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1-30 14:59:56
1月29日,銀保監會表示,將對保險資產管理機構及其下屬機構發起設立的股權投資計劃和保險私募基金,在股權投資計劃和保險私募基金注冊程序上予以簡化,提高效率,增加產品供給。
每經記者 李蕾 每經實習記者 任飛 每經編輯 葉峰
1月29日,銀保監會推出新政,鼓勵險資加大股權投資力度,簡化包括設立股權投資計劃在內的兩類產品注冊流程,被業界看做對創投領域的又一大重磅利好。
與此同時,也有投保人抱怨目前保費支出高,認為在險資充分配置股權市場時,難以充分獲得政策利好帶來的紅利。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險資的大類資產配置和金融運作是基于龐大的現金流來實現,也是其負債經營保資產的抓手之一,對投保人來說,不能將投保看作是純粹的財務投資,“保險姓保”的屬性始終沒有變。
險資料成“私募殼”救兵
1月29日,銀保監會表示,將對保險資產管理機構及其下屬機構發起設立的股權投資計劃和保險私募基金,在股權投資計劃和保險私募基金注冊程序上予以簡化,提高效率,增加產品供給。
據銀保監會1月29日發布的2018年保險統計數據報告顯示,2018年保險資金運用余額為164088.38億元,較年初增長9.97%。可見,隨著險資規模的增長,未來可供私募股權投資的本錢較為充裕。
業內人士表示,此舉將拓展保險資金配置空間,提升社會直接融資和股權融資比例。銘睿博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高級投資經理郭厚利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市場缺乏長線資本,整個投融資環境整體上處于觀望狀態,“伴隨險資進入一級市場,股權投資的生產資料將有望被激活。”
據投中研究院報告,2018年,國內VC/PE機構募集完成基金共858只,同比下降約27%,募集總規模為1116億美元,同比驟降約六成,均為4年來最低。時間窗口如此狹窄,大部分新成立的創投機構僅能募集和管理一只基金。根據CVSource數據,截至2018年年底,國內VC/PE機構中,在管基金數量為0只和1只的,占比超過60%。也就是說,目前國內市場上有六成VC/PE機構還未募集到第二只基金。
但隨著政策的逐步放開,保險機構其實已經對股權投資做了相關鋪墊。據外光錐1月21日報道,根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的數據,截至當日,2018年以來共有23例資金運用關聯交易對關聯私募股權投資企業(有限合伙)進行投資,主要包括中國人壽、中國人保、太平人壽等。除了自融性股權投資資源整合,記者還注意到,上市系保險公司中,近一年來參與外部私募股權投資企業(有限合伙)的數量也不少,有的公司曾在一周內連續兩份公告對外宣布持股或控股外部私募機構。
對此,郭厚利向記者表示,雖然一二級市場的項目估值存在倒掛,但整體而言還是在走去泡沫的通道,“配合政策,險資先行在市場中夯實投資基礎也為市場的投資情緒起到一定的緩釋作用。”他認為,險資未來的配置不可能僅為自家所用,勢必要有對外投資的需求,有望在將來“輸血”僵尸私募進行資源整合發揮作用,進一步消化市場中的“私募殼”。
投保成本高難享投資紅利?
隨著政策的出臺,險資布局股權投資進入“窗口期”,盡管業內紛紛表示險資規模的增長背后,是對機構資產配置及主動管理的巨大考驗,但對投保人而言,時下卻出現了對保費高且抱怨部分險種投資收益設計不合理。
小王(化名)是深圳某IT從業人員,出于對健康的保障和理財的需求,2018年初選擇參保某公司重疾險,同時承諾提供最低保證利率以保證小王最低的投資收益水平,因此屬于萬能險的范疇,也是被保險公司標榜為高收益險種。彼時簽約時,銷售人員就提到說,逐次扣除基礎保費后,剩余部分將疊加構成投資保險資本,投資經理將對包括股權在內的各項資產進行投資,并承諾最低收益率為年化2.5%。
此后,按照合同約定,小王年繳保費6000元,但是按照約定,每期繳納保費在10000元以下的自然費率將按照第一年度保費的50%、第二年度的25%、第三年度的15%、第四年度至第五年度的10%,并在第六年之后按照5%繳納。不過,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年繳6000元保費計算,這款萬能險第一年手續費就達3000元,第二年1500元,前5年手續費總計6600元。他在同記者交流時表示,這款萬能險前5年的傭金比例就超過20%,但實際給予的總收益率不過14%。“盡管有14%的收益,但投資基數增長的速度遠不及保費增長的速度。”小王認為這樣投資并不劃算。
事實上,同小王有相似困惑的投保人不在少數,有受訪者表示,隨著險資加大在股權市場的投入,未來收益可期,但長期投保形成的保費支出,確實對其資產增值部分的本金造成不小損失,紛紛表示沾不上險資投資股權的紅利。
對此,深圳一位保險人士透露,很多投保人看中保險投資的底層資產偏固收相對安全,“但由于保險本身就是保障資金,只是保險公司在經營上需要通過投資來形成資產,投保人的愿望不能同保險公司的負債經營思路相提并論。”
該人士指出,保險公司是通過賣出保險產品吸收負債,再在市場上購買股票或債券,形成資產。“不論將來收益如何,保險合同約定對負債有償付責任,因此考驗保險公司的核心指標是償付能力,而這需要源源不斷的保費來源。”他表示,保險機構的金融運作是基于龐大的現金流實現的,但對于投保人來說,核心的還是為參保選項保駕護航,不能將投保看作是純粹的財務投資。
事實上,對于“保險姓保”的提法,監管層呼吁已久,也并非是針對保險公司而言,對普通投保人來說也具有鮮明的提示效用。正如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副秘書長劉傳葵公開所述,保險基金是私募基金理想基金管理來源,保險基金參與私募基金也有利于私募基金渠道和優化配置結構,有分享經濟轉型成果,對自身也是分散投資風險提高資金運用效率的目的。戰略意義上來說,保險基金尤其能通過私募基金投入實體經濟,是我們新經濟的推動者。對實體經濟而言也有利于緩解創業企業和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期限短的問題,減輕發展壓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