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9-19 23:02:46
今日,金秋北京,《每日經濟新聞》舉辦了2018中國券商行業高峰論壇,眾多經濟學家與金融行業領軍人物匯聚一堂,共同梳理宏觀經濟和資本市場的走勢脈絡,分析金融科技賦能下的財富管理,探討FOF、MOM的投資機遇。
每經記者 劉海軍 每經實習記者 李一瑋 每經編輯 何劍嶺
今日,金秋北京,《每日經濟新聞》舉辦了2018中國券商行業高峰論壇,眾多經濟學家與金融行業領軍人物匯聚一堂,共同梳理宏觀經濟和資本市場的走勢脈絡,分析金融科技賦能下的財富管理,探討FOF、MOM的投資機遇。
論壇伊始,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冉云發表了致辭,冉云談到:“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統計,2008年國內共有107家證券公司,總資產為1.2萬億元、凈資產為3585億元、凈資本為2887億元。而截至2018年6月30日,證券公司總數為131家,總資產為6.38萬億元,凈資產為1.86萬億元,凈資本為1.56萬億元。可以看到,作為金融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的證券行業一直保持了穩定的發展態勢,行業隊伍也在不斷壯大,行業對經濟、金融乃至社會的影響與日俱增。”
緊接著,高峰論壇進行了三場觀點明晰、立意前沿的主題演講,此外,還有兩場匯聚了多位業內大佬、觀點犀利的圓桌對話。
對于擔心智能投顧取代人工投顧這個問題,民生銀行私人銀行總經理孔慶龍說道:“從市場不完美角度看,智能投顧存在四點局限性,這也是未來的突破方向。第一,環境切換之惑。智能投顧是基于歷史數據的分析,無法對突發情形進行及時分析,類似‘分段函數’,模型難以準確判斷市場是否以及何時進行環境切換。第二,正交資產樣本的有限性。要選擇盡量多相互正交的資產是很困難的事情。第三,智能投顧模型求解的障礙。模型如何結合具體實際情況中的約束條件來獲得持續有效的方案是一個難點。第四,另類資產的融入困境。目前智能投顧主要是用流動性較好的ETF或公募基金等資產進行投資組合,而PE等另類資產流動性較弱、定價不透明,智能投顧還難以解決”。
對于高凈值客戶的需求來說,目前智能投顧所能提供的服務有限,影響其深入發展。針對合規性管理方面,孔慶龍指出:“智能投顧是算法驅動的,算法中的錯誤或偏差都會對智能投顧的客戶產生不利影響,違背客戶的最佳利益。建議以統一監管與合規來完善,制定相關的政策、程序和控制措施來監測其整個鏈條上算法的正確性和陽光化。”
今年的大部分時間內,A股都呈現出股指漸次走低、成交量不斷縮水的趨勢特征,A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場的心理狀態。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天風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煜輝認為:“雖然今年A股短期遭遇了一定陣痛,但一定能扛過去,未來A股能漲起來也不難。”他表示,目前A股的銀行股估值水平明顯低于印度市場,只有5-6倍,而印度的銀行股可以到十幾倍,這是市場悲觀心理的反映,也為A股銀行股的估值提供了“安全墊”。
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劉鋒提到:“建立市場信用體系,要服務好以第三產業為主要驅動力的實體經濟的高質量健康發展,從制度上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提高金融服務效率,加快金融市場化改革,完善市場基礎定價機制,形成以直接融資和投資為核心的‘新金融’體系,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如今,輕觸設備屏幕,券商節約成本、客戶足不出戶辦理業務。金融科技已經是券商實現突破性發展所繞不開的話題,有科技加持的傳統金融更是充滿想象力。在論壇的圓桌對話“金融科技賦能下財富管理”環節,多位大型券商網絡金融部負責人結合工作實踐分享了精彩觀點。
國泰君安網絡金融部負責人畢志剛談到:“為了給客戶更好的服務,我們要突破更多的場景,余額寶能做成全球第一大貨幣型基金,就是與用戶的生活中的購物支付場景聯系起來了。對于日常生活場景,我們要豐富更多的金融服務,把金融產品和人們的生活結合起來。”
在探討智能投顧的意義時,畢志剛表示:“現在各類技術方興未艾,從券商服務的角度來看,現在全國有1.4億股民,而全行業的投顧規模只有4.2萬名。在我看來,人工智能投顧現階段更多的是為了彌補投顧人力的不足。”在畢志剛看來,對于有著極其強烈的互聯網精神的年輕投資者來講:“最重要的是極致的用戶體驗,就是給投資者提供各種有趣的投教,必須好玩,不能太枯燥。在移動互聯時代,讓年輕的小白投資者去學習專業的技術指標是反人性的。”
