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蘋果放利空全球產業鏈受驚!券商火線解讀,堅定看好這一細分領域

證券時報 2019-01-03 17:23:14

蘋果公司于周三下調了2019財年第一財季營收預期,這是對公司業績預期的罕見修正,這一調整引得全球相關概念股受驚,多只國內蘋果產業鏈公司股價受挫。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2019年伊始,蘋果公司意外下調業績預期,引全球相關概念股受驚。

蘋果承認中國市場銷售放緩

蘋果公司于周三下調了2019財年第一財季營收預期,這是對公司業績預期的罕見修正。

蘋果CEO庫克致信投資者稱,公司第一財季的營收將達840億美元,官方此前預計營收規模在890億美元到930億美元之間,華爾街早前中位數預期則為913億美元。

需要指出的是,在去年2月1日發布的2018財年第一財季財報中,蘋果營收為883億美元,而最新給出的2019財年第一財季840億美元的營收預期,已低于上一財年同期。蘋果正式季報將于1月29日盤后發布。

此外,蘋果預計第一財季毛利率為38%,為官方指引38%-38.5%的區間下限。

預計第一財季其他收入約為5.5億美元,運營開支約為87億美元,企業稅率為16.5%。

蘋果將業績略顯疲軟歸咎于,公司在大中華市場上的銷售表現疲弱,iPhone手機升級換代不及預期。

在致投資者信中,蘋果重點談到了在新興市場尤其是中國市場所遭遇的挑戰。

“雖然我們預期在某些關鍵新興市場會面臨一些挑戰,但我們并未預見到經濟衰退的程度,尤其是在大中華地區。事實上,我們的大部分營收都未能達到預期目標,我們的全球營收同比下降超過100%,數據不及預期主要發生在大中華區的iPhone、Mac和iPad業績上。”

“2018年下半年,隨著越來越多的不確定因素影響到中國金融市場,這種影響似乎也影響到了消費者。隨著季度的進展,我們在中國零售店和渠道合作伙伴的流量也在下降。市場數據顯示,大中華區智能手機市場的收縮尤為劇烈。”

蘋果周三收盤微漲0.11%,盤中一度跌2%,但在這一負面消息宣布前暫停交易。而受此消息影響,蘋果公司股價一度大跌8.5%。

此外,相關供應商Skyworks Solutions盤后一度跌6.6%,博通下跌5%,Qorvo跌5.2%,Universal Display下跌3.5%,Lumentum Holdings Inc.下跌8.7%。

最新數據顯示,蘋果盤后大幅下跌7.55%,至146美元。

A股、港股產業鏈伙伴受驚

受蘋果下調營收指引影響,多只國內蘋果產業鏈公司股價受挫。

1月3日早盤,蘋果概念股板塊整體下跌1.34%。其中,東山精密跌停,現價10.03元/股。

中石科技、信維通信、百邦科技等跌逾5%。

此外,長盈精密、立訊精密、大族激光、歐菲科技、欣旺達等多家公司股價亦不同程度下跌。

港股市場上,早盤蘋果概念股一度跌勢擴大。

就蘋果概念股市場表現,招商證券電子行業首席分析師鄢凡認為,此次iPhone Q4乃至2019Q1銷量低于預期,市場前期通過供應鏈渠道已經消化了不少利空,據摸底,市場預期2018Q4蘋果銷量應該在6000萬至7000萬,19Q1在3800萬-4500萬區間,且較多機構預期更偏上面區間的中下限,也相對較為悲觀了。

鄢凡表示維持前期觀點,即蘋果手機整體已進入存量市場,供應鏈分化會較為明顯,只有零部件品類擴張和份額提升的公司才能獲得逆勢增長,另外,積極參與手機之外的新品亦能有所表現,例如可穿戴產品尤其是Airpods仍是一大爆品。在當前市場的悲觀預期下,2019年業績能逆勢做出高成長的公司仍望有不錯表現,仍堅定看好增量邏輯強勁的立訊精密。

以下為庫克致投資人的信全文

致蘋果投資人:

我們今日對蘋果截至2018年12月29日的2019財年第一財季的業績預期進行修正。我們當前預計:

-營收約為840億美元;

-毛利率約為38%;

-運營支出約為87億美元;

-其他利潤/支出約為5.50億美元;

-稅率約為16.5%。

我們預計用于計算每股攤薄收益的股票數量約為47.7億股。

基于這些估計,我們第一財季的營收將低于最初的業績預期,其他項目仍大致符合預期。

雖然我們仍需要幾周時間才能完成并報告最終結果,但我們現在想向你們提供一些初步信息。我們的最終結果可能與這些初步估計有所不同。

當我們在大約60天前與你們討論第一財季營收預期時,我們已經知道第一財季將受到宏觀經濟和蘋果特有因素的影響。根據對這些結果的最佳估計,我們當時預計第一財季營收將同比略有增長。你們可能還記得,我們當時討論了四個因素:

首先,我們知道iPhone在不同時間發布,會影響我們的同比對比。我們的高端產品iPhone XS和iPhone XS Max于2018財年第四季度發貨--投放渠道和早期銷售,而去年iPhone X于2018財年第一財季開始發售。我們知道這將會給2019財年第一財季帶來困難的比較,這與我們的預期大體一致。

