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穿過2018年的寒冬,2019年中國CEO們這樣想……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1-07 18:57:45

歷經33年,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見證了一批又一批的企業家、創業者、企業高管將管理思想付諸實踐。在轉型主題下的商業社會中,人們不得不審慎思考作為經濟微觀主體的企業自身該如何結合時代發展尋找商業機會、如何不斷優化商業模式、如何增強企業的系統性核心競爭力。

每經記者 張韻    每經編輯 張海妮    

參與安泰EE·年度管理踐行人物頒獎盛典的嘉賓合影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對很多民營企業家來說,2018年的“冬天”可能有點冷。2019年他們又將面臨什么?在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的學員企業家和創業者們看來,市場仍然具有巨大的不確定性。 

在此背景下,1月5日,中國CEO俱樂部會長、紫江集團副董事長李彧在第二屆安泰EE年度管理踐行人物頒獎盛典上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2019年央行降準的第一個開年“禮包”來了,顯示出國家對民營經濟和小微企業的重視,因此中國企業家們必須承擔起自身責任,發揮中國經濟最強韌性。 

對于高校而言,“商學院在面向本碩博全日制學生與企業高層管理人員進行學科設置時要實行差異化分類教學,自交大安泰成立行業研究院后,我們更希望通過跨學科、跨行業的合作,加強‘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為政府出謀獻策、為企業輸送人才。”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黨委書記楊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民營企業在寒冬中抱團取暖 

歷經33年,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見證了一批又一批的企業家、創業者、企業高管將管理思想付諸實踐。在轉型主題下的商業社會中,人們不得不審慎思考作為經濟微觀主體的企業自身該如何結合時代發展尋找商業機會、如何不斷優化商業模式、如何增強企業的系統性核心競爭力。 

“中國的經濟增長將會出現一個長期趨緩的趨勢。”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系教授潘英麗在會上這樣認為。她預測,新的一年全球外部的不利因素將阻礙我國的出口增長;制造業、房地產、地方政府基建等重資產行業已面臨產能過剩,將不太可能擴張;未來健康醫療、金融保險、教育文旅等消費服務業在突破市場準入、責任界定機制、人力資本投資、創新商業模式等瓶頸后會有大幅度的發展空間。 

有著長期私募股權投資經驗的中國CEO俱樂部-投融資俱樂部會長、叁陸伍投資集團董事長王仲輝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2018年初就已經開始出現募資募不到的情況,到了今年出現了“四化現象”——私募寡頭化、資金國有化、項目頭部化和創業屌絲化,因此看準一個企業或項目的好與壞的關鍵還在于商業模式與團隊,在日趨嚴峻的募資環境下,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尤為重要。 

在當天的會議上,由上海交大安泰高管教育中心發起成立的校友組織中國CEO俱樂部分俱樂部舉行了換屆及成立儀式。截至目前,中國CEO俱樂部已有3000余名商界精英加入,范圍覆蓋各大產業領域和學術機構。 

作為消費服務業中具有較好發展前景的行業,新上任的中國CEO俱樂部-健康醫療服務俱樂部會長、慈康生命創始人兼CEO肖立軍表示,隨著“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大健康”概念引領了新一輪的投資熱潮,預計到2020年,大健康產業總規模將超過8億元,但在行業總體向好的同時,企業家們也始終不能忘記:對戰略、資本、渠道等瓶頸問題,需要有清醒的思考。 

商學院建立人才互動機制 

而就在一個月前,上海交大行業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對于商學院在助推中國經濟發展的職能問題上,楊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過去商學院持續組織商業、產業界、學術界的精英人士展開互動交流,但這還遠遠不夠,這僅僅解決了企業管理問題,卻無法將經驗轉化為行業生產力。 

“因此,未來的商學將是‘技術專家+管理專家+企業家’的綜合培養體系,行業研究便是建立在該規劃基礎上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轉化而成的研究成果是同時具備學術性和實用性的,輸出的形式則不再僅局限于有價值的論文、行業白皮書、高校案例中心和行業數據庫,而是將能夠得到行業認可、真正影響國家決策作為奮斗目標,發揮長期積累的校友資源優勢,讓商學院成為人才高地。”楊頡說。 

這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參加常州百千萬工程項目的常州強力電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錢曉春是光刻膠領域核心技術產品研發的領跑者。他表示,公司在2015年掛牌以來遇到了企業擴張中缺人的問題,對于技術型民營企業來說CTO好找但CEO難找。 

對此,物產中大云商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斌毅也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探討了人才話題。他表示,對于供應鏈企業來說,產業互聯網是目前布局的重點,因此前沿的科技工具成為傳統垂直行業從業人員的人才瓶頸,這也意味著同時具備數字化和行業經驗的綜合性人才十分稀缺。 

而對于跨行業轉型的創業者來說,更需要同時具備前瞻性、創新性、顛覆性、成長性、持續性的經濟視野和運營思維。2年前轉型活性碳纖維材料行業的安徽欣冉碳纖維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梅則表示,作為一個創業者,只能用歸零的心態去探索未知,填充自己,將知識轉化為企業戰略,堅守初心的力量將創新善做善成。 

如今,在商業模式和技術迭代革新的背景下,“政產學研用”五位一體協同創新是政府、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及用戶等創新主體共同研究的重要課題。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明確市場需求變化,加強企業與高校互動,實現創新思維轉變,在科技創新、產品創新、科技人才培養等方面提升社會整體的科技創新能力,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助推中國經濟創新發展,成為當代商學院的使命和責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行業研究 “政產學研用”五位一體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 中國CEO俱樂部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