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20 19:07:15
物流在線化產生大量數據業務,使得物流大數據從理念變為現實,數據驅動的商業模式推動產業智能化變革,將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
商務部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司巡視員 聶林海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每經記者 李卓 實習記者 趙雯琪 實習編輯 王麗娜
“業務數據化”正在成為智慧物流的重要基礎,而物流“全程透明”“協同共享”“智能革命”等關鍵詞也受到關注。
今年以來,資本和技術大量涌入物流領域,關于智慧物流的討論屢掀高潮。商務部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司巡視員聶林海在12月20日舉辦的北京(香山)國際物流論壇上,對電子商務、移動互聯技術對物流行業的影響進行了總結和預測。他表示,電子商務的極速發展推動了智慧物流的前進腳步,而移動互聯網技術使物流連接呈現快速增長態勢。預計未來5-10年,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新一代技術將進入成熟期,全面連接的物流互聯網將加快形成,“萬物互聯”呈指數級增長。
聶林海透露,物流在線化產生大量數據業務,使得物流大數據從理念變為現實,數據驅動的商業模式推動產業智能化變革,將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業務數據化”正成為智慧物流的重要基礎。未來幾年,物流數字化程度將顯著提升,打破行業信息不對稱和信息孤島現場,物流“全程透明”更加普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物流領域資本動作持續不斷,在新零售對物流效率的需求逐漸提升、降本增效成為物流行業發展主旋律的背景下,科技和信息化成為多起物流融資事件的關鍵詞,也催生了智慧物流的進一步發展。
僅在剛過去的兩周,物流行業宣布的融資事件幾乎都與物聯網、數據化都關系密切:智慧物聯網公司G7獲得3.2億美元融資,創下全球物聯網領域融資金額的最高紀錄;城際整車運輸互聯網交易平臺福佑卡車獲得D輪1.7億美元融資,并表示將集中用于科技投入;阿里旗下的螞蟻金服先后宣布投資公路貨運科技創新公司中交興路和物流云SaaS平臺凱京科技。無論是資本還是電商巨頭,都將關注焦點放在了智慧物流領域。
“智慧物流的核心是‘協同共享’,近年來涌現出一批‘互聯網+’物流平臺,打破傳統企業邊界,深化企業分工協作,實現存量資源社會化轉變和閑置資源的最大化利用。”聶林海進一步表示,“未來幾年,眾包、眾籌、共享等的分工協作將得到廣泛應用,平臺經濟打破傳統的分工體系,重構企業業務流程和經營模式,‘平臺整合’重構發展動力。”
此外,聶林海預測,物流已經買入供應鏈新時代,預計未來3-5年,智慧物流帶動產業互聯網發展,以用戶需求倒逼產業鏈各環節強化聯動融合,深刻影響生產和流通模式變革,智慧物流生態體系將逐步完成。
而在人工智能在物流領域的運用方面,聶林海認為,人工智能為物流技術創新提供了新的空間。特別是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在無人駕駛、無人倉儲、無人配送、物流機器人等前沿領域的應用,一批領先企業已經開始試驗和商業應用,有望與國際一流企業從同一起跑線起步。
“未來3-5年,物流賦能將改造傳統物流基因,無人機、無人倉、無人車更加普遍,‘智能革命’將改變物流格局。”他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