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1 14:54:26
全國菜價普遍上漲,生鮮電商歷來菜貴,還有什么方法能讓菜的價格更便宜一點?
對于負責家中菜品采購的人來說,每年夏末秋初并不是一個友好的季節。
一些主婦已經拍下了超市里蔬菜標簽,并在社交網絡上抱怨。這源于整個夏天持續不斷的暴雨和高溫,全國蔬菜的價格因此上漲。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8月,鮮菜價格環比上漲9%,漲幅比上月擴大了7.3個百分點。
但至少有一個地方可以稍稍消弭人們對菜價變動的抱怨——在生鮮電商每日優鮮的頁面上,一盒300g裝的“油菜”的價格只有1.9元,3顆娃娃菜、2根水果玉米則只需3.9元。這不僅與菜市場和超市形成反差,也和從前蔬菜單價在10元左右的生鮮電商截然不同。
很長一段時間內,在生鮮電商的蔬菜品類里,可供選擇的往往是分量大、還附著諸如“高端”、“精品”標簽的高價菜,這顯然和人們生活習慣并不相符。
過去的家庭主婦們,總是會為一根蔥、半瓶醬油精打細算過日子,菜價的高低似乎直接影響了一家人的生活質量,以及她們“勤儉持家”的成就感。而在現在大火的宮廷劇里,不夠精明的角色絕對走不到最后,劇里的贏家總要不停算計,才能一步步往上爬。如今生鮮電商已經經過了多年的發展,它們是否有更好的“算計”方法,來讓菜的價格能更貼近日常生活?
其實,生鮮電商未必真想把菜賣那么貴,它們只是被成本束縛住了手腳。
業內的一個普遍說法是,2016年時,在全國4000多家生鮮電商中,只有1%實現盈利,4%可以持平,88%都在虧損,還有7%深陷在巨額虧損中。很多小企業沉沙折戟,這多少和生鮮品類的高損耗、冷鏈物流的高成本相關。
在生鮮電商的成本構成中,倉儲和冷鏈物流是無法繞過的大頭。第一批生鮮電商大多采用傳統中心倉模式,產品先是儲藏在城市郊區的總倉,再根據訂單需求送往離市區更近的分倉,最后配送到用戶手中。由于中心倉和分倉都離用戶較遠,生鮮產品又大多需要低溫保鮮,它們往往要用到冷鏈車、冰袋、冷凍板等設備,一單的配送成本自然不低。
筆者了解到,使用傳統中心倉模式的生鮮電商,每單的平均配送成本在25元至35元不等,平均客單價需要到150元至200元才能盈利。這讓經營者不得不通過加大商品規格、采購更高端商品來提高單價,它們也因此不得不提供6根起售的玉米、2.5kg一份的紅薯,以及價格遠高于市場價的“精品菜”“高端菜”。
此外,蔬菜損耗率極高,也導致經營者不得不把損耗算入定價中,并盡量選擇根莖類菜而非更難保鮮的葉菜,提供給用戶的選擇自然也不會太多。
然而越來越年輕的消費者對于線上購買生鮮仍有需求。根據易觀發布的《中國生鮮電商行業年度綜合分析2018》,未來三年生鮮電商市場復合增長率達49%,線上市場滲透率則可能在2020年達到21.7%。可以預見的是,能把線上蔬菜做得更平價、種類更豐富的玩家,將有可能獲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
清晨7點,北京市區100公里之外的密云某蔬菜基地忙碌了起來。
李云是該基地的種植戶,最近主要種的油菜。過去他的油菜主要銷往北京的蔬菜批發市場“新發地”,再通過一級或者二級批發商銷往超市、菜市場、社區店等。從2015年起,他成為了每日優鮮產地直達的合作方之一。
一位每日優鮮采購部員工告訴筆者,如今公司60%以上的平價蔬菜,都采用了與產地直接合作、規模直采的模式。過去流通環節的中間商總會根據供需情況來調整市場價格。比如每年夏末秋初,長時間高溫讓白菜、香菜等需要大量水分的蔬菜減產或損耗,強降水又會給采摘和運輸帶來不便,市場因此供應緊張,中間商則會順勢抬高售價。相比而言,產地直采的方式可以把采購和流通成本控制在更低水平。
如今正值整個蔬菜市場因季節原因價格上漲的時期,但每日優鮮依然盡力控制著它平臺上的蔬菜價格。9月初,它上線了“安心菜場”頻道,將自己定位為“平價菜籃子”,選擇了近30款日常蔬菜,并在市場菜價整體上漲的情況下,也盡量將這些商品以實惠的價格提供給消費者。
對李云而言,每日優鮮采購穩定、付款及時,但對合作方又頗為嚴格。他必須在每天7點之后采摘油菜,這樣菜葉上的露水最少,才能最大程度減少爛葉從而保鮮。“交給每日優鮮的菜不能有農藥殘留,也不能有蟲眼、爛葉爛根,單顆菜的重量在50-80g之間,如果太小會影響品相,太大又影響口感。”李云已經能一口氣說出每日優鮮對油菜的收貨準則。
