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2-03 10:55:50
每經記者 師談 每經編輯 劉琳
據最新消息,剛剛結束的西安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決定任命李明遠為西安市副市長,決定其為代理市長。
這位清華出身的學霸官員,早先履職陜西信息產業廳、科技廳等職能部門。主政渭南后,其提出“西安科研 渭南制造”構想,為不溫不火的“陜西東大門”,厘清了戰略轉型的方向。
“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國家中心城市,包括“硬科技”上升到國家話語體系,正在為西安帶來空前窗口機遇期,追趕超越已是共識。
于此重要發展階段,懂科技、有章法,無疑是市長人選的必然要求……
?學霸的自我修養
在王牌院系如林的清華大學,有個廣為人知的無線電系(后更名為電子工程系),半個多世紀里,為我國電子工業輸送了大批骨干人才。
與人們想象有較大出入的是,詩歌與音樂是該系學子的老傳統。
1983年,李明遠成為清華無線電系一員。俊朗陽光的吳起少年,在度過理工與文藝交融的數年生涯后,重返陜西。他的眾多學弟中,后來還真出了幾個“不務正業”的,包括高曉松、李健。
回到陜西后,李明遠沒有直接參加工作,而是進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繼續修習通訊與信息系統專業。
學霸人生,少不了不斷求索的劇情。
西電碩士畢業,李明遠先是在黃河機電工作四年,緊接著到西安郵電擔任了六年的電信工程系副主任。
尤其后面這六年,利用的極度扎實,其先后在西電、交大攻讀博士、博士后,完成了“學霸的自我修養”。
▲ 任職科技廳時的李明遠 @陜西省微生物研究所
從企業到高校,從碩士到博士后,憑借硬核履歷,2001年5月,36歲的李明遠出任陜西省信息產業廳副廳長,正式踏入仕途。
信息產業,被譽為“后工業時代的支柱產業”,隨著現代產業結構不斷變化,在最新的機構調整中,各級政府相繼設立工業與信息化職能部門,更可見其分量。
于此履職近三年,包括其2013年出任陜西省科技廳廳長,均是“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而就其個人成長來說,則是產業、政策、資源、理念的系統實踐與積累。
實際上,在此期間,李還有一次重要職務變動值得關注。
離開信息產業廳后,2004年,其轉任陜西省政府副秘書長。該角色要求“上下銜接,溝通左右”,從專業管理到綜合型崗位,這顯然是絕佳的歷練機會;也是在此基礎上,其后來進入科技廳擔任一把手。
?西安研發,渭南制造
讓高學歷、有經驗的人才走上關鍵崗位,是近年來陜西官場用人的重要導向。
如李明遠這樣在企業、高校、政府部門均有歷練的硬核學霸,自然是組織部門的重點關注對象。
2015年1月,其從科技廳轉任渭南市長,與陸治原搭了近三年班子,并于去年3月接替轉場的后者,成為渭南市委書記。
渭南號稱“陜西東大門”,但在過去多年里,發展有些沉寂。原因之一在于,該市工業以傳統能源資源類為主,計劃經濟時期,陜西四個礦務局,三個在渭南,足見其轉型壓力。
來到渭南后,李明遠提出,“在工業經濟轉型發展上,從兩個方面同時發力,一是做好‘減法’,痛下決心,加快淘汰煤炭等落后產能,搬遷在主城區的化工企業;二是做好‘加法’,大力發展現代化工、新能源汽車、航空、食品等產業。”
回頭來看,這幾年的渭南,頗有些“壯士斷腕”的節奏,僅2016年去煤炭產能即超過一千萬噸。
在做“加法”方面,李明遠的“西安科研 渭南制造”構想,為人熟知——西安是全國重要的科研和教育基地,具有實施創新研發的天然優勢,渭南則擁有人力資源、土地資源價格低等方面的優勢,可以承接西安研發的成果,進行創新產品的制造,形成“西安科研 渭南制造”的產業模式……
按照這一構想,渭南近年在新興產業方面重點發力。
2017年,該市新能源動力電池產值超過60億元。
國產大飛機C919試飛基地落戶渭南,一度引發廣泛關注。在李明遠的設想里,圍繞試飛基地,繼續推進從試飛中心到交付中心、裝配中心的建設,爭取使其成為國內頂尖的大飛機配套中心。
最近的重頭戲,則是總投資80億、從洽談到落地渭南經開區僅90天的開沃新能源商用車項目……
“硬科技之都”的知音?
兩個多月前,原西安市長上官吉慶辭職,消息人士透露,對于該職務的人事考察一直在進行當中。
最終,高學歷、懂科技、有章法,同時擁有地方執政經驗的李明遠,成為競爭力人選。
當前國內經濟形勢,西部增速快于東部。普遍觀點認為,這是西部城市追趕的絕佳機會,尤其于西安而言,可能是最后的機會。
但就經濟結構而言,西安目前三產獨大,GDP占比65%(比較受關注的金融業占比11.1%,房地產占比7.9%);而二產占比僅31.8%,較于其它中心城市,這個比例低了一截。
工業乃“一業定乾坤”,同時只有工業做大,服務業才能真正做強——這是西安崛起的命門所在。
樂見的是,當下中國經濟兩大變量:一是發展路徑大洗牌,從中央到地方,都在追求高質量發展;二是向西推進的意志與動作愈發堅定。
▲ 圖片來源: @西安發布
對于一些先進地區,因為原有路徑依賴,轉型升級的包袱反而更重;于西部,尤其西安,因為擁有密集的人力資源、科技資源、軍工資源,在高質量發展這條賽道上,其后發優勢被普遍看好。
事實上,西安也的確搶先端起了“高質量”的飯碗。
不妨回憶一下,如今火遍全國的“硬科技”,由西安率先提出并推動其進入國家話語體系,包括一系列產業政策、服務機制的調理,在人才爭奪戰中成為贏家,塑造硬科技大會、西商大會等資源聚集品牌等,實際上已經在悄然布局。
翻看李明遠的履歷,從其專業背景,到信息產業廳、科技廳的履職經驗,對于產業、政策、資源的熟稔,以及后來主政地方的改革理念,與西安當前所處發展階段,打造“硬科技之都”的訴求,無疑是有所呼應的。
此刻,粉巷君(ID:nbdfxcj)的微信朋友圈,已經被“西安結束無市長的日子”之類表述刷屏。事關這座城市發展的重大話題,公眾一如既往報以熱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