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4 17:42:39
美國電子產品巨頭蘋果和英國家用電器生產商戴森近期在電動汽車的生產制造方面都有新動作。蘋果也被曝正在使用大眾E-Golf電動車的車架來做“騾子車”。
美國電子產品巨頭蘋果和英國家用電器生產商戴森近期在電動汽車的生產制造方面都有新動作。
一位常駐硅谷的資深汽車行業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蘋果正在使用大眾E-Golf電動車的車架來做“騾子車”——也就是用現有車的白車身進行改裝然后裝上設計的底盤、動力總成以考察底盤性能,規模達到500輛。蘋果對此未作出回應。
前不久,特斯拉Model 3產量被曝已累計突破10萬輛,從而成為首家真正意義上的電動車企業。而電動車行業正在聚集越來越多的巨頭玩家。數據顯示,到2021年,全球無人駕駛汽車規模有望超過70億美元。
日前,特斯拉原高級副總裁Doug Field正式加盟蘋果公司,擔任蘋果特殊項目集團(SPG)副總裁。在特斯拉時,Field負責Model 3的生產監管,他離之后,由馬斯克親自監督生產。目前他所在的蘋果SPG部門已經至少容納了1200名員工,其中大部分來自特斯拉、福特等汽車公司,僅特斯拉前員工就占到四分之一,掌握技術覆蓋汽車底盤、動力系統、車身、安全以及整車研發等各個環節。這令外界猜測,SPG部門的前身就是蘋果的造車部門——神秘的“泰坦計劃”。
此外,今年9月,美國車輛管理局的文件顯示,蘋果在加州擁有自動駕駛測試車輛達70輛,測試司機近140人,數量均超過特斯拉。蘋果還在與大眾合作開發自動航天器等。蘋果公司分析師郭明池預計,蘋果汽車有望在2023年左右面世。
而亞太和中國是電動車最大的消費市場。為了更接近亞太用戶,戴森日前宣布將在新加坡開造電動車。亞洲擁有完善的供應鏈和高技能的勞動力,也成為戴森選擇亞洲作為電動車基地的理由。
英國發明家、億萬富翁、戴森創始人詹姆斯-戴森去年下半年首次宣布,將于2020年推出自主研發的電動汽車。為此,戴森早開始進行供應鏈的布局。三年前斥資9000萬美元收購了美國密歇根州專注于電池技術的一家創業公司Sakti3。
戴森方面去年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移動化是未來所有的電子設備發展的趨勢,電池技術也已經成為當今科技領域的核心技術,戴森的電池密度已經能夠達到傳統電池密度的2-4倍。雖然這項技術很難,但是我們喜歡解決難題。”
此前戴森已經承諾,到2020年將投入25億英鎊用于未來技術的研發,現在看來,其中很大一部分將用于電動汽車的研發。盡管目前戴森的汽車項目仍是個謎,但詹姆斯-戴森曾透露,這款汽車將不會“非常便宜”。
目前戴森已經擁有400名工程師參與汽車項目,默默開發了至少三年半時間。戴森還表示,不會與現有汽車公司合作研發電動車,而是會和供應鏈廠商密切合作,尤其是亞洲的供應商。戴森CEO吉姆·羅文(Jim Rowan)表示:“選擇汽車生產地是一個非常復雜的考量,主要基于供應鏈,市場準入以及達到目標的專業能力。”
東南亞一直是戴森產品重要的生產地。戴森在新加坡已經雇傭了1100個工人,每年生產大約2100萬個數字電子引擎。盡管新加坡的勞動力成本較高,但羅文表示,高成本可以被高質量的專業技能所抵消。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