蔬菜的高損耗還來源于流通過程中的多次分揀,從產地到一級批發商,以及之后的層層流轉,每經人手處理或者更換交通工具,蔬菜多少會有損耗。但每日優鮮會要求直采合作方盡量在流通鏈條前端做好分揀——李云的油菜剛摘起來就會被就近整理、除去泥巴,再按照300g/份的規格裝到透明包裝盒里,由冷藏車送往每日優鮮的城市中心倉。
在城市中心倉入庫時,李云的油菜還會再經歷一次檢驗。每日優鮮對所有商品都會進行100%批次的檢測,有農藥殘留、或者產品規格與要求不符的,都會被退貨處理。
最終,檢測合格的油菜會以1.9元/300g的價格出現在每日優鮮的界面上。最近這種油菜在華北區的日銷量已經達到了5萬份,李云的生意也因此做大了不少。
在離開種植基地、接受入庫檢測的當天,李云的油菜也會迅速被冷藏車在送往每日優鮮在華北區的各個前置倉。這種由每日優鮮首創的倉儲模式,成為了它降低成本的另一個關鍵。
這些面積不大的前置倉往往隱匿在城市里,每個前置倉都會被分成凍庫、冷藏和常溫三個溫區,不同貨品會被放置在不同溫區——比如油菜就會放在4-6度的冷藏區。當一個前置倉附近3公里內的用戶發來的訂單時,站點的員工則會用不到5分鐘的時間完成揀貨,并讓配送員在1小時內將商品送到用戶手中。
由于前置倉離用戶足夠近,且絕大多數訂單的配送都在1小時內完成,這些生鮮商品在宅配環節無需再用到冰袋和冷藏車,冷鏈運輸和包材成本自然下降了不少。每日優鮮因此再次控制了蔬菜的成本,也能盡可能多的提供平價菜品。
前置倉模式的創新和對速度的要求,背后也需要技術的加持。在第一批生鮮電商時代,由于極高的損耗,蔬菜往往采取預售模式,用戶先在頭一天下單,經營者再根據訂單向供應商調貨,但這顯然不能滿足人們對生鮮產品的即時購買需求。每日優鮮則自建了一套大數據智能補貨系統,對每個前置倉的每個產品都提前預估好日補貨量,從而讓供應量既不會因為預估過剩而賣不完,也不會因預估不足而早早售罄、影響體驗。
每日優鮮供需部員工陳剛告訴筆者,公司對每個單品的補貨預測,既會參考一周之內的短期銷量,也會參考過去一年隨季節波動的長期銷量。此外,他們還會加入多種系數:星期系數會總結出周一到周四的工作日,訂單量往往較周五到周日稍低;天氣系數記錄著,遭遇陰雨天或者惡劣天氣時,人們都宅在家里不愿外出購物,各類商品需要多備一些;活動系數則意味著在商城做活動時,前置倉都要加大補貨,防止供不應求。
在這套大數據智能補貨系統里,易損耗的蔬菜成了“特殊照顧對象”。根據陳剛的說法,由于蔬菜的平均保質期只有3-5天,“每日優鮮力求每個前置倉對蔬菜都日清,每種蔬菜在前置倉的周轉時間只有一天”。因此,如果系統發現某個前置倉的某種蔬菜品類當天賣得不夠快、可能出現庫存時,該倉輻射區域的用戶就可能收到專門針對該單品的促銷信息,而這種定時定向定品的促銷,也成了每日優鮮的亮點之一。
眼下的消費者中,一些人愿意為產品的附加值,比如愉悅感或滿足感支付更多溢價;一些人則主要看重產品的功能性、且售價便宜的商品,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消費觀念。
而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認為:當下的消費現象不能簡單從質量、價格或者任何一個單一指標來拆離分析。其實,消費升級的本質在于消費總福利,即消費者獲得的總體價值的提升,居民收入提高引發的“財富效應”,和科技發展引發的“進步效應”,都是消費升級的驅動力。在“進步效應”里,人們會通過降低生產邊際或流通成本、提高生產運營效率等,降低商品的價格,從而讓消費者花同樣的錢,得到更多的商品價值。
每日優鮮的平價菜或許正是“進步效應”帶來的消費升級。從蔬菜的原產地開始,它不斷優化模式和技術,“算計”著鏈路上每個環節的成本,最終讓消費者更便利地買到既便宜又安心的蔬菜。
如今李云正等著秋收季來臨,到時候他會有更多商品和每日優鮮合作。過去兩年多的時間里,這個線上零售商從沒讓他失望過,他唯一要做的,就是讓自己的產品更加符合對方的要求。
而陳剛似乎并不滿足于現狀。為了做到蔬菜在前置倉日清,公司系統的預估多少有點保守,他聽一些晚上八九點下班才下單的消費者反映過,一些平價菜到那時已經賣光,“缺貨”多少讓人感到遺憾。陳剛認為如今的智能補貨系統還有提升的空間,他和同事需要讓蔬菜的預測更精準,讓那些夜幕來臨時疲憊回家的人也能買到自己想買的平價菜,為忙碌生活增加一絲慰藉。
“這需要通過技術迭代,讓算法更加精準完善來實現,我們未來還能做得更好。”陳剛說道。
(商業資訊)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