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首頁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首頁頭條 > 正文

順豐鄂州機場獲發改委批復 樞紐之爭白熱化?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1-18 07:59:28

“樞紐經濟未來是一個超過10億的增長體,將會吸引很多產業和資本進行非常大的投入,不過樞紐建設在短期內較難見效,至少需要3-5年才能實現目標。”

2pic_hd.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

  每經記者 趙雯琪 實習編輯 王麗娜

  旨在成為全球第四、亞洲第一航空貨運樞紐的鄂州機場,一舉一動都牽動著人心。

  1月16日,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新建湖北鄂州民用機場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以下簡稱“批復”)顯示,同意新建湖北鄂州民用機場。這也意味著湖北國際物流樞紐項目加快了向“中國版孟菲斯”邁進的速度,順豐將成為國內首個擁有自己機場的快遞企業。

  2018年以來,快遞物流公司對航空樞紐的投資和布局熱情不減,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快遞行業的競爭和合作逐漸交織匯聚在一起,倉配一體化、產業園、物流電商園、物聯網及樞紐經濟將成為下一個5年中國物流業資源爭奪的關鍵。而此次順豐鄂州機場獲批,無疑將快遞物流巨頭的“樞紐之爭”拉向新的高度。

  “樞紐經濟未來是一個超過10億的增長體,將會吸引很多產業和資本進行非常大的投入,不過樞紐建設在短期內較難見效,至少需要3-5年才能實現目標。”貫鑠企業CEO、快遞專家趙小敏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樞紐之爭進入白熱化

  批復顯示,湖北鄂州民用機場,定位為客運支線、貨運樞紐機場,主要發展國內各主要城市及境外的航空快遞運營中轉業務,兼顧傳統航空客、貨運服務。項目總投資為320.63億元,由機場工程、轉運中心及順豐航空公司基地工程、供油工程三部分組成。

  順豐控股(002352,SZ)同日發布的公告顯示,機場工程投資158.57億元,轉運中心工程投資115.29億元,順豐航空公司基地工程投資37.52億元,供油工程投資9.25億元。其中,順豐控股旗下子公司順豐泰森,在2017年12月以自有資金出資23億元人民幣參與設立了湖北國際物流機場有限公司。

  實際上,自從2018年年初獲得國務院、中央軍委正式批復后,順豐機場在籌建的過程中屢有喜訊傳出,而另一方面,物流公司和電商巨頭在航空樞紐建設上的競爭開始加劇,資本在航空貨運樞紐領域的布局也開始密集。

  2018年6月,菜鳥網絡和圓通全資子公司、中國航空(集團)全資子公司宣布共同投資95億元,在香港國際機場建設一個世界級的物流樞紐;7月30日,圓通與浙江省嘉興市政府簽署戰略投資協議,在嘉興機場建設全球航空物流樞紐;12月20日,京東物流與南通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共建航空貨運樞紐。各大快遞、物流公司對航空樞紐資源的爭奪野心開始顯露出來。

  而隨著12月24日,《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在國家層面首次提出和此次順豐機場的籌建加速,樞紐之爭無疑將變得更加激烈。

  “樞紐不是一個單一產業,還將帶動當地產業發展和聯動。接下來幾年,資本會在該領域加速布局,包括國際、國內的資金都將涌入,此外,物流行業、地產和制造業也會加大布局,同時,各個地方政府也會投入重金打造。”趙小敏表示。

  不過他也坦言,從企業的角度來說,各方爭奪的訴求點不一樣,不建議盲目投入航空樞紐。加盟制的快遞企業還要將重點放在解決主業競爭力上,在航空上盡可能采用聯盟合作的模式,對于物流企業來說,只有做好主業才有可能成為滿足樞紐計劃的載體。

  “中國孟菲斯”距離孟菲斯還有多遠?

  在外界看來,鄂州之于順豐的意義相當于孟菲斯之于聯邦航空FedEX。隨著鄂州機場獲得發改委的批復,順豐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建設“中國孟菲斯”這個目標。

  根據此前順豐機場的規劃,鄂州順豐機場在2021年便能達到100萬噸的年貨運吞吐量,僅次于北上廣深四大機場,躋身全國前五位。長期來看,順豐機場計劃達到500萬噸的年貨運吞吐量,將與浦東機場并列成為全國最大的貨運機場,建成全球一流的航空貨運中心與物流樞紐,年貨運量與孟菲斯機場持平,成為真正的“中國孟菲斯”。

  因此,湖北省和順豐集團共同打造的順豐機場也被認為將成為為繼孟菲斯、路易斯維爾、萊比錫之后,全球第四個、亞洲第一個專業貨運機場。

  而放眼國際市場,對航空樞紐的爭奪則來自于更為強大的玩家。1月8日,亞馬遜以7968億美元超過微軟首次成為市值最高的公司。而此前,亞馬遜曾宣布計劃在得克薩斯州自建一個地區性航空樞紐,為一些每日航班和包裹分類的基礎設施提供支持。

  趙小敏認為,貨運樞紐的投資不是短期內就能見效的,此外,建成后與當地產業能否聯動也是存在的風險之一。此外,建設貨運樞紐對企業在全球網絡的布局、整體競爭力都有很高的要求。

  而目前來看,從體量結構和企業發展來看,趙小敏坦言,中國快遞企業和國外企業在科技投入、產業解決方案、高科技領域等方面都存在明顯的差距。

  “從貨量上來看,中國快遞企業更大的量來自C端,來自于以往第三行業的拉動。而隨著未來中國經濟從高速成長階段慢慢消退到趨于理性階段、回歸產業驅動的時候,差距反而會越來越大。這也是順豐拿下DHL供應鏈、和新夏暉合作的重要原因。”趙小敏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順豐 鄂州機場 發改委 樞紐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