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公司官微 2018-11-16 20:52:34
巨量的股權質押曾是籠罩在A股市場上的陰云,并一度引發(fā)市場下跌出現(xiàn)多骨諾米牌效應。不過,隨著諸多利好政策接踵而來,各地國資、金融機構以及上市公司等多方攜手,A股市場的高質押排雷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目前已初見成效。
圖片來源:攝圖網
綜合來看,化解質押困境的途徑有兩大類,一是獲得外圍馳援,二是內部主動挖潛。細分而言,外援支持可以分為以下三類模式:
一、引入戰(zhàn)投。引入戰(zhàn)投一直是A股公司緩解內部壓力的法寶之一,近期則是由各地國資唱主角。
鼎漢技術11月12日晚間公告,擬引入廣州軌道交通產業(yè)投資發(fā)展基金(有限合伙)(簡稱“廣州軌交基金”)作為戰(zhàn)略股東。其中,廣州軌交基金擬受讓公司實際控制人顧慶偉持有的公司5.3%股權、擬受讓新余鼎漢持有的4.7%股權,合計持有公司10%股權。鼎漢技術引入戰(zhàn)投的背景也是實控人顧慶偉及其一致行動人新余鼎漢電氣處于質押狀態(tài)的股份占比較高。
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如寶萊特通過引入國資戰(zhàn)投,華發(fā)集團將成第二大股東;中元股份披露湖北省高投擬戰(zhàn)略入股,并可能導致公司實控人變更;回天新材也表示擬引入國有資本作為戰(zhàn)略投資者,可能涉及控股權變更等。隨著資金實力雄厚的國資戰(zhàn)略投資者入駐,相關公司的高質押難題有望迎刃而解。
二、債權與股權置換。對于陷入高質押困境、債務負擔沉重的公司來說,以股權換債權,亦是一種變通之道。
以康得新為例,11月7日晚間,公司公告,控股股東康得集團與張家港城投、東吳證券簽訂戰(zhàn)略合作框架協(xié)議,后兩者計劃以戰(zhàn)略投資者的身份,出資27億元,通過承接債權的方式或法律法規(guī)允許的其他方式,幫助康得集團化解困境。
耐威科技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控股股東已與政府紓困基金及其他相關金融機構就降低質押水平事宜進行接洽,將遵循市場化原則進行探討,并主要考慮債務置換等緩解方式。
ST中南新的實控人上位也是通過債權換股權的方式。鑒于中南集團所持的ST中南股份悉數(shù)被質押和司法輪候凍結,11月13日,通過債權轉讓,濱江揚子成為ST中南、中南集團的主債權人。15日,ST中南公告,控股股東中南集團和濱江揚子簽署協(xié)議,中南集團無條件、不可撤銷的將所持公司3.89億股(占總股本的27.59%)對應的表決權、提名權和提案權授予濱江揚子行使,濱江揚子的控股股東江陰高新技術創(chuàng)業(yè)園管理委員會由此成為ST中南新的實控人。
三、轉質押。轉質押,顧名思義,即在解除前次質押后又與不同的對象實施新的質押。一些地區(qū)性國資平臺與金融機構即明確幫助企業(yè)進行轉質押,向上市公司或相關股東提供更好的流動性。
如浙商證券的紓困基金預計規(guī)模逾百億,計劃采取設立浙商資本母基金,與銀行、地方政府合作籌集子基金的方式募資,再通過系列資產管理計劃進行紓困對象企業(yè)股權的“轉質押”,降低企業(yè)融資成本,化解原有的質押風險。
深圳市高新投集團也已多次承接深圳地區(qū)上市公司的相關質押。據(jù)了解,深圳市高新投對股權質押規(guī)定的利率不超過9%,質押率為6-7折,優(yōu)惠力度遠遠好于一些金融機構的質押條件。
達實智能11月15日晚公告,近日接到控股股東達實投資及實控人劉磅的通知,獲悉達實投資所持有公司的5213萬股、劉磅持有的3700萬股股份質押給深圳市高新投集團,劉磅將其質押給中國中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的4273.7萬股辦理了解除質押手續(xù)。鐵漢生態(tài)控股股東劉水、萬訊自控實控人等均向深圳高新投將所持公司部分股份進行質押,以解決流動性困境。
隨著外部環(huán)境趨暖,上市公司及其股東也積極從內部挖掘潛力展開自救,化解高質押風險。
一、主動降杠桿。
相比出售資產、收縮戰(zhàn)線等,減持股份無疑是上市公司股東迅速獲得資金來源的便捷途徑。
迪森股份11月12日晚間公告,控股股東馬革近日通過大宗交易系統(tǒng)減持其所持的184萬股,占總股本的0.51%。公告解釋稱,馬革以個人之力積極支持公司轉型發(fā)展、核心合伙人計劃打造等公司重大戰(zhàn)略性工作,導致個人負債及所持股票質押率偏高,本次減持獲取資金全部用于償還個人債務,主動降低個人股票質押率,避免因質押率過高給公司及股東帶來的風險。
8月,西隴科學也曾公告,由于股票價格連續(xù)走低,西隴科學控股股東股票質押遭遇危機,公司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擬減持不超過3270萬股,約占總股本的5.59%,以解除質押危機,保持流動性。
二、實施回購。
2018年是A股市場的回購大年。據(jù)中國上市公司研究院分析,市場各方都在努力化解股權質押爆倉風險,但最理想的結果無非是股價能回升至平倉線以上。回購能給市場帶來增量資金,有利于穩(wěn)定市場、化解風險。對于股權質押比例較高且現(xiàn)金流較充足的上市公司來說,回購也不失為一劑良藥。
截至11月8日,今年以來共計609家A股公司實施完成了869次回購,合計回購資金達336.73億元,已回購股份數(shù)48.25億股。
而2015年至2017年回購金額分別為46.66億元、105.5億元、79.14億元,今年11個月的回購規(guī)模已超前三年總和。本輪回購潮對股權質押風險有重要的疏通作用。
當然,很多上市公司都是內外結合、多管齊下,典型如康得新,公司除了引入戰(zhàn)投、積極回購以外,還修改了章程,特別修訂反惡意收購相關條款,對既有大股東的保護意圖較為明顯。
僅從每天公告透露的信息來看,以前頻頻出現(xiàn)的股東面臨平倉風險的公告當前已大幅減少。在各方努力下,A股上市公司股權質押堰塞湖解除警報。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