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2-25 10:03:37
每經記者 秦風 每經編輯 劉琳
▲ 圖片來源:陜西省政府官網
十天前,山東召開了一場2000人規模的工作動員大會。省委書記劉家義給全省各級領導干部立下規矩:要做李云龍式的干部。
事實上,山東2018年GDP位居全國第三,只是與位居前兩位的廣東和江蘇相比,差距又拉大了。
山東著急,千里之外的陜西,則早已繼續奔跑態勢。
省委書記胡和平在春節祝辭中寄望:三秦大地要流動起來、要充滿活力,三秦兒女要努力奔跑、勇做追夢人。
粉巷君(ID:nbdfxcj)盤點了陜西新年開局的幾件事,從中或可管窺這座省份2019年的軌跡。
人勤春來早,萬事日相催。
新年開工后,主政官員調研的第一站,往往意味著,在今后地方發展中,這一區域或將格外受到“青睞”,接下來有不少故事要講,也是自然的。
值得關注的是,陜西省委書記胡和平、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將節后第一天的調研地選擇在西咸新區;時隔一日,陜西省長劉國中、西安市長李明遠亦前往西咸新區調研……
經歷了起步階段的基建塑形,西咸新區初具規模的硬件配套、極具規模的空間資源,在大西安體系下開始釋放。
無論是投資預期、機制環境、政策環境或者說戰略環境,放置于全省之下來考量,都有著不錯的競爭優勢。
事實上,陜西經濟今年的開門紅,西咸新區也的確拔得頭籌——829億元,這是最近媒體報道中,該區2019首批招商項目集中簽約的成績。
▲ 圖片來源:西咸新區供圖
其中,高質量產業項目占據主導,諸如先進制造、電子信息、臨空經濟、科技研發、文化旅游和總部經濟。
作為過去兩年勢頭的一個延續,西咸能在招商引資上取得開門紅,其實也是必然。
畢竟在2018年里,十億級規模的產業落戶便超過了50個,其中更有洛克菲勒文化藝術中心、恒大童世界、寶能新能源汽車這些百億千億級的投資。
而在此階段,省市主政官員將其作為新年開工調研第一站,無疑為區域發展再次注入強心劑。相信接下來,還會有更精彩的故事。
眾所周知,無論自身區域價值的釋放,還是西咸一體化發展的要求,抑或《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之下的歷史使命,西咸新區歷來被視為關鍵一環。
不止西咸新區,追求高質量發展,是一個全國性的話題。
過去很長一段時期,經濟增速,是衡量一個地區發展的主要指標。
在此之下,要素投入、外需拉動、投資拉動、規模擴張的增長模式,被不少省市奉為上策,趨之若鶩。
不過,這種模式似乎已難以為繼。
全球經濟復蘇一波三折,傳統人口紅利減少,以及資源環境約束、市場結構升級、產業機構轉型等諸多因素之下,以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為主旨,高質量、高效益增長正在成為新趨勢。
2018年,陜西亦加大了工業六大支柱產業的布局,其中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產量分別增長70%和36.9%,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0.4%。
在今年陜西省政府工作報告中,“高質量發展”依舊是個高頻詞,可見這依然是貫穿于全年的一個工作重點。尤其提到,要“突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
▲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不過,對過去長期存在的粗放式經濟發展方式而言,模式變革所伴生的困頓亦不可忽視,無論是理念上的改變,還是基于物理空間對于土地資源和基建的追求,以及軟環境包括政策等方面的變化,都提出了不小的考驗。
對于一些后發區域而言,這樣的困頓卻少了很多。
比如,空間立體、平面協調、風貌整體、文脈延續等方面的規劃與管控,后發區域往往沒有那么多歷史包袱,正所謂“白紙好作畫”——無論是諸多前沿城市發展理念的實踐與創新,還是發展模式的一步到位,皆有明顯優勢。
以西咸新區為例,與一些發展多年的主城區相較,空間的優勢,讓其在高質量發展,尤其推行先進制造業、總部經濟等方面,后發優勢明顯。
如果將高質量發展看作修煉內功,那么開放式發展,稱得上是區域發展的外功必修課。
“一帶一路”、自貿區等紅利的集中釋放,中歐班列“長安號”在其中的穿針引線,開放式發展已成為陜西在追求流動與活力下的新姿態。
話說回來,經過數年的構建,西咸新區在陜西經濟發展版圖中,業已是一個新的增長極。
比如,在空港新城,胡和平本次調研時強調,要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大格局,大力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三個經濟”,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不斷提高要素配置質量和經濟發展效益。
事實上,“三個經濟”作為全省產業轉型工作的指導方向,正是胡和平早先調研空港新城時首次提出的。
▲ 胡和平一行調研空港新城 西咸新區供圖
“三個經濟”中所追求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建立,全球資源配置能力的加強,人才發展平臺的建設,無不是開放的最佳詮釋。
在此理念指引下,西咸新區、高新區、國際港務區等板塊,無不凸顯出“窗口”意義。
在西咸新區,包括三一重工、洛克菲勒文化藝術中心等,已循著窗口而來。
還有7-11。
上述首批項目簽約的會議上,其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岸本直人的一席話,為西咸新區、大西安乃至陜西新年起手局做了展望:
我們深入分析了西安建設國際化大都市、國家中心城市以及西安作為‘一帶一路’的區域優勢、經濟優勢、科技優勢和人才優勢,以及西安商貿行業的發展環境和支持政策……
春江水暖鴨先知。
大西安的故事,或許已進入正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