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1-10 21:46:32
2018年關于“資本寒冬”的吶喊不絕于耳。母基金“缺錢”、退出難、境內外投資收益“倒掛”等現象,無一不標志著中國創投“黃金十年”的結束。
《每日經濟新聞》耗時兩個月,洞察行業領軍公司的動向,盤點了10家創投行業頂尖GP(基金管理人)在2018年的投資版圖。今天,我們分享“頭部PE/VC的2018”的第六篇報道。
每經記者 李蕾 每經實習記者 唐如鈺 每經編輯 肖芮冬
在PE/VC圈,北極光創投(以下簡稱北極光)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創始人鄧鋒早年在南加州求學的經歷和互聯網創業史,給這家機構增添了一抹硅谷VC的色彩。
近年來,在諸多投資機構紛紛調整配置策略,將注意力加速轉向未曾涉及的產業之時,北極光仍保持著不緊不慢的投資節奏,堅守在創立之初即看好的科技創新領域。
2018是北極光成立的第13年,這家以“成就世界級中國企業家”為投資目標的VC,過去一年又取得什么樣的成績?
CVSource投中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北極光新增投資項目47個,對應投資金額約12.7億元,其投資企業數量和金額均高于成立以來的大部分年份。顯然,行業的收縮并未打亂北極光的步伐。
回顧北極光的2018,可以說是以不變應萬變的一年。無論是在賽道選擇還是投資輪次的分布上,均體現了“堅守傳統”四個字。
據CVSource投中數據和北極光方面提供的資料,2018年,北極光重點布局的是TMT、醫療健康和先進技術三大領域。
具體來看,TMT仍是其投資最多的領域,全年共投出了24個項目,占其2018年新增項目總量的51%(注:北極光將教育、企業服務、金融、消費和體育項目均統計歸入TMT行業);而在醫療健康和先進技術領域,其也分別出手了11次。
值得注意的是,其重點關注的三個賽道均可納入科技創新領域,也是其創立之初就看好的方向。換句話說,無論是2018年還是此前的數年,北極光在賽道的選擇上并未發生明顯變化。
對此,鄧鋒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VC投資關注的是未來5~10年符合經濟發展趨勢的行業,不會只看某一年的變化。“我們認為,科技創新是未來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所以也更加堅定地在這三個賽道上布局好的早期公司。”
同時,其官網也為上述三大領域開辟了專門的BP遞送通道,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此外,截至2018年底,北極光管理的基金數目已達到10只。其中,人民幣與美元各占半壁江山,資產管理總規模約為300多億元。談到過去一年的“錢慌”,北極光方面則稱,距離上一期基金募集完成時間不久,目前資金充足,新一輪募資暫未提上日程。
從其過去一年的投資輪次分布來看,初創期的項目是北極光投資的焦點。2018年,其80%的投資均屬A輪及以前。
在資本追熱、項目泡沫高企、一二級市場收益倒掛的當下,抓住最早期的價值項目是制勝的關鍵。鄧鋒亦坦言,“當下市場的風口誰都知道,重要的是至少要看到兩年以后的市場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其也有20%的項目在B輪及以后。對此,鄧鋒表示,戰略上不會聚焦中后期,C輪、D輪的投資往往是對過去項目的跟投,“大前提是預期這些項目能帶來10倍以上的回報”。
如果說“不變”的是賽道布局和挖掘早期項目,那么,2018年北極光的“變”則是愈發強調深度孵化——進一步精細、升級投后管理。
事實上,“撒胡椒面”的粗曠式投資方式已逐漸被行業淘汰。如今,“精準化、價值最大化”的投資策略正成為新趨勢。
北極光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道,為進一步做到深度孵化,整個團隊在心態和行動上均有調整和努力。
一方面,即是把自己當成項目的共同創始人和企業一起成長;另一方面,則是從團隊建設、組織構架完善、產品頭腦風暴、戰略、市場資源拓展等多方面給予初創企業深度支持,系統化、精細化地做好投后服務。
受大環境退出難的影響,2018年,北極光退出的項目并不及往年,但卻有一筆濃墨重彩的收獲——美團赴港上市。
回溯北極光投資美團的2011年,正是互聯網團購初次立于風口之際。在目睹了那場驚心動魄的“千團大戰”后,其最終鎖定并僅出手美團一家。七年后,美團赴港IPO同時也為北極光帶來了60逾倍的投資回報。
與此同時,對于一家關注早期的機構而言,其所投項目的快速成長,也是評判投資成績的重要指標之一。以北極光在2018年3月所投的高端制造項目來福諧波為例,該企業主要從事工業機器人精密零部件諧波減速器的制造。據北極光方面透露,預計2019年,來福諧波生產的高精零部件產量可達到20萬套,凈利潤有望突破數千萬元,發展速度或遠超其預期。
另外,其天使輪項目光鑒科技,是一家利用納米光學技術提供全新3D視覺解決方案的技術創業公司。據介紹,該公司擁有的技術在投產后可進一步提升、優化智能手機的劉海屏設計,并有望打破蘋果在該領域的技術和供應鏈雙壟斷。
此外,在北極光投資的其他項目中,亦有不少如SENSORO、VIPKID、APUS等行業明星企業。這些企業的發展壯大也或在未來為其帶來更多可觀的收益。
關于新一年的投資規劃。鄧鋒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北極光將保持一貫的風格,預計在數量和節奏上均不會出現明顯變化。
重點賽道仍是以科技驅動的“未來行業”。具體而言,一方面是持續關注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相結合的IT及信息技術領域,以及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結合而生的“互聯網+”行業。
鄧鋒認為,整個IT行業正在發生著一場自下而上的革命,從芯片技術、操作系統到終端應用,一切都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但“變化”的根本均來自于大數據、人工智能和物聯網。
另一方面,則是聚焦以基因組學、蛋白組學、精準醫療等為人類健康帶來革命性福利的生命科學領域。
而對于創業者應該如何“過冬”?鄧鋒則給了三條建議:
首先,是要堅持正確的方向,“只要方向對了,堅持下去都會有不錯的結果”。其次,要建設好公司內部組織,包括組織構架、企業文化、員工激勵機制等,“這也是不少CEO所忽略的部分”。再者,即是信心重于黃金。中國的經濟體量、內驅動力均在發生調整和變化。2019年依舊充滿挑戰,但只要越過調整與戰勝挑戰,新的爆發期就會到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