其次,我們知道美元匯率的強勢會帶來外匯阻力,并預測這將使我們的營收增長比上一年同期減少約200個基點。這與我們的預期大體一致。

第三,我們知道第一財季新產品數量空前,并預測供應限制將阻礙我們在第一財季銷售某些產品。同樣,這也與我們的預期大體一致。Apple Watch Series 4和iPad Pro的銷售在整個季度或大部分時間都受到限制。AirPods和MacBook Air也受到了限制。

第四,我們預計一些新興市場會出現經濟疲軟。事實證明,這比我們預計的影響要大得多,占蘋果營收近六成的iPhone手機升級情況少于公司預期。

這些和其他因素導致iPhone升級比我們預期的要少。這最后兩點導致我們減少了營收預期。我想在這兩方面都深入談一下。

新興市場的挑戰

雖然我們預計主要新興市場會面臨一些挑戰,但我們沒有預計到經濟減速的幅度。事實上,我們營收不及預期,以及全球營收同比下滑超過100%的問題,都出現在大中華區的iPhone、Mac和iPad產品線中。

2018年下半年,隨著越來越多的不確定因素影響到中國金融市場,這種影響似乎也影響到了消費者。隨著季度的進展,我們在中國零售店和渠道合作伙伴的流量也在下降。市場數據顯示,大中華區智能手機市場的收縮尤為劇烈。

盡管有這些挑戰,我們仍認為在中國的業務有著光明的前景。中國的iOS開發者社區是世界上最具創新性、創造性和活力的社區之一。我們的產品在顧客中享有很高的關注度和滿意度。我們在中國的服務營收創出新高,我們的設備安裝基礎在過去一年中有所增長。我們為參與中國市場而自豪。

iPhone

低于預期的iPhone營收,主要是大中華區iPhone營收的下滑,是導致公司整體營收不足預期的原因,也是我們營收同比下滑的主營。事實上,iPhone以外的類別(服務、Mac、iPad、可穿戴設備/家庭/配件)同比增長近19%。

在大中華區和其他新興市場是iPhone營收同比下滑的主因之外,iPhone升級在一些發達市場也沒有像我們想象的那么強勁。雖然一些市場的宏觀經濟挑戰是這一趨勢的主要促成因素,但我們認為還有其他因素廣泛影響著iPhone的市場表現,包括運營商向用戶提供補貼的減少、美元匯率的強勁走勢,以及一些消費者利用iPhone電池更換價格大幅降低選擇更換電池,而非更換手機等。

第一財季的眾多積極結果

雖然下調業績預期令人失望,但我們在許多領域的表現還是顯示出了非凡的實力。

我們的激活設備安裝基數創出新高--在過去12個月中增長了超過1億部。目前用戶使用的蘋果設備數量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要多,這證明了我們客戶持續的忠誠度、滿意度和參與度。

正如我之前所提到的,除去iPhone業務之外,我們的其他業務的營收在第一財季同比增長了近19%,其中包括服務、可穿戴產品和Mac營收創出歷史新高。我們的非iPhone業務在新興市場的敞口較小,絕大部分服務營收與安裝基數有關,而不是當季產品銷量。

我們的服務營收在第一財季超過108億美元,按照地理位置劃分所有地區都創出季度新高。我們有望實現從2016年到2020年將這一業務規模擴大一倍的目標。

可穿戴設備營收同比增長近50%,Apple Watch和AirPods在假日購物季受到消費者的廣泛歡迎。新款MacBook Air和Mac mini的發布,推動了Mac營收的同比增長;新款iPad Pro的發布,則推動iPad營收同比增長了雙位數百分比。

我們同時還預計多個發達市場第一財季的營收創出歷史新高,其中包括美國、加拿大、德國、意大利、西班牙、荷蘭和韓國。在我們看到一些新興市場面臨挑戰的同時,墨西哥、波蘭、馬來西亞和越南的營收也創出新高。

最后,我們預計蘋果的每股收益將會創出歷史新高。

展望未來

我們的盈利能力和現金流產生能力很強,我們預計第一財季末凈現金約為1300億美元。正如我們之前所說的,我們計劃隨著時間的推移成為凈現金中性。

隨著我們走出一個充滿挑戰的季度,我們一如既往地對企業的基本實力充滿信心。我們從長遠管理蘋果,蘋果總是利用逆境來重新審視過去的做法,利用靈活、適應性和創造性的文化,從而更好地發展。

最為重要的是,我們目前對未來的產品線和服務重新信心和興奮之情。蘋果的創新讓其他公司不可匹及,我們也沒有放棄創新。

我們無法改變宏觀經濟形勢,但我們正采取并加快其他舉措來改善我們的業績。舉措之一是簡化蘋果零售店中的手機交易,隨著時間的推移為購買產品提供資金支持,并幫助將數據從當前手機轉移到新手機。這不僅對環境好,對客戶也很好,因為他們當前使用的手機是新手機的補貼;對開發者也很好,因為這有助于擴大我們的安裝基礎。

這是我們正在采取的應對措施之一。我們能夠做出這些調整,因為蘋果的優勢在于我們的韌性、團隊的才華和創造力,以及對我們每天工作的深深熱愛。

對蘋果的期望很高,因為它們理應如此。我們致力于每天超越這些期望。

這一直是蘋果的一貫做法,將來亦是如此。(譯文引自騰訊科技)

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 記者:李曼寧

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編 李語涵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蘋果股價 利空 蘋果產業鏈 券商解讀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