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用益信托:短期內房地產類信托大范圍違約的可能性不大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1-10 15:26:24

每經記者 陳玉靜    每經實習編輯 易啟江    

2018年是信托業的轉變之年,在監管以及多種因素的作用下,過往高歌猛進的信托業開始內縮。具體在規模方面,據用益信托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1月4日,2018年全年共有68家信托公司累計發行集合信托產品15090款,發行規模為2.154萬億元,同比減少9.47%;成立方面,2018年全年共有64家信托公司累計成立集合信托產品12958款,成立規模為1.70萬億元,同比下滑24.15%。

不過,相應的是,2018年成立的集合信托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持續走高。用益信托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成立的集合信托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7.93%,較2017年上升1.15個百分點,且平均預期收益率在全年保持著穩步上行趨勢。

2018年集合信托成立規模同比下滑24.15%

用益信托喻智表示,伴隨著資管新規及其相關細則的出臺,強監管的壓力始終懸于頭頂,且2018年宏觀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市場的融資環境對于企業并不友好,信托行業同樣受到巨大的影響,通道業務更是首當其沖,信托業的轉型與創新之路任重而道遠。

在產品收益率方面,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成立的集合信托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7.93%,較2017年上升1.15個百分點,且平均預期收益率在全年保持著穩步上行的趨勢。喻智分析稱,信托產品收益率相較去年顯著提升,主因是宏觀經濟去杠桿導致的企業資金需求上升和資金供給不足所產生的不平衡。在資金供給端,國內貨幣政策穩中偏緊,整體資金面趨緊;在資金需求端,在去杠桿的宏觀形勢下,資本市場融資渠道收緊,企業融資成本顯著提升。從全年投向領域來看,2018年表現最為突出的是房地產類集合信托,房地產信托整體成立規模增長迅速,且收益率也較高,帶動了信托整體收益攀升。工商企業類集合信托由于監管趨嚴且信用危機頻發,2018年的融資規模有一定程度的下滑,直到三季度后民企紓困政策出臺后略有好轉。基礎產業類信托項目是信托業傳統的信托業務之一,上半年的成立情況較萎靡,下半年受益于中央對于基建補短板的政策出現顯著回升。

房地產類集合信托是集合類信托的中流砥柱

具體到四季度,集合信托產品發行規模同比下降近四成。用益信托數據顯示,截至1月4日,2018年第四季度65家信托公司共計發行集合信托產品4757款,環比上升4.11%,發行規模5437.99億元,環比下滑3.84%,同比減少37.46%。集合信托市場結束了自2015年下半年以來的高速增長。

在成立方面,截至1月4日,第四季度共60家信托公司募集成立集合信托4290款,環比增加3.15%,募集資金4217.61億元,環比減少7.74%,同比下滑36.19%。喻智認為,通道業務的壓縮是信托業募集規模下滑的主要原因,信用風險頻發、地方債務清理以及強監管下帶來的信托業務合規問題同樣是重要的影響因素。

而就投向來看,如前所述,與全年情況類似,房地產類信托是2018年信托公司集合類信托規模增長的主力軍。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月4日,2018年各季度房地產類信托募集資金分別為1202.9億元、1683.58億元、1662.37億元和1524.23億元,同比上升133.96%、43.69%、32.36%和6.87%。房地產類信托在集合信托規模總體出現下滑的情況下仍保持較好增長。與去年同期相比,前三季度房地產類信托爆發式的增長極為突出,第四季度房地產類信托的增速有所減緩。第四季度房地產類集合信托業務出現小幅回調,資金募集規模有所下滑。

