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中銀國際證券A股上市進行時!證監會正式受理申請,中國銀行并非實控人

券商中國 2018-12-15 08:10:00

近日,中銀國際證券已向中國證監會提交了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并上市的申請資料,上述申請資料已獲中國證監會正式受理。而從名義股權架構上看,中行并非中銀國際證券的實際控制人。

中國銀行參股的中銀國際證券的IPO之路迎來又一實質性動作。

12月14日,中國銀行發布公告稱,近日,中國銀行從參股公司中銀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即中銀國際證券處獲悉,中銀國際證券已向中國證監會提交了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并上市的申請資料,并已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許可申請受理單》,上述申請資料已獲中國證監會正式受理。

記者查閱上海證監局14日公布的中銀國際證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顯示,本次發行前,公司總股本為25億股。在符合上市的最低發行比例等監管規定的前提下,本次發行的股票數量不超過公司發行后總股份的25%。

雖然中銀國際證券自成立以來一直使用“中銀”品牌,共享中行系LOGO,但中銀國際證券也表示,公司無實際控制人。目前中行通過旗下全資子公司中銀國際控股參股中銀國際證券,持股比例為37.14%,而未來IPO后,中銀國際控股的持股比例將降至27.85%。


從公司簡介來看,中銀國際證券還通過全資子公司中銀國際期貨有限責任公司和中銀國際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分別從事期貨業務和私募股權投資業務。

中銀國際證券總部位于上海,并在北京、深圳、廣州、成都、哈爾濱等全國80多個主要城市設有110家分支機構。

中行非中銀國際證券實際控制人

招股說明書中盡管提及“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使用‘中銀’品牌,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本公司提升品牌知名度和業務的開展”,但也強調“公司的經營方針及重大事項的決策系由全體股東充分討論后確定,無任何單獨一方能夠決定和實質控制,因此公司無實際控制人”。

也就是說,從名義股權架構上看,中行并非中銀國際證券的實際控制人。目前,中銀國際證券持股5%以上股東為中銀國際控股、中油資本、金融發展基金、云投集團和江銅股份,持股比例分別為37.14%、15.92%、10.53%、9.09%和5.26%。

早在中銀國際證券成立之初,中銀國際控股對其的持股比例高達49%。2013年,中銀國際證券經歷過一輪增資擴股,彼時新增7家股東,相應的,中銀國際控股的持股比例也降至37.14%并保持至今。

有分析認為,中銀國際證券在招股說明書中強調公司無實際控制人,中行的公告中也只是提及其與中銀國際證券是“參股”關系,除了有公司股權架構因素外,也是為了滿足境內監管部門對金融機構分業經營的要求,特別是對于銀行參股券商有嚴格的監管要求。

近年逐漸向信用業務傾斜轉型

根據招股說明書,中銀國際證券本次IPO所募集的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增加公司資本金及補充公司營運資金,擴展相關業務。

中銀國際證券籌劃在A股上市由來已久,實際上,從中銀國際證券的經營指標看,公司確實有增資擴容的需求。招股說明書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中銀國際證券實現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12.82億元和4.95億元,行業也排名分別為第25名和第21名;但同期總資產和凈資本的行業排名分別為第38名和第37名。近年來,中銀國際證券總資產、凈資本的行業排名與營收、凈利潤等盈利能力行業排名的差距逐漸拉大。

近年來,隨著同業競爭的加劇和弱市環境下傳統業務優勢的消減,中銀國際證券也在加快業務轉型。盡管證券經紀業務收入仍占據公司營收的半壁江山,但中銀國際證券方面也表示,2015年至今,全市場日均交易額呈逐年下降趨勢,同時,受行業競爭的沖擊,行業傭金率下滑嚴重。弱市環境下,公司通過推進銀證合作、組織有效的營銷競賽和業務推廣活動、向財富管理和綜合營銷渠道轉型、推進互聯網證券建設等措施,擴大客戶基礎,做大產品銷售規模,最大限度抵補交易量和傭金下滑的不利影響。

根據證券業協會統計數據,2015年至2017年,中銀國際證券托管證券市值整體呈上升趨勢,行業排名分別位居第11位、第12位和第9位。同時,信用業務已成為公司重要收入來源,行業排名穩定且呈現上升趨勢,帶動公司收入結構向傭金收入與創新收入并重轉變。根據證券業協會統計數據,2015年至2017年,公司融資融券業務利息收入排名分別為第26位、第25位和第25位,公司股票質押業務規模排名分別為第36位、第30位和第18位。

可見,中銀國際證券近年來業務布局的重點逐漸向融資融券、股票質押式回購等信用業務傾斜。

不過,招股說明書也提示,信用業務面臨的主要風險包括信用風險、利率風險、流動性風險等。在信用業務開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維持擔保比例或履約保障比例低于警戒線且未能追加擔保物、不能按期支付利息、到期不償還信用交易資金、市場交易出現極端情況等情形,導致信用交易客戶未能履行合同義務,從而致使公司出現資金損失。此外,公司信用業務規模不斷擴大帶來持續的資金需求,若公司不能及時籌集資金,將可能帶來流動性風險。

券商中國 孫璐璐

責編 張楊運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中銀國際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