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28 17:50:14
隨著2019年科創板的到來,A股市場將會迎來哪些巨變,會有哪些投資機會?就此上海鼎鋒資產總經理李霖君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專訪,來聽聽他對2019年有著怎樣的暢想。
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編輯 杜宇
2018年,A股市場在各種內外因素的影響下,上證指數不斷創新低,私募的成績單也是一片慘淡。不僅小私募生存艱難,一些百億私募也深陷虧損。這種情形下,私募比以往更加期盼A股市場春天的到來。
隨著2019年科創板的到來,A股市場將會迎來哪些巨變,會有哪些投資機會?就此上海鼎鋒資產總經理李霖君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的專訪,來聽聽他對2019年有著怎樣的暢想。
NBD:科創板是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您認為科創板與創業板、新三板有何區別,科創板+注冊制對目前的A股市場有哪些影響?
李霖君:短期有利于活躍市場;有利于戰略新興市場的培育、發展和投資,提供更多層次的退出路徑;有利于資本前端對科技創新企業的投入,豐富A股市場各類投資者的結構,更好的滿足不同投資層次的需求;有利于更符合科技股的復雜的股權和交易安排、創新工具安排。
不利因素,短期會分流A股市場的資金,不利于A股中所謂的一些“科技、創新”類股票的估值,對A股造成一定短期沖擊;長期不利于A股傳統發行方式,不利于初級投資者熟悉了解復雜的股權創新,如同股不同權、窩輪等工具。
NBD:充分的信息披露是市場定價的基礎,也是投資者進行價值判斷的前提,您認為在注冊制下科創板信息披露該從那些方面進行入手?
李霖君:信披是注冊制的核心。傳統的信披偏程式化、任務型。注冊制的信披除了規定動作外,應該更加豐富和完整。我認為注冊制下科創板信息披露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加強主動披露。
2、加強企業對自己經營的實質性判斷。
3、加強事前披露。
4、加強披露的完整性、準確性、客觀性,以及持續披露的連續性、邏輯性和相關性,讓投資者自行判斷好壞。
5、加強定性披露和定量披露相結合,在保護商業秘密和投資決策必要信息中甄別。
NBD:科創板實施更加市場化的準入方式,對企業持續經營能力、盈利能力作出實質判斷的主體變為中介機構,您認為該如何落實中介機構責任?
李霖君:科創板是中介機構的一次難得發展機遇,但又特別考驗中介機構的能力。中介機構責任的落實重點在于:一是真實性;二是信息披露。中介機構的投研能力、定價能力、發行能力以及資本實力是核心。對真實性的核查以及對企業持續經營能力、科研能力做出實質判斷。
中介機構+直投,保薦+綠鞋(超額配售鎖定),也都是是強化責任的手段,甚至引入試點券商認購首發股份的機制也是強化責任的方法。
NBD:近期A股市場在各類利好政策的加持下開始企穩回升,對于2019年的A股市場,你們看好哪些板塊的機會,背后的邏輯是怎樣的?
李霖君:2019年A股市場仍會在去杠桿、穩經濟的大背景下運行,我們判斷A股市場還是個震蕩的行情。政府、企業以及個人都會逐步認識、適應這個環境。受資金環境和投資意愿以及需求端的影響,企業的經濟擴張活動仍會非常謹慎。個人因為房價、就業、信心等因素的影響仍然會謹慎消費。我們覺得板塊的機會來自于以下幾點:一是關系民生和必須消費的領域仍有機會,比如必需品消費、醫療和養老等;二是仍能保持高質量中增長的細分子行業,比如生物醫藥、版權交易、半導體和信息安全等;三是受益于投資增加的行業,比如5G產業鏈。
NBD:今年5月31日,A股正式入MSCI指數之后,此后MSCI因子又提高比例至5%。眾多外資、私募紛紛看多中國市場。您怎么看外資的投資風格?明年的藍籌機會怎樣,背后的邏輯是怎樣的?
李霖君:外資藍籌的投資風格也是多變的,主動管理型外資也有多種投資策略,一般來說更重視公司基本面和競爭力研究,通常他們的投資周期以三年起,偏向經營類投資,比如消費品。外資看好中國,一是因為國外公司估值已經不便宜,中國公司估值已經比較便宜;二是這么龐大的一個經濟體必然存在大量結構性受益的行業和內生的龐大消費動力。明年我們認為藍籌股會是一個逐步向上的機會,主要是它們的穩定增長性依然在,而且其估值也不高。受宏觀經濟波動較小的、業績保持穩定增長的板塊藍籌依然是最好的配置。
NBD:科創板是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內的新設板塊,您怎么看待科創板的推出對A股市場會產生的影響?投資風格會產生怎樣的變化以及明年的科技股會怎么走?
李霖君:科創板推出對A股短期可能是個利空,長期肯定是個利好。短期會分流資金、轉移市場熱點,引起對比A股科技股和科創板科技股的比較;長期看,科創板的推出會倒逼A股發行制度更加合理,風格類資金聚集不同風格市場,科技股的溢價會刺激A股股票估值溢價。風險偏好比較大的、偏成長風格的、投資科技類擅長的資金會積極投資科創板,無論是板塊之間的比較還是國內外的比較會更具可比性,更加偏向基本面以及核心技術的對比而是市場更加理性。明年科技股中受益于信息科技基礎建設的會表現突出,如信息安全、5G產業鏈、IDC數據中心等,科技含量不高、偽科技、缺乏產品競爭力和偏傳統制造的科技股會表現較差,出現明顯分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