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8-10-30 10:33:53
據悉,今年以來有6只北上互認基金資格獲得批復,北上互認基金擴容至16只。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遞交申請的基金中,有6只名稱里均有標注“香港互認基金”。
時隔近5個月,又有北上互認基金獲批。
證監會最新數據顯示,繼5月4日中銀香港股票基金和5月17日香港組合—靈活配置增長基金獲得互認基金資格后,10月9日,由匯豐晉信負責代理的匯豐亞太股票(日本除外)專注波幅基金也獲得批復。
截至10月19日,今年以來有6只北上互認基金資格獲得批復,北上互認基金擴容至16只。而去年全年,共有4只北上互認基金獲得批復。此外,2015年和2016年分別有4只和2只獲得批復。
今年2月1日,由南方基金負責代理的東亞聯豐亞太區多元收益基金獲得互認基金資格批復。4月23日,由中銀負責代理的中銀香港全天候香港股票基金和建設銀行負責代理的恒生指數基金也獲得互認基金資格批復。
基金募集申請進度表顯示,有11只北上互認基金正在審批中,包括海通資管(香港)旗下1只、摩根基金(亞洲)旗下3只、惠理基金2只、海通國際資管(香港)旗下3只,以及博時基金(國際)和泰康資管(香港)旗下各1只。
在上述待批基金中,有7只為今年以來遞交申請,另有4只則為2016年和2017年申請。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遞交申請的基金中,有6只名稱里均有標注“香港互認基金”,如泰康資管(香港)9月3日遞交申請的開泰中國新機會基金(香港互認基金),博時基金(國際)8月7日遞交的安本標準精選新興市場債券基金(香港互認基金),而在今年之前遞交申請的基金中均無此類標注。
雖然今年以來北上互認基金擴容在持續加速,但受基礎市場持續調整影響,北上和南下互認基金的銷售數據都不理想。
國家外匯管理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香港互認基金在內地累計銷售了33.12億元,但贖回或分紅導致的資金流出額累計達67.54億元,年內累計資金凈流出超過34億元。此外,7月份香港互認基金在內地銷售0.84億元,為年內最低水平,也是時隔17個月首次月度銷售數據不足1億元。
截至今年9月底,自2015年底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大幕拉開以來,香港互認基金在內地累計銷售246.86億元,贖回或分紅導致的資金流出額為156.67億元,累計凈申購額為90.2億元。
此外,9月份內地基金在香港僅銷售93.55萬元,為有史以來最低月度銷售額。實際上,自今年下半年以來,內地基金在香港已連續3個月月度銷售額在1000萬元以下,其中,7月份和8月份的銷售額分別為329.82萬元和682.01萬元。與此同時,7月份以來內地基金在香港銷售已連續3個月出現資金凈流出。
截至今年9月底,內地互認基金在香港已累計銷售10.31億元,贖回或分紅導致的資金流出額為5.52億元,累計凈申購額為4.79億元。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