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2-14 16:12:18
隨著單身隊群體的壯大,“單身經濟”日益繁榮——圍繞單身群體從衣食住行到休閑娛樂社交,一條完整的“單身產業鏈”逐漸清晰,也引來了創業者和資本的熱切關注。
每經記者 李蕾 每經實習記者 姚亞楠 每經編輯 肖芮冬
又是一年西方情人節,面對情侶們集中爆發的秀恩愛浪潮,買買買早已成為單身貴族們進行絕地反擊的主流方式。
隨著我國單身人數的激增,日益壯大的單身汪隊伍也成就了“單身經濟”的繁榮,在這一龐大的市場中又蘊含著哪些新機遇?
據《中國統計年鑒2017》數據,我國單身人口總數已達2.4億,約占總人口的18%,隨著社會不斷進步、個體選擇的多元化,未來主動或被動選擇單身的人數將日益增多,這一現象帶來的消費行為變化蘊含巨大消費潛力和機遇。
“單身經濟”這一概念最早由經濟學家麥卡錫于2001年在《經濟學人》雜志中提出,當時他將單身經濟的群體鎖定為女性,提出獨身且收入不菲的單身女性是廣告、娛樂等行業最理想的顧客。如今,隨著我國第4次單身潮全面來襲,這一概念不再局限于女性,開始“男女通吃”,而專門針對單身人群需求所產生的個性化的商品及服務也讓“單身經濟”越來越有規模。
國金證券消費升級與娛樂研究團隊在近日發布的《單身經濟崛起,消費新勢力抬頭》中指出,“由于沒有結婚成家,沒有家庭經濟壓力,單身群體在消費過程中以自我意愿為主導,以自我滿足為優先,花錢買便利、消費為悅己、追求精神寄托和自我提升是單身群體消費的主要訴求和動力”。
在消費升級與新零售時代下,圍繞單身群體從衣食住行到休閑娛樂社交,一條完整的“單身產業鏈”逐漸清晰,吸引了創業者和資本的熱切關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近年來其中出現的新機遇進行了盤點。
1、食:一人食走紅
民以食為天,餐飲界對單身經濟的反應最為敏銳,一人食餐廳、一人份外賣成為不少餐飲創業者的突破口。
日本知名拉面連鎖品牌“一蘭拉面”就專門設有帶格擋的的餐桌,通過打造獨屬于顧客的隔間,讓顧客能夠自在用餐。此外,小隔間內還配備自動接水的龍頭、杯架和餐具,面前的隔板可以打開用來上菜,這種小隔間受到眾多單身族的喜愛。
在中國,單身群體由于在家做飯積極性普遍較低,在餐飲上普遍追求便利,是外賣消費的主力軍。來自美團點評的2018外賣數據顯示,2017年20~30歲人群貢獻了65%的訂單量,外賣一人食成為消費主流。
主打“一人食”外賣,已經有不少餐飲品牌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專注于火鍋外賣一人食品牌的淘汰郎于2015年創立,同年8月獲得800萬元的天使輪融資,2017年7月獲得由真成基金、創新工場千萬級別A輪融資。這些數字的背后,是無數個一人食者吃出來的。
淘汰郎創始人趙子坤曾表示,企業在創立之初就是想滿足單身族一個人在家也可以吃好的想法,針對單身人士對餐飲品質有一定要求,但比較宅和懶的特點,主打小份配送、快速送達,對于單身人群一人食外賣需求的準確把握使其快速占領了市場。
2、用:便攜、迷你家電蘊含巨大增長潛力
容量只有1升的迷你電飯煲、一次只能榨一杯果汁的榨汁機、一人用養生壺……在獨居與體驗式需求盛行的單身群體中,家電行業也刮起“單身風”,便攜、迷你等適合一人用的小家電蘊含巨大增長潛力。
天貓榜單在2018年發布報告稱,天貓“雙11”十年單品銷售增長數據顯示,“一人量”家電銷量增長飛速,種類也越來越豐富,迷你微波爐和迷你洗衣機的購買人數增長最快,僅過去一年就分別增長973%和630%,迷你洗衣機的銷售增速已比普通洗衣機高出15個百分點。
而阿里媽媽2018年發布的《家電行業消費洞察及營銷啟示》同樣印證了這一趨勢,數據顯示,過去兩年中,一人用煮蛋器、一人用養生壺等產品均實現了訂單量逐年翻倍,一人份酸奶機更是出現了6倍的年訂單量增長。
天貓快消事業部總監王丹曾公開表示,“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以及單身率的提升,一人住已是趨勢,年輕人的單身生活模糊了傳統以家庭為單位的概念,商品越來越小是‘精致小家’場景的消費延伸,未來可能會形成越來越多的‘小而美’業態。”
此外,出于悅己、享受型需求,單身青年對于智能家居類產品消費渴望較為強烈。億歐智庫調研結果顯示,有43.4%的單身青年特別想擁有家居智能產品,高于小康家庭35.7%的比例。來自天貓榜單的數據也顯示,在功能細分的迷你智能家電新物種中,表現最突出的是迷你語音智能音箱,銷售增長量高達16000%。
3、住:主打社交的長租公寓成為風口
對于多數工作在一二線城市的單身青年來說,租房是主流的居住方式。基于此,既能滿足日常的居住需求,又能為單身群體提供休閑、健身、社交等社區服務的長租公寓,受到創業者和資本的熱切關注,這一市場也被稱為萬億級住房租賃市場下一個風口。
