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 2019-02-17 08:18:14
2月13日—14日,華北地區出現入冬以來范圍最大、強度最強的一次降雪過程。就在人們的微信朋友圈被雪景照刷屏時,不少地方也流傳著這樣一個消息:這次下雪是人工增雪。人工增雪用的炮彈含碘化銀,請大家注意不要讓孩子吃雪;玩雪后及時洗手,防止碘化銀對皮膚的傷害......真相到底是怎樣的?
圖片來源:攝圖網
北方終于下雪啦!2月13日—14日,華北地區出現入冬以來范圍最大、強度最強的一次降雪過程。這雪,下得挺給力,帶來了美麗雪景和清新空氣,滋潤了北方干渴的冬小麥。
然而,就在人們的微信朋友圈被雪景照刷屏時,不少地方也流傳著這樣一個消息:這次下雪是人工增雪。人工增雪用的炮彈含碘化銀,請大家注意不要讓孩子吃雪;玩雪后及時洗手,防止碘化銀對皮膚的傷害;雪融化后的三四天內碘化銀漂浮物多,記得戴口罩……
還有網帖稱,上游地區實施人工增雪,會“截流空中水分”,使下游地區降水量減少,影響生態環境。
好不容易下場瑞雪,難不成還“有毒”、對身體健康有害?真相到底是怎樣的?人工增雪對下游地區生態是否會產生影響?“求證”欄目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
回應:9個省(區、市)開展了人工增雪作業,增加降雪量約7%—11%
記者從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獲悉:針對2月13日—14日降雪過程,河北、山西、內蒙古等9個省(區、市)開展了增雪作業。其中,地面增雪作業720次,發射高炮炮彈818發、火箭彈2306枚;飛機增雪作業17架次,燃燒碘化銀焰條71根。
“本次作業影響區面積共約15.5萬平方公里,其中,地面作業影響面積5.5萬平方公里,飛機作業影響面積10萬平方公里。”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專家、研究員李集明說,“綜合各省上報數據和國家級人工影響天氣部門初步評估結果,本次人工增加降雪量約7%—11%,對緩解干旱、增加冬麥區土壤墑情、降低森林草原火險等級起到了重要作用。”
李集明介紹,人工增雪的催化劑主要是碘化銀。其原理是將催化劑播撒到云中合適部位,增加云內冰晶濃度,進而引發云層降雪或增大其降雪強度。自然云中如果缺乏冰晶或者冰晶濃度較小時,自然降雪過程可能延緩發生或者降雪量較小。此時如果通過人工播撒碘化銀,增加人工冰晶的濃度,可以促進冰水轉化過程,從而達到提前降雪或增加降雪量的目的。
作業時,1克碘化銀催化劑在零下15攝氏度環境下可形成10的13次方到10的14次方個冰晶核,播撒少量的碘化銀催化劑就可以達到要求。
據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統計,入冬以來(2018年12月1日至今),13個省(區、市)共開展地面增雪作業1752次。
回應:碘化銀催化劑使用微量,作業時間和影響范圍有限,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對環境和健康均無負面影響
針對碘化銀催化劑影響環境、危害健康的說法,李集明強調,這是謠言。
“根據本次增雪使用的碘化銀催化劑用量和影響面積估算,即使全部碘化銀均降落到地面上,每平方公里也僅有0.21克碘化銀。按照降水量折合成銀離子濃度,銀離子含量約合0.000035毫克/升,這遠低于世界衛生組織標準和我國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均為0.05毫克/升),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不會危害人體健康。”李集明說。
現代人工增雨雪活動開始于1946年。我國自1958年開始有組織地開展人工影響天氣工作,在適當條件下通過科技手段對局部大氣的物理過程進行人工影響,實現增雨雪、防冰雹、消雨等目的。
國際上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研究碘化銀催化劑對環境的影響。相關科學研究表明,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產生的銀離子含量低,對環境的影響遠低于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飲用水中銀離子含量標準。美國、西班牙、希臘、澳大利亞和俄羅斯等國家對人工增雨雪作業后降水和土壤的檢測數據顯示,銀離子的平均濃度很低,因此認為人工影響天氣使用催化劑碘化銀,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可以忽略。
李集明介紹,我國一直重視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對環境的影響問題。從2003年開始,北京市每年夏季均在密云和官廳水庫區域進行蓄水型人工增雨作業,并對水庫水體進行銀離子檢測,發現水庫中銀離子平均濃度為0.00064毫克/升,遠遠低于0.05毫克/升的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去年,全國人工影響天氣科技咨詢評議委員會組織環境保護、相關高校、部隊、氣象等行業和領域的專家,專門針對碘化銀等催化劑是否會造成環境污染,再次進行了論證。專家組認為,綜合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目前人工影響天氣使用的碘化銀催化劑用量少、分布范圍廣,單位體積所產生的銀離子濃度遠低于國際和國內水環境質量標準,不會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目前也沒有證據表明人工影響天氣會對生態環境產生長期的累積不利影響。
“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是局部的,使用催化劑是微量的,作業時間和影響范圍是有限的。國內外的相關科學研究都表明,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對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不會產生負面影響。”李集明表示。
回應:天氣系統上游地區人工增雪,對下游地區降雪量不會產生影響
有人擔心:天氣系統的上游地區開展人工增雪,會對下游地區的降雪量產生影響,導致下游地區降雪減少。
“空中的水汽和云不是像地面的河水那樣可以直接利用的水資源。在大范圍降水過程中水汽不斷補充,上升氣流不斷變化,云不斷形成和發展。”李集明說,“在大范圍的系統性降雪天氣過程中,人工增雪只能對當地的云產生作用,它不會像河水一樣上游截留、下游水量減少,因此對下游地區云層的降雪量不會產生影響。”
在人工增雪過程中,首先要通過天氣預報和云預報提前確定適合增雪的云系,設計作業方案,準備好飛機、火箭等作業工具。當天氣系統臨近時,利用衛星、雷達等對云系進行跟蹤監測。當符合增雪條件時,申報作業空域,飛機升空、火箭發射,開展增雪作業。作業結束后,綜合利用雷達回波、地面降雪量等資料,評估作業效果。
“國內外開展了大量人工增雪、增雨外場科學實驗,長期統計結果表明,正確運用人工催化技術,可增加的降水量一般為自然降水量的6%—25%。”李集明表示。
隨著我國作業能力、管理水平和服務效益不斷提高,人工影響天氣在防災減災、水資源安全保障、抗旱防雹、降低森林草原火險、生態修復等方面,發揮著日益明顯的趨利避害作用。
在“中華水塔”三江源地區,自2006年開始,國家支持開展了三江源生態保護型人工增雨業務。據青海省人工影響天氣部門介紹,三江源進行人工增雨后,降水量呈顯著增加趨勢。2006年—2017年期間,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雪的共同作用下,年降水量均值達513毫米,比實施人工增雨雪前增加了42.7毫米;黃河上游的唐乃亥和長江源區的直門達水文站,來水量分別增加20.0%、36.2%。三江源生態環境呈現好轉的態勢。
人民日報-劉毅 趙貝佳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