中泰證券網絡金融部總經理何波認為:“券商目前還沒有自身真正意義上的流量平臺,券商發展新用戶,大部分是通過發行高回報的理財產品。目前很難通過現有的APP來建立自己的流量平臺,需要另外創新,而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很大的勇氣。”
在談及業務流量問題時,興業證券信息技術部金融科技負責人王偉強表達了自己的看法:“由于技術門檻的降低,使得技術可以在更多場景得到應用。以前券商行業技術和業務的界限很明顯,而現在兩者的結合越來越緊密,這也帶給我們更多的思考。做互聯網業務就是經營流量,而經營流量就是抓客戶,從客戶戰略向用戶戰略轉型。近兩三年,我們也在往客戶戰略方面轉型,做了很多工作。”
在討論如何用技術去驅動券商業務的發展時,華泰證券網絡金融部金融科技負責人劉興談到:“在效率提升這塊,金融科技對券商的賦能已經差不多到了一個階段。而另一方面,針對行業特點來的,技術可能會很大程度上改變我們決策的方式,所以從金融科技對券商持續賦能來講,可能更重要的是怎么去加強投研能力的產品化和工具化。”
近年來私募FOF發展迎來了"井噴"時代,尤其是今年,"自帶流量"的明星私募FOF不斷出現在眾人視野,有的甚至兩天就賣出去40億元,一時風頭無兩,引發業界普遍關注。
招商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易衛東談到:“FOF業務的發展跟我們預期有差距,其中一個原因是市場定位的問題,FOF天然是一個資產配置工具,面向的是中低收入的投資者,但是在我們過往的宣傳中,都是在說FOF是高風險高收益的產品。FOF天然是要做資產配置、風險分散的,但是我們過往理解的有一些偏差。第二個可能是投資團隊和投資方法論的問題。”
廣發證券資產管理(廣東)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吳云鵬談到:“例如:歐美市場私募對沖基金中約60%為FOF,這一比例在過去雖然有所波動,但一直高于50%。新興市場中私募對沖基金的FOF占比會更高,約為70%。而境內這一比例非常低,這和我們國內私募基金的發展階段有關,隨著私募基金的投資策略越來越豐富,投資人越來越機構化,這個占比應該會很大的提升空間。再有國內目前的FOF,絕大多數都是賣方FOF,基本上都是拼湊起來,中間沒有主動管理的成分,起不到在有效分散風險的同時為投資人帶來較穩定的收益。”
華泰證券資管執行董事、另類業務部負責人孫謙認為:“投資者投資FOF的前提條件是要有一個風險投資預期,投資期要定位中長期,然后再考慮關注策略的多樣性以及個人資金的流動性。”
上海景林資產董事總經理田峰談到:“我認為有三點問題需要提前考慮,一是FOF的客戶是以個人為主,個人客戶的特點是經常會做出錯誤的擇時判斷,最終通過申購和贖回影響FOF產品的規模。短期來看,盡管FOF是由專業投資機構來管理的,但當市場恐慌時,專業機構并不想贖回,但個人投資人卻由于心理因素等選擇贖回,導致在低點離場,產生實質虧損。反過來,當市場上漲情緒高漲時也是一樣。所以,我覺得FOF機構給投資人一個相對較長期的封閉期,從本質來講最終是保護了FOF投資人的利益。二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私募資產配置基金也有一些小的障礙:首先是如何估值。因為私募基金不像二級市場股票或者公募基金每天一個價格。如果按照成本法,比如三年五年到期結算,和PE一樣中間沒有估值,客戶是否接受?其次是如何做會計處理,這里涉及很多運營、財務等方面的流程需要梳理。三是如果同時參與了二級、一級和一級半的市場,就會有一些具體監管的規則需要明確。”
北京星石投資合伙人易爰言指出,目前FOF產品底層資產配置上比較單一,從市面上幾只網紅FOF來看,主要還是以證券類FOF為主。在這種情況下,FOF在底層基金的選擇上必然是在各個證券私募管理人之中優中選優,那么在行業中具有投資實力較強、合規風控好、信息披露度高的管理人可能獲得較多傾斜。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的問題主要是:1)雙20%規定使得產品設計靈活性受限;2)期限匹配使得產品投資范圍受約束;3)資金端缺乏長線資金。
今年,基金業協會新增私募資產配置基金,私募FOF基金將不局限于私募證券FOF基金,資產配置范圍將更為全面。對此北京星石投資合伙人易爰言指出,首先私募FOF基金將不再局限于私募證券FOF基金,而是在跨資產類別中進行挑選,某類基金的配置必然是優中選優。這對于專注發展單類策略、在垂直細分方向做到極致的私募來說,是一大利好。其次是“資產配置型私募”理論上可以配置的范圍包括股票、債券等10多種類型產品,有助于平滑單個資產波動,對沖風險,獲取更為平滑的業績回報,增強產品對投資人的吸引力。不過,資產配置品種的增加會對管理人帶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人才配備,其次是技術支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