喻智表示,房地產信托的風險雖有積聚的跡象,但當前情形下房地產類信托仍是較好的投資選擇。房地產市場雖歷經調控,但房企的總體利潤率水平較高,可以承受較高的融資成本,信托收益高。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過熱,一二線城市調控仍未放松,經歷前三季度的房地產類信托的大量募集,風險已經有大量積聚的跡象。從2019年年初的貨幣政策導向來看,貨幣政策出現松動,央行降準的消息在4日已經公布,對樓市同樣有積極的影響;且2018年下半年信托公司對房企融資的門檻有所提升,對于項目的選擇更加謹慎,因此,在短期內房地產類信托出現大范圍違約情況的可能性不大。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2018年是信托業的轉變之年,在監管以及多種因素的作用下,過往高歌猛進的信托業開始內縮。具體在規模方面,據用益信托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1月4日,2018年全年共有68家信托公司累計發行集合信托產品15090款,發行規模為2.154萬億元,同比減少9.47%;成立方面,2018年全年共有64家信托公司累計成立集合信托產品12958款,成立規模為1.70萬億元,同比下滑24.15%。 不過,相應的是,2018年成立的集合信托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持續走高。用益信托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成立的集合信托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7.93%,較2017年上升1.15個百分點,且平均預期收益率在全年保持著穩步上行趨勢。 2018年集合信托成立規模同比下滑24.15% 用益信托喻智表示,伴隨著資管新規及其相關細則的出臺,強監管的壓力始終懸于頭頂,且2018年宏觀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市場的融資環境對于企業并不友好,信托行業同樣受到巨大的影響,通道業務更是首當其沖,信托業的轉型與創新之路任重而道遠。 在產品收益率方面,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成立的集合信托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7.93%,較2017年上升1.15個百分點,且平均預期收益率在全年保持著穩步上行的趨勢。喻智分析稱,信托產品收益率相較去年顯著提升,主因是宏觀經濟去杠桿導致的企業資金需求上升和資金供給不足所產生的不平衡。在資金供給端,國內貨幣政策穩中偏緊,整體資金面趨緊;在資金需求端,在去杠桿的宏觀形勢下,資本市場融資渠道收緊,企業融資成本顯著提升。從全年投向領域來看,2018年表現最為突出的是房地產類集合信托,房地產信托整體成立規模增長迅速,且收益率也較高,帶動了信托整體收益攀升。工商企業類集合信托由于監管趨嚴且信用危機頻發,2018年的融資規模有一定程度的下滑,直到三季度后民企紓困政策出臺后略有好轉。基礎產業類信托項目是信托業傳統的信托業務之一,上半年的成立情況較萎靡,下半年受益于中央對于基建補短板的政策出現顯著回升。 房地產類集合信托是集合類信托的中流砥柱 具體到四季度,集合信托產品發行規模同比下降近四成。用益信托數據顯示,截至1月4日,2018年第四季度65家信托公司共計發行集合信托產品4757款,環比上升4.11%,發行規模5437.99億元,環比下滑3.84%,同比減少37.46%。集合信托市場結束了自2015年下半年以來的高速增長。 在成立方面,截至1月4日,第四季度共60家信托公司募集成立集合信托4290款,環比增加3.15%,募集資金4217.61億元,環比減少7.74%,同比下滑36.19%。喻智認為,通道業務的壓縮是信托業募集規模下滑的主要原因,信用風險頻發、地方債務清理以及強監管下帶來的信托業務合規問題同樣是重要的影響因素。 而就投向來看,如前所述,與全年情況類似,房地產類信托是2018年信托公司集合類信托規模增長的主力軍。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月4日,2018年各季度房地產類信托募集資金分別為1202.9億元、1683.58億元、1662.37億元和1524.23億元,同比上升133.96%、43.69%、32.36%和6.87%。房地產類信托在集合信托規模總體出現下滑的情況下仍保持較好增長。與去年同期相比,前三季度房地產類信托爆發式的增長極為突出,第四季度房地產類信托的增速有所減緩。第四季度房地產類集合信托業務出現小幅回調,資金募集規模有所下滑。 喻智表示,房地產信托的風險雖有積聚的跡象,但當前情形下房地產類信托仍是較好的投資選擇。房地產市場雖歷經調控,但房企的總體利潤率水平較高,可以承受較高的融資成本,信托收益高。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過熱,一二線城市調控仍未放松,經歷前三季度的房地產類信托的大量募集,風險已經有大量積聚的跡象。從2019年年初的貨幣政策導向來看,貨幣政策出現松動,央行降準的消息在4日已經公布,對樓市同樣有積極的影響;且2018年下半年信托公司對房企融資的門檻有所提升,對于項目的選擇更加謹慎,因此,在短期內房地產類信托出現大范圍違約情況的可能性不大。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