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8-12-20 09:31:49
圖片來源:攝圖網
按照交通運輸部、公安部聯合要求,2018年12月31日前各平臺將全面清退不符合條件的車輛和駕駛員,并基本實現網約車平臺公司、車輛和駕駛員合規化。
距離最后的紅線時間只剩下10天,從網約車最輝煌時候的能拿到3萬元一個月,到如今勉強到手6千元,差距不止是金錢,還有安全感。
“我是河北人,已經考取了當地的網約車資格證書,明年按照要求將不能在北京開網約車,到時候身上背負的5千多元貸款將成為難題。”從事網約車已經3年多的李大勛(化名)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自己從早上六點就起床,直到晚上11點才收車,收入才能勉強維持開支。
今年以來,隨著兩起順風車惡性事件給網約車龍頭滴滴敲響了警鐘,滴滴在12月18日表示,在收到11月28日交通運輸新業態協同監管部際聯席會議檢查組關于安全專項檢查工作的有關通報后,公司CEO程維領導的安全委員會立即召開內部專項會議,認真學習檢查結果和整改要求。
滴滴稱,會嚴格按照主管部門和聯合檢查組要求,根據各地網約車實施細則對車輛軸距、排量、車價等不同要求,制定分城市,分階段合規目標,積極組織駕駛員培訓,和合作伙伴一起鼓勵、引導司機辦理人證車證,克服困難加快辦理平臺證,全面落實合規工作,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在部分地區影響出行體驗,也懇請廣大用戶能夠諒解。
網約車司機收入下滑
早上六點李大勛就起床洗漱,六點半出門,開著自己的黑色現代車滿北京城溜達,“這個車首付是15萬元,現在每個月車貸2000多元,再加上房貸3000多元,一個月純進賬5000元才可以維持基本開支,這還不包括車的保養費、油費和生活費。”
李大旭是一名網約車司機,1989年從老家河北省石家莊市來到北京“討口飯吃”,將近三十年過去了,李大勛仍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里奔跑著,只不過奔跑的方式由貨車變成了私家車。
“在開網約車之前我是開貨車的,由于開貨車太辛苦了,需要輪班,就是一個人連續開上24個小時,再休息一天,再接著開上24個小時,年紀大了,吃不消了。”李大勛告訴記者,他已經開了三年網約車,由于來北京時間早,在北京開始搖號買車之前,李大勛已經成功購置兩輛車,換句話說擁有了兩個北京牌照,“現在開網約車外地牌照根本就開不了了,由于我長期開貨車,提前有北京牌照,不然現在都不知道做什么工作來還房貸和車貸。”
不過,網約車司機的情況也在發生變化,在沒有獎勵的情況下,單靠拉單的錢根本就不能養活自己,李大勛稱,現在滴滴的獎勵政策是一天要拉滿10個小時,這10個小時包括司機去接乘客的時間以及乘客在車上的時間,并不包括空車在路上跑的時間,只有拉滿10個小時才獎勵一定金額再加上拉單收入一個月的進賬才能接近6000元。
這個收入與三年前相比差距巨大,在收入最高的時候李大勛一個能進賬1千元,還是刨去油費、生活費和保養費之后的純進賬,最順利的時候每個月能純進賬3萬元,不過,最輝煌的時期早已經過去了,做了這么久的網約車,李大勛認為自己早已經適應不了其它類型的工作,“這個工作自由度很大,再做類似約束性強的工作如保安等自己已經不適應,并且保安類工資太低,一個月3000多元根本覆蓋不了現在的開支。”
清退時間紅線來臨
就算是這樣一份工作,也將迎來變化。
2018年12月31日,按照規定,網約車平臺要全面清退不符合條件的車輛和駕駛員,基本實現平臺、車輛和駕駛員合規化。
網約車龍頭滴滴表示,滴滴在全國各地區的合規工作進展將持續向公眾公布,滴滴真誠盼望千百萬網約車司機能夠合法合規運營,為用戶安全便捷出行貢獻力量。與此同時,滴滴還將持續推進出租車行業升級及與網約車融合發展,與各同行伙伴共同促進行業行穩致遠。
可以預見,2019年的網約車市場必然會受到影響,有用戶向《證券日報》記者反映稱,新規定之后,不少不符合要求的如京籍京牌等都已經開不了網約車,如今北京的很多街道黑車又多了起來。
對于實施規則的最后時間表的臨近,李大勛并未顯得太著急:“如果沒有意外的話,還想繼續開下去,在北京這么多年并不想離開,這個平臺不行還有其它平臺。”
市場確實有新的進入者,例如今年4月份進入的美團打車,還有今年8月底,京東旗下公司經營范圍新增“網絡預約出租車經營”,被外界視為將進軍網約車市場的動作。10月份,哈啰出行借助首汽約車的資源,也上線了打車入口,開始進軍網約車業務。
傳統車企也在揮師入局。例如,今年10月份,戴姆勒與吉利宣布組建合資公司,提供高端專車出行服務。此前吉利已推出“曹操專車”業務。11月,上汽集團(25.500, 0.50, 2.00%)推出中高端網約車平臺“享道出行”。寶馬中國更是先人一步。12月14日,寶馬網約車業務在成都上線,第一批共上線了200輛配備專職司機的寶馬5系商務轎車。
面對新的入局者,新規之下的“李大勛們”的選擇到底還有多少?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