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1-29 21:01:24
不只是便利蜂,就整個便利店行業而言,高標準的人才缺失已是全行業都要面臨的問題。
便利蜂北京門店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克遠 攝
每經記者 陳克遠 實習編輯 王麗娜
“要求員工參加數學考試,考試不及格的都開除?”年關將至是非多,近日來,網傳便利蜂通過安排數學考試變相裁員的消息引起社會關注。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上述消息的真實性詢問便利蜂相關負責人。對方表示,考試不及格就辭退的消息并不屬實,考試不與辭退掛鉤,對能力尚未達到要求的員工進行輔導及補測。
實際上,對于當前的便利店行業而言,無疑是站在了數字化升級的潮頭之上,這也意味著便利店的員工也需要具備更高的能力和素質。而在此次便利蜂的數學考試風波背后,正是便利店行業亟待人才升級的體現。
便利蜂回應數學考試 意在培養員工邏輯能力
對于便利蜂數學考試的具體內容,引起社會各界關注。
“考試范圍涵蓋了函數、立體幾何、概率、求導”?便利蜂的這一輪數學考試被傳的高深莫測。而針對具體的考試內容,便利蜂方面告訴記者,并沒有那么夸張。
上述便利蜂相關負責人向記者提供了兩份例題:
例題1:
公司要求在工作中必須注重數據結果,能夠通過數據和量化的標準進行表達。某日,門店申請進行某項工程改造,如下幾個申請理由中,哪幾個是明確的理由?(多選題)
A.改造后,門店更加美觀,可以提高對消費者的吸引力。
B.改造后,提高了門店的密封性,測試5家門店,室內溫度平均升高了3攝氏度。
C.改造后,提高了門店的吸引力,測試5家門店,客流量明顯增加。
D.改造后,銷售額有所提升,測試5家門店,10天測試期的日商平均超過上月同期平均值5%。
例題2:
某門店實行一兩菜制度售賣熱餐,每兩2.5元。某日,門店進貨三個菜品,分別是土豆燉牛肉30份,西紅柿炒雞蛋25份,宮保雞丁20份(三種菜每份均為160克)。當日廢棄土豆燉牛肉5份,西紅柿炒雞蛋3份,宮保雞丁7份,其余全部銷售,不考慮其它因素,當日熱餐銷售收入為多少元?
A.480 B.450 C.460 D.500
就此兩份例題來看,內容并沒有網絡傳言中的那么夸張。
此外,便利蜂相關負責人還向記者表示,題目的設置主要是為了考核并提升員工的邏輯能力,以及解決一些經營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他具體解釋說,例如:例題1是一道基本的邏輯表達題,要求員工在發起工作流程時把需求提得清晰、可執行、可檢驗,避免含混不清的糊涂賬;而例題2是便利店經營會經常遇到的情況,考的是基本的數學知識。
實際上,此次被傳的沸沸揚揚的數學考試并不是便利蜂針對所有員工進行的考核。根據便利蜂方面提供一封由公司人力資源部發出的內部信表示,數據及邏輯能力的測試只是對于總部辦公室3級及以下的員工。
同時內部信中顯示,對于總部辦公室3級及以下員工,便利蜂將會在入職、轉正、以及每一次績效考核的同時,對相關崗位員工進行數學及邏輯能力測試(題目難度為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的標準,其中數學的要求等同于高中代數部分要求),團隊負責人需要緊密關注和培養員工的勝任力,對能力尚未達到要求的員工進行輔導及補測,保證每一位在職的員工,必須都能夠達到所在崗位勝任力的要求方可在該崗位工作。
便利店迎數字化升級浪潮 人才標準提升
公開資料顯示,便利蜂成立于2016年12月,發展至今已有2年多時間,目前已在4個城市開設了近600家店鋪。便利蜂方面稱,2019年,企業將以兩倍于之前的開店速度繼續發展,目標完成新開業店鋪數量超過1000家。
之所以新增所謂的“數學考試”,在上述便利蜂內部信中也做出了說明:“便利店運行系統已經進入全局數據化階段,基層員工的數學和邏輯分析能力是我們在當下環境中面對市場競爭的必備能力。未來每一位總部辦公室員工都需要具有足夠的系統思考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數據處理能力,才能更好地勝任本職工作。”
實際上,不只是便利蜂,就整個便利店行業而言,高標準的人才缺失已是全行業都要面臨的問題。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此前發布的《2018中國便利店景氣指數報告(第二季度)》顯示,2018年第二季度便利店從業人數出現小幅下降。同時報告中提及,便利店行業作為勞動密集型行業,人才短缺一直以來是行業面臨的問題。在人力成本不斷上漲的情況下,如何提高對人才的吸引力是行業未來的一個重要挑戰。
圖片來源:《2018中國便利店景氣指數報告(第二季度)》
在此背景下,伴隨便利店數字化升級的提速和深入,則進一步讓便利店人才短缺的問題得以放大。而商務部早在2017年發布的《中國零售行業發展報告》中也曾提及,鼓勵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和業務交流,加大專業性技術人才培養力度,推動行業復合型高端人才合理流動,完善多層次零售業人才隊伍,提高營銷、管理人員的綜合創新能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