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 2018-09-24 11:07:14
黑龍江組建了由省級領導領銜推進的國企改革專班,承接駐省央企供水、供電、供暖和物業分離移交,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保障企業瘦身健體、精干主業。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34歲的工人畢蒼兆今年可謂“雙喜臨門”:一喜是“七一”前夕,圓了10年的入黨夢;二喜是從操作員晉升為主管技師,年收入將增加10多萬元。他所在的東北輕合金有限責任公司去年告別連續多年虧損,今年1-8月更是實現利潤比去年同期增加9792萬元。
企業興、干勁足。在黑龍江省走訪多家“老字號”國有企業時,記者從忙碌的車間、工人的笑臉、自信的言談里,真切感受到,一批飽經滄桑和市場歷練的國企正綻放出新容顏。
我國“一五”時期,蘇聯援建的156項重點工程,其中22項在黑龍江省,這些“老字號”造就的無數個“中國第一”,挺起了中國的工業脊梁。
然而,由于受計劃經濟長期影響,一些“老字號”國企體制機制僵化、設備老化、負擔沉重、市場拓展滯后,資產負債率高,生存陷入危機,成為國企改革攻堅的“硬骨頭”。對此,黑龍江以鋼牙啃硬骨頭的精神,與央企合力向頑瘴痼疾開刀,“老字號”實現扭虧為盈,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
“資產負債率高達300%,企業停產、職工面臨失業,當時感覺天快塌了。”建龍北滿特鋼煉鋼一廠副廠長任輝耀說,企業曾被周恩來總理譽為共和國“掌上明珠”,受大股東東北特鋼破產重整等因素影響,于2016年12月破產重組。
攻堅時刻,黑龍江協調多方創造性設計清償方案,引進戰略投資方,支持企業開展內部改革。去年11月,建龍北滿特鋼恢復生產時,企業36個一級機構被整合為23個部門,公開競聘部門主管,從副總經理到基層員工,全部建立月度個人績效,管理體制煥然一新。今年1-8月主營收入24億余元,實現利潤5318萬元。
為支持“老字號”國企勇涉改革深水區,黑龍江組建了由省級領導領銜推進的國企改革專班,承接駐省央企供水、供電、供暖和物業分離移交,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保障企業瘦身健體、精干主業。截至8月底,累計完成約100萬戶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分離移交。
記者走訪“老字號”時發現,這些國企振興,都經歷了解放思想、強化市場觀念的過程,實現了由生產主導到市場主導的變革。
中國一重累計召開180余場次專題討論會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整改具體問題226項,確立以營銷為龍頭的經營新機制,建立“內部模擬法人實體運行”和“研產供銷運用快速聯動反應”機制。
鑄鍛鋼事業部財務總監周金波說:“調度會主持人由生產部門變為營銷部門,不僅匯報生產進度、質量問題和交貨時間,更要將客戶的意見直接反饋給研發、生產、管理部門,用市場倒逼生產。”
東北輕合金有限責任公司被譽為“中國鋁鎂加工業的搖籃”。機電工程公司黨總支書記王強深有感觸地告訴記者:“過去是我們能生產啥就賣啥,現在是市場需要啥我就干啥。在一次地鐵產品訂單業務中,我們主動把甲方提供4個部件組成的焊接件圖紙,創新研制加工成為一次成型的壓制件產品,既提高了安全性又降低成本,產值超千萬元。”
在這間亞洲最大單體鋁合金廠房里,一臺臺巨型龍門吊正在吊裝鋁合金板,這些板材將用于生產國產大飛機機翼。車間內,“為大飛機插上中國翅膀”“插翅飛天黨員攻關隊”的大紅條幅格外醒目。
東輕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范云強說,這些新材料的研發,始終瞄準國際一流水準,緊跟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中高端市場供給,打破了國外企業的技術壟斷,產品投放市場后,同類產品的國際市場價格因此對半“跳水”。
“老字號”國企干部群眾普遍反映,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讓企業找回了“精氣神”,黨支部在生產一線唱主角,成為團結群眾的核心,教育黨員的學校、攻堅克難的堡壘。
中國一重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明忠介紹,公司取消黨政聯席會議推行“黨政一肩挑”,建立黨建工作指標-責任-跟蹤-評價-考核“五個體系”,與經濟考核并行,解決了“兩層皮”問題。嚴肅監督執紀問責,兩年來共立案20起,給予黨紀政紀處分41人次,誡勉談話28人次,組織處理56人次。
“不當干部也能高收入,這種價值導向讓職工有了更多的獲得感。”東輕公司黨群工作部部長李海濤告訴記者,公司通過“黨建+經營”“黨建+活力”“黨建+典型”載體平臺和黨政“雙百分”互乘考核,創新了黨建融入生產運營新模式。
“老字號”國企的勃勃生機也攪動了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池春水。去年,僅中國一重地方配套比例由不足20%提升至37%,帶動了地方配套企業快速聚集,產業鏈、價值鏈不斷延伸。今年前7個月,黑龍江省國資委出資企業利潤、稅金同比分別增長21%和58%。
在成績面前,黑龍江省有關負責同志清醒地認為,黑龍江省國企點多面廣、布局分散、競爭力不強,改革攻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省里將出臺系統性配套改革文件23個,打出組合拳,實行一企一策,加快推進國企振興走出新路子。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