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19 09:09:30
杭州萬事利絲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建華,提到的一個觀點是“線上傳播,線下體驗”,因為“信息傳播的方式線上快,絲綢如果沒有現場體驗,購買的可能性就會小一些”。而這一觀點,對于多數傳統IP消費品,都是適用的。
每經記者 葉曉丹 每經編輯 文多
李建華的演講題目,就踏著時代的腳步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絲綢,是中國最傳統的行業之一。在當下,這一傳統的行業正在進行哪些轉變?
絲綢品牌萬事利可能是一個非常好的案例,在2018年8月,萬事利與全球知名奢侈品集團LVMH建立重要合作伙伴關系。此外,該品牌還在進行與新零售、大數據、IP開發結合的探索。這種種舉措,就如同故宮口紅一般,對傳統企業、老品牌,有著極大借鑒價值。
2018年12月17日,杭州舉行2018新網商峰會期間,就上述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了杭州萬事利絲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建華,同時還擔任浙江省絲綢文化研究會會長等社會職務的他,對絲綢企業經營、絲綢文創產業等領域都有獨到的見解。
NBD:您此前提出跳出絲綢傳統產品屬性,向文化創意產業轉型,變“加”文化為“創”文化,我們發現除了產品形態的變化,更重要的是產品的用戶也在變遷,比如說從此前的政務市場、B端市場,更多地轉向了C端市場,這個轉變從產品到用戶層面,轉變有哪些難點?
李建華:現在這個產品層面,過去我們是做B端市場為主,但最終產品還是會通過B端間接觸達C端。這其中有兩個很關鍵的點:購物的人是不使用產品的,而使用產品的人是不用掏錢的。所以過去我們在B端市場,可能更加關注的是讓購買送禮的人有面子。
萬事利現在正在轉型,業務重心由B端轉移至C端,我們意識到,要直接進入C端市場,更多的是要讓C端的消費者能夠感受到產品所含有的價值、文化和創新,在產品設計上要更加符合消費者的需求功能。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在這個變化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我們的技術能否創造出新的“物種”,讓更多人知道;其次是我們是否對消費者有著深刻的理解、設計的產品是否能贏得消費者喜歡。另外,過去的產品大多是傳統的場景消費,現在我們要打造一種新的消費特色、消費的新場景,這樣才會有新突破。
NBD:2018年即將結束,這一年圍繞消費,大家也有頗多議論。關于絲綢這一塊,從您感知的情況來看,您怎么看當前的消費形勢變化?
李建華:2018年的消費和前兩年相比,我個人認為產生了很大的變化,我有以下幾個體會:第一,消費的場景更加細化,在什么樣的場景買什么樣的東西,不再是一種模式的銷售。第二,在價格上,的確出現了向下走的趨勢。不過走下的趨勢并不意味著質量也下滑,消費者可能會更加注重產品的性價比。第三,今年整個經濟形勢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消費者的收入不一定都是增加的趨勢,所以我個人認為現在的戰略不是一味推出高價的高端產品,而是在質量能保證的情況下,推出性價比高、功能性好的產品。現在的消費不僅僅是簡單的價格問題,而是要滿足消費者內心物質的、文化的需求。
NBD:此前故宮淘寶推出故宮美妝產品引發了不小的轟動,“故宮”的IP價值和美妝行業結合,實現了一次跨界的碰撞,您怎么看“老字號”IP的開發?
李建華:在中國,絲綢本身就是一個大的IP,和中國傳統的文化IP合作可能是一個方面,不過更多的要跟當下的時尚IP合作,這才是我們未來發展的一個新的趨勢。比如說電影拍攝過程中的IP合作和開發,和大家喜愛程度較高的明星IP的開發,甚至包括一些重大賽事如亞運會、奧運會等合作,通過這些IP合作,擴大社會上的萬事利現象。
NBD:此前萬事利提出同心圓發展戰略,提出同心圓發展戰略的初衷是什么?
李建華:同心圓戰略,(就是)我們希望將萬事利作為發展的一個核心,這個核心中包含兩個部分即萬事利品牌和絲綢,向外一層可能是我們的產品,第三層是消費場景,第四層是消費者,通過萬事利品牌和絲綢這兩個重要的IP來打造不同的產品,打造不同的場景和消費者。
NBD:新零售在過去兩年一直是一個熱門詞匯,很多互聯網巨頭也開始在積極布局線下,絲綢行業該如何在新零售背景下布局?
李建華:線上和線下是一個整體,線上更多是傳播產品信息,線下更多是場景體驗。信息傳播的方式線上快,絲綢如果沒有現場體驗,購買的可能性就會小一些,所以我們一直強調,線上傳播,線下體驗。另外充分利用大數據,在設計上,基于數據分析時尚趨勢;在生產上,采用以大數據為核心的IART技術;在營銷上,通過數據采集分析用戶需求以實現精準化傳播。利用數字化驅動技術創新、大數據推動模式升級與人才結構全面優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