,許多科技公司的估值也“變得泡沫化”。 由于擔心估值泡沫化引發的潛在回調,基金經理選擇拋售部分股票持有現金。摩根士丹利和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等機構紛紛推薦拋售科技股,以規避風險。 根據美銀美林的數據,在投資組合中,全球基金經理平均持有5%的現金,這是4月份以來的最高份額。 此外,公用事業和房地產公司的股票在過去幾個月里已經開始反彈,預示著市場避險情緒開始上升。 9月加息可能性較大,美股或加劇動蕩 8月24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JeromePowell)在JacksonHole全球銀行家年會發表演說稱,美聯儲現在循序漸進的加息步伐是合適的,因美國經濟仍然強勁,支持美聯儲繼續收緊貨幣政策。 此番講話暗示美聯儲加息步伐尚未結束,但很多人擔憂,加息會使美國股市面臨大幅調整。 過去50年中,包含本輪在內,美國共經歷了10輪加息周期。前9輪中有7輪股市在加息期間保持上漲,股市平均漲幅在6%以上,而股市大調整多發生在加息后期和經濟衰退前夕。 華菁資管宏觀策略總監李宗光在《經濟觀察報》刊文表示,加息好比“溫水煮青蛙”,加息初期階段,通脹以及盈利增長加速,樂觀情緒下,股市進一步上漲,估值進一步提高。但加息效應存在滯后性,持續加息會使加息的累積效應在某一個階段集中爆發,經濟增長開始驟降,樂觀情緒開始轉化為恐慌情緒,股市大調整拉開序幕。 以歷史為例,2004年6月,美國開始進入加息周期,截至2006年6月共加息17次,累積425點至5.25%。加息期間,美國經濟高速增長,帶動股市不斷上行,至2007年9月達到高位。此后,美國經濟出現回調,伴隨次貸危機,快速走向衰退,并導致美股大幅調整。 李宗光稱,由于本輪復蘇周期中,利率之低、持續時間之長以及量化寬松釋放的流動性之多前所未有,對股市上漲和泡沫滋生起到了實質性作用。在通脹實質性加速之前,美國漸進加息的節奏不會變,美國經濟擴張的進程不會被中斷,美股上漲趨勢大概率仍未結束。但空頭和多頭兩股相反的力量將反復拉鋸,將會增加美國股市動蕩和波動性,過去十年單邊牛市的階段已經過去,美股風險收益比將明顯下降。 房地產數據不佳,分析師表示擔憂 最近,美國房地產市場出現疲軟,這給其他明亮的經濟形勢蒙上陰影。 美國7月新屋銷售戶數創去年10月以來新低,成屋銷售戶數創近兩年半新低,環比連降四個月,連月下滑期為五年來最長。成屋約占美國住房銷售量的九成,已經反映了樓市供應不足導致房價持續上漲對意向買家的影響。 分析師表示,下跌是一個令人不安的跡象,特別是因為房地產市場被視為美國經濟整體健康狀況的指標。 潛在風險同樣將影響美股 美國內部方面,包括中期選舉以及9月30日新聯邦預算最后期限在內的因素表明經濟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外部方面,由于全球貿易談判仍在不斷變化,一些分析師擔心投資者可能會因意外破裂談判而措手不及。今年以來,由于貿易擔憂刺激了亞洲和歐洲市場的拋售,StoxxEurope600指數下跌1.8%,香港恒生指數下跌6.8%。 但美國的情況相對較好,一些分析師擔心美國投資者會自滿,因為外圍市場的下跌同樣將影響美股。 雖然風險不確定因素很多,但美國經濟目前依然增長強勁。美國第二季度GDP上修至4.2%,創四年來最佳。消費者信心指數接近18年高點,消費者支出也有所增長。 根據美國個人投資者協會每周調查數據,大約44%的個人投資者預計股市將在未來六個月內上漲,高于39%的歷史平均水平,但仍低于1月初的60%。 華爾街見聞吳家瑋
美股 美聯儲 加息 房市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