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商業人物

每經網首頁 > 商業人物 > 正文

專訪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黨委書記楊頡:打通“政產學研資用”協同創新通道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1-10 20:32:03

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黨委書記楊頡認為,行業研究的作用不再是僅僅解決企業管理問題,未來的商學將是“技術專家+管理專家+企業家”的綜合培養體系。

每經記者 張韻    每經編輯 宋思艱    

_______.thumb_head

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黨委書記楊頡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改革開放40年,中國商學院和高等教育的不斷進化對培養中國企業家和發展民營經濟起到了推動作用。那么,目前為止,商學的發展還有哪些待解問題?商學院未來的辦學構想將會是怎樣的一幅圖景?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了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黨委書記楊頡。

“商學院在面向本碩博全日制學生與企業高層管理人員進行學科設置時,要實行差異化分類教學,自交大安泰成立行業研究院后,我們更希望通過跨學科、跨行業的合作,加強‘政產學研資用’協同創新,為政府出謀獻策、為企業輸送人才。”長期從事于國家和地方教育規劃制定工作的楊頡認為,未來的商學應該是“技術專家+管理專家+企業家”的綜合培養體系。

老師會連夜研究經濟話題和熱點事件

NBD:楊書記,您長期從事于院校研究的工作,那么從交大的規劃部門到安泰學院任黨委書記,在您看來,商學院應該如何在參與高校與企業家的互動中推進成果轉化?

楊頡:是的,這幾年職位上的轉變也讓我也從幕后走到臺前來。2018年8月之前,雖然是在校部工作,但條線還是比較單一,主要負責學校的整體布局、戰略策劃、目標管理以及重大經費投向的指向性工作。到了學院之后,從教學科研到品牌建設方方面面都需要把控到位。

安泰經管學院在學科設置上是雙線并行的。其一是面向全日制本碩博學生的常規課程;其二是面向市場需求的,如MBA、EBMA和高管培訓等課程與市場化會結合得更加緊密。

兩者有共通的地方,但更多的存在差異化教學,因為授課的對象存在著人生閱歷的階段性差異,因此課程設置會做一些分類管理。但我們感受到尤其是面向本碩博的課程實際上與企業需求有一定脫節,具體表現為學生擔心畢業之后進入企業不能馬上上手,因此在校期間會參與大量的實習,與學業學習產生時間沖突,這就需要學院與企業一起做一些課程的開發,將企業的實踐要求帶入課堂,而實現不了的部分就需要與企業的實習崗位結合起來。

NBD:商學院如何平衡好不同授課對象在教學、科研和實踐的關系?

楊頡:因為商學院的學生在背景和經歷上非常多元化,因此要求老師在授課過程中就同一個知識點作不同側重點的區分。在面對本碩博的學生來說,在基礎的概念、理論、邏輯上強調得更多一些;而面對在職場上摸爬滾打過多年的企業家和高管而言,更希望知道的是實戰中的案例和技巧以及思想上的啟發。

因為訴求不同,我也問了一些老師是如何來進行調整的,除了授課方式上的差異外,在學科設置上也有所不同,而交大內部每年對課程內容的更新率在20%~30%,于是商學院需要對自己的要求更高,任何國內國際發生的熱點事件和宏觀經濟話題都要求老師們連夜做研究,其觀點和看法就會在日后的課堂上有所體現。

商學院培養學生的一大素養就是對形勢變化具有敏銳的反應能力,雖然國家要求商學院做教材,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按照教材的體系思路做大量的補充材料,那一定是最新的最具價值的分析判斷,因此對老師的壓力也是很大的。

2018年12月,交大安泰成立了行業研究院,行業研究是一個非常好的提法,致力于解決理論研究和實踐需求脫節的問題,首先它與國家對高等教育的倡導方向是完全吻合的,其次是希望走出一條在商學上真正屬于中國自己的模式。

此前我們一直沿著西方的思路辦學,但如果一直跟在后面永遠不可能超越,因此我們將行業研究作為商學發展的一個轉折點。

行業研究重在得到三方認可

NBD:那么對于行業研究未來有怎樣的期許?從理論研究成果轉化為應用研究成果后的輸出形式有哪些?

楊頡:行業研究院其實是一個平臺,在思想準備比較充分的前提下,今年我們會有更大的行動。首先是要在全院吸引相當一部分的老師形成多個行業研究團隊,基于商學院長期的研究對象,加上交大各學院的工科背景一起聯手做行業研究。

行業研究的作用不再是僅僅解決企業管理問題,未來的商學將是“技術專家+管理專家+企業家”的綜合培養體系。三方各取所需,我們可以從行業當中去發現,企業需要的技術難題在哪里?企業有了新的技術為什么不能轉化為生產力?從技術問題延伸至經濟問題,也不會將行業研究局限于一個學院、一個學校或者一個地區。

未來轉化而成的研究成果是同時具備學術性和實用性的,輸出的形式會非常多樣化,不再僅局限于有社會價值的論文,而且是能夠真正影響國家決策的成果。

商學院做行業研究的目的最重要的一點是能否得到企業的認可、行業的認可、政府的認可。當要制定行業政策時,政府第一時間找誰探討?當行業遇到問題時,企業第一時間找誰咨詢?另外,在政府政策制定過程中的建議貢獻度和某個行業是否愿意委托商學院做有難度的大額橫向項目,也是判定行業研究是否成功的一些指標。

我們已經做過與政府相結合的行業白皮書,但這類研究最重要的是它的生命力,需要長期地做下去形成一個系列,而且其結論是可以不斷進行反復論證和供參考的。另外,在大數據教學上的初步構想是建立行業數據庫,這樣才能對存在的經濟問題做精準的模型和推演,根據歷史數據有模擬作戰的可能性。

很多學院也發現,純技術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也需要管理、經濟這些軟科學和先端科學結合起來才能做得很好。比如中國的能源問題和環境問題,有相當一部分的原因出在高能耗高污染材料行業,材料行業的能耗和污染每下降一個百分點對環境的貢獻都是巨大的。在實驗室的研究成果是不計成本的,但要運用到大規模的生產中,就必須考慮到環境成本,那么能不能通過經濟和管理解決能耗和污染問題?這就需要一個跨行業、跨學科的合作,將實驗轉化為行業生產力。

對于企業而言,行業研究的最終成果會形成一個案例中心,發揮長期積累的校友資源優勢,讓高校與企業展開合作、相互支撐,實現一種雙贏模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安泰經管學院 商學院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