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整形事故頻發引醫美安全性問題探討:3000億市場暗藏危機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1-06 22:31:31

從2010年“超女”王貝因整容手術死亡,到前幾日的貴州女生小夏的事件,醫美行業在國內市場雖然擴張迅速,但因“整形致死”、“整形毀容”而引發的醫療糾紛案件屢見不鮮。

每經記者 方京玉    每經編輯 魏官紅    

____-__-__-__-__.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

近日,貴州一名19歲女大學生在一場隆鼻手術中疑因麻醉并發癥,搶救無效逝世的新聞,引起廣泛關注。一直以來頗受社會關注的醫美安全性問題,再次引發熱議。

從2010年“超女”王貝因整容手術死亡,到前幾日的貴州女生小夏的事件,醫美行業在國內市場雖然擴張迅速,但因“整形致死”、“整形毀容”而引發的醫療糾紛案件屢見不鮮。

行業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醫美市場增速為40%,超過巴西正式成為全球醫美第二大國。“我的鼻子是假的,我的眼睛是假的,但我的美麗是真的。”在這個“顏值即正義”的社會里,即使人們對“網紅臉”褒貶不一,但不可否認,“美麗經濟”逐漸成為了消費熱點。隨著行業高速發展,醫療美容機構存在集中度低、競爭較為激烈、行業發展不成熟等問題,而這些“成長的煩惱”下暗藏的“地雷”正在被逐一引爆。

數千億市場蛋糕的誘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醫療美容的產業鏈主要包括兩個環節,上游主要是醫療美容試劑及設備生產商,下游主要是醫療美容機構。此外還有一些服務提供商,如廣告宣傳、醫美app和醫美保險等。

目前,由于上游醫美原料普遍具有較長的研發周期和認證周期,技術壁壘和市場準入壁壘較高,加之外部嚴格的監管環境,導致上游原料進入門檻高。而對于下游美容機構來說,由于集中度低,公立、私立、地下美容機構共存等原因,行業發展尚不成熟,仍然處于整合階段。

目前國內市場氛圍和消費趨向,催生了醫美行業的繁榮。華泰證券研報指出,中國醫美市場的存量需求正在快速崛起,2015至2020年的復合增長率將在12.3%至39.1%之間。

未來醫美行業究竟有多大容量?對于這一問題多家測算機構給出了不同的想象空間:據ISAPS(國際美容整形外科學會)預測,至2020年我國醫美市場有望達到3150億元,2015~2017年的年復合增速高達42.23%,預計2018~2020年的年復合增速達29.35%。

而在新氧平臺發布的《2017年醫美行業白皮書》中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中國醫美市場規模1760億元,年增速達40%;全產業鏈市場份額8000億元;同時在每100位中國醫美消費者中,有53位為90后,可見90后正在成為醫美消費的主力軍。“而隨著消費觀更加前衛的95后、00后大軍崛起,醫美產業前景不可限量。”該白皮書認為。

不論未來前景如何,嗅覺敏銳的民營醫美機構早早就開始爭相擴充網點,搶占市場份額。目前在國內醫療美容醫院市場上,正規醫療美容終端主要分為公立醫院整形外科和民營美容醫院兩大陣營,同時還包括一些小診所和美容院等非正規醫美機構。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統計,目前全國在衛生部門注冊的醫療美容機構超過1萬家,其中公立整形醫院和公立醫院整形科占比約11%。截至2016年,我國整形醫院約有10000家,民營機構占整個市場份額接近70%。

快速擴張中暗藏風險

目前,由于民營醫美機構數量眾多,競爭激烈,同時因缺乏公立醫院的三甲等權威評級,快速擴充門店數量的同時,運用廣告營銷成為了民營醫美機構獲取有效客戶的常見手段。

例如貴州19歲女大學生整容致死事件的涉事醫院貴州利美康外科醫院,其隸屬于新三板公司利美康(832533,OC)。利美康在財報中披露,目前公司已在貴州省內外擴張近20間門店,在深圳、遵義等地開設9個分院。利美康曾提出,計劃在2023年實現300家連鎖店的擴張目標。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利美康公告發現,利美康在對整形醫院數量擴充的過程中,有一部分來自于對美容門診機構進行收購及改建。

利美康2016年相繼公告了對北京市巖之畔醫療美容門診部有限公司51%的股權收購、對深圳西一諾醫療美容門診部有限公司51%的股權收購、對成都武侯爵麗醫療美容門診部有限公司60%的股權收購,以及對貴州省凱里雅典娜醫療美容有限公司65%的股權收購的信息。而上述門診機構也在被利美康進行相應改建后以“利美康醫院”的身份投入使用。

在此過程中,利美康對子公司的管控能力也讓人生疑,例如2017年9月北京利美康巖之畔醫療美容門診部有限公司因“醫療機構診療活動超出登記的診療科目范圍”被北京衛計委處罰。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發現,該公司即為利美康于2016年收購的北京市巖之畔醫療美容門診部有限公司。

為了追求門店數量增長而采用收購美容門診機構或授權管理的方式擴大網絡布局的情況在民營醫美機構并不少見。如國內第二大私立醫美公司藝星醫美也在通過授權管理方式擴大旗下醫美機構網絡布局。其招股書顯示,目前除了15家自主醫療機構外,還分別于2017年及2018年開始向寧波藝星、南京藝星及嘉興藝星提供醫療美容機構管理咨詢服務。而寧波藝星和南京藝星在2018年因廣告違法行為先后受到相關部門處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整形 醫美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