在長租公寓這一創業賽道中,房企系、中介系、酒店系、創業系玩家眾多,多數創業者多以輕資產、重運營的方式入局,將業主房屋租賃過來,進行裝修改造,配齊家具家電及公共服務空間,再出租給相關用戶。來自IT桔子的數據顯示,過去兩年,長租公寓行業共發生56起融資,經緯中國、深創投、順為資本等知名風投機構均有布局;明星企業蛋殼公寓、蘑菇租房在過去兩年內分別獲得B+輪、C輪融資,自如在2018年獲得A輪融資后,估值達200億元,躋身“獨角獸”之列。
但去年以來,歷經推高租金、甲醛超標、租金貸等,長租公寓行業風波不斷,部分平臺的關停也預示著行業野蠻增長期即將接近尾聲。2019年,長租公寓或迎來分水嶺,發展的重點也將轉向真正對行業發展更具意義的運營、服務和產品上,下一步如何通過增強品牌運營能力、提升社群運營與服務質量、滿足單身群體日益增長的特定需求,從而實現有效的規模增長等方向將成為長租公寓賽道上創業者關注的焦點。
4、社交:婚戀交友走向線上社交
基于婚戀目的的社交是單身人群的主場,與單身經濟關系最為密切的婚戀交友市場同樣蘊含著諸多機會。
來自艾瑞的《2018中國網絡婚戀交友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網絡婚戀交友行業市場營收為40億元,預計到2020年市場將保持穩定增長總營收超50億元。在移動端帶來的新機遇和核心企業頻繁資本運作的背景下,網絡婚戀交友行業投融資筆數暴增242.9%,但除了頭部已經上市的百合佳緣集團外,暫無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企業。
此外,艾瑞監測數據顯示,移動端APP的數量相較于格局穩定的PC端網站服務數量增長近8倍,隨著移動端用戶習慣的成熟和服務不斷豐富,未來行業內核心企業依舊集中在移動端重點發力。
區別于傳統老牌玩家珍愛網、百合佳緣網主打相親介紹的移動端產品,隨著越來越多90后、95后步入適婚年齡成為主力用戶,有戀愛需求但不急于追求穩定婚姻關系的需求變化也催生了新型婚戀社交新產品——主打陌生人社交的陌陌、Soul、戀愛圈等APP涌現,發力婚戀交友市場,直播、人工智能匹配、電磁波等新技術也被紛紛引入??梢灶A見的是,未來隨著對市場用戶行為數據的深入挖掘,結合智能化技術的引進,移動端婚戀社交市場上將產生需求定位、互動更加精準化的優質內容和項目。
然而,盡管網絡婚戀交友市場歷經近20年的發展,市場規模持續上升,針對不同職業、地域細分領域的交友APP不斷推出,但制約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依然停留在虛假信息泛濫、用戶欺詐糾紛不斷、亂收費等初級問題,未來能夠借助新技術提供更完善的安全認證保護、營造良好的交友氛圍、把握細分群體交友需求的線上社交平臺,將成為創業者關注的重點。
5、休閑娛樂:具有陪伴功能的寵物行業市場巨大
在搞定了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后,單身人群空閑的時間、空虛的精神生活需要一定的寄托,“擼貓”“吸狗”在近兩年成為單身群體中的一股潮流,養寵群體加速擴大,“單身經濟+它經濟”碰撞出更大的市場。
《2018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寵物市場規模已達1708億元,比2012年擴張了近5倍,行業規模不斷擴大和完善。在消費人群的畫像中,無論是養狗人群還是養貓人群,80后、90后占比均超過七成,女性比例更是超過八成,半數以上擁有本科及以上學歷,職業以白領、學生居多。
寵物行業的產業鏈內容非常豐富,從上游的寵物飼養、寵物食品、寵物用品,到下游的寵物醫療、寵物美容、寵物培訓、寵物保險,每個領域還包含了更為具體的細分業務。來自青桐資本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寵物行業共發生32起融資,寵物用品、寵物醫療、寵物食品行業融資占比位列前三位,是我國目前發展比較成熟的產業,但目前市場上還沒有跨產業鏈布局的企業。具體來看,寵物電商PIDAN STUDIO以及寵物醫療賽道美聯眾合動物醫院、拓瑞檢測,還有寵物食品品牌小鮮糧已完成B輪融資,其余則主要集中在偏早期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緊隨上述三條賽道之后的寵物服務行業2018年發生7起融資。未來這一賽道在對新事物接受程度高的90后寵物主的加持下,將不斷產生寵物美容、寵物中介、物流、游戲等更多的新增長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