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網 2019-01-31 22:25:42
1月31日,彭博宣布將于今年4月起將中國債券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市場估算此舉將帶動1000億美元資金流入中國債券市場。
圖片來源:攝圖網
北京時間31日中午12點,彭博正式宣布,中國債券將從今年4月起被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并將在20個月內分步完成。
第一,中國債券市場納入國際主要指數,是金融市場開放的重大成果。反映了國際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信心,有利于全球投資者更合理地配置債券資產。
第二,來點直接的,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追蹤資金量約為2萬億美元,初步估算,若中國債券市場加入該指數,預計將有1000億美元流入中國債券市場。
債市小伙伴們,感受到國際資金的“摩拳擦掌”了嗎?
彭博31日正式確認,人民幣計價的中國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券將從2019年4月起被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并將在20個月內分步完成。
被完全納入全球綜合指數后,人民幣計價的中國債券將成為繼美元、歐元、日元之后的第四大計價貨幣債券。
根據截至2019年1月24日的統計數據,將有363只中國債券被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完全納入后,將在該指數54.07萬億美元的市值中占比達6.03%。
如何篩選出這300多只債券?業內人士介紹,會從存量大小、到期時間、流動性等角度來篩選。
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是彭博的旗艦指數,也是國際主流債券指數。中國債券市場納入其中,跟蹤指數的機構投資者就需要按照納入比重投資中國債券。
而這也將給中國債券市場引入長期優質“活水”。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追蹤資金量約為2萬億美元,初步估算,若中國債券市場加入該指數,預計將有1000億美元流入中國債券市場。
當然,資金并非一次性涌入。如上所述,納入工作將從2019年4月開始,分20個月逐步完成,初始比重為中國債券在指數中應占比重的5%,隨后每月遞增 5%。
除了納入全球綜合指數,2019年4月起,人民幣計價的中國債券還將被納入全球國債指數以及新興市場本地貨幣政府債券指數。
圖片來源:攝圖網
早在去年3月,彭博就宣布將于今年4月開始將中國債券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
但是,彭博當時提出了附加要求——中國債券市場亟需在幾個方面進行完善,以增進投資者信心,提高市場參與便利性。這些方面的完善如有延遲,中國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的起始時間將可能隨之延后。
尚待完善的幾方面包括:實施券款對付結算、實現批量交易在不同投資組合之間的分配以及明確稅收政策。
經過接近一年的時間,這幾個方面的問題已經得到妥善解決。彭博31日稱,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已經完成了納入全球綜合指數所需的一系列改進措施。
小編獲悉,近一年來,人民銀行與主要國際指數商進行了多次交流,并進一步優化了境外機構入市投資相關安排。
一是進一步明確了相關稅收安排。
2018年8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對境外投資者投資境內債券的利息收入,暫免征收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期限暫定三年。
二是全面實現券款對付(DvP)結算。
2018年8月24日,相關境內托管結算機構上線DvP結算功能,至此“債券通”全面實現DvP結算,進一步滿足了境外投資者的風控及監管要求。
三是上線交易分倉功能。
外匯交易中心與相關國際交易平臺推動的大宗債券交易前分倉和交易后分倉功能分別于2018年8月和9月正式上線。
四是與國際主要交易平臺合作方面。
2018年11月,外匯交易中心與彭博公司在直接入市和“債券通”下開展合作,通過交易平臺連接支持境外投資者進入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
“今天的決定是中國走向更加開放、透明的資本市場過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同時也印證了彭博連接全球投資者與中國市場的長期承諾。中國一旦被納入全球綜合指數,中國債券市場將為全球投資者提供更多機遇。”彭博董事長高逸雅(Peter T. Grauer)評價。
近年來,中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持續擴大。
中國人民銀行介紹,截至2018年末,中國債券市場存量規模達86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國際投資者持債規模近1.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6%。
數據還顯示,截至2018年末,中國銀行間市場熊貓債已累計發行1980.6億元;共計1186家境外投資者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持人民幣債券規模達1.73萬億元。
人民銀行稱,此次中國債券正式納入國際主要債券指數,充分反映了國際投資者對于中國經濟的信心,也是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取得新進展的體現,將有利于更好地滿足國際投資者對人民幣資產的配置需求。人民銀行對此表示歡迎和支持。
彭博指數業務全球負責人Steve Berkley表示:“這是中國市場發展的關鍵時刻,納入全球綜合指數對于促進全球投資者進入中國市場具有重要意義。我們認為這將對全球投資界產生積極影響,分步納入的方式將為投資者提供充裕的準備時間。”
就在本周,標普獲準正式進入中國開展信用評級業務,也為債券市場進一步開放創造條件。國際評級機構的引入,有利于滿足國際投資者配置多元化人民幣資產的訴求。
德意志銀行環球市場部中國區總經理、德銀中國副行長李民宏表示,這是人民幣債券第一次納入全球性重要指數,反映出國際市場對人民幣資產作為可投資資產的接受和認可。這將大舉推動外資投資人民幣債市,人民幣國際化加速未來可期。
圖片來源:攝圖網
從更長遠的角度觀察,中國債券從今年4月起被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是金融市場開放的重要歷史節點,也將是新征程的起點。
人民銀行指出,下一步,人民銀行將與有關部門一起,繼續完善相關制度規則安排,進一步提高中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水平,為國際投資者提供更加友好、便利的投資環境。
目前,國際金融市場影響力較大的債券指數供應商分別為彭博公司、富時羅素公司和摩根大通銀行。
除了此次中國債券正式納入彭博巴克萊債券指數外,富時羅素公司旗下的富時指數已于2017年3月宣布將中國債券市場納入其新興市場國債指數、亞洲國債指數和亞太國債指數。
不久前,富時羅素的首席投資官Mark Makepeace宣布將中國列入其追蹤資金量最大的全球國債指數的觀察國家,該指數追蹤資金規模為2萬億至4萬億美元。初步估算,若中國債券市場加入全球國債指數,預計將有1500億美元流入中國債券市場。
摩根大通銀行此前也已將中國債市納入新興市場政府指數,但仍未納入其市場運用最廣泛的GBI-EM Global Diversified指數。該指數追蹤資金量約為2000億美元,初步估算,若中國債券市場納入該指數,預計將有200億美元流入中國債券市場。目前,摩根大通暫未有將中國債券市場納入GBI-EM Global Diversified的進一步計劃。
中國證券網 李丹丹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