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2-25 19:15:57
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策略分析師高挺提醒投資人,一些投資人采取了跟隨外資買消費股的短期策略,不過“跟隨外資”策略本身也有風險。
每經記者 王海慜 每經編輯 何劍嶺
今日市場真是HIGH了!大盤高開之后,全天震蕩上行,截至收盤,滬指和深成指都罕見地大漲5.6%。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注意到,之前一段時間內持續買買買的外資今日卻顯露出一絲“逢高減倉”的跡象。其中,滬股通今日上午就呈現凈流出,截至收盤,滬股通凈流出25.3億元,而此前,滬股通已經連續18個交易日凈流入。
此外,兩融方面,雖然近期A股兩融余額已罕見地連續10天出現增長,不過據申萬的融資情緒指數顯示,目前該指數處于歷史上的高位,顯示市場情緒有過熱的跡象。
對于此輪500點行情的啟動,不少機構認為,滬深港通渠道帶來的外資是行情(尤其是藍籌股上漲)的一大推手。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顯示,2月22日,北向資金合計凈流入59.99億元,讓市場對藍籌股的上漲動力又多了幾分信心。
自2019年以來,在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北向資金的累計凈流入規模已超1100億元。相比之下,2018年全年的凈流入規模為2942.18億元。
此外,本周之前,北向資金已是連續18個交易日持續凈流入,頗有“跑步進場”的意味。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之前一段時間內持續買買買的外資今日卻顯露出一絲“逢高減倉”的跡象。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今日全天收盤,滬股通凈流出25.3億元,深股通凈流入18.15億元。而此前,滬股通卻是連續18個交易日凈流入。
針對近期外資的持續流入A股,今日下午國內首家外資控股券商瑞銀證券發布了最新的策略觀點。
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策略分析師高挺提醒投資人,一些投資人采取了跟隨外資買消費股的短期策略,不過“跟隨外資”策略本身也有風險。事實上,去年的大規模外資凈流入(2940億元)仍不足以使市場止跌。資金流入的速度也會因國內外的情況變化而波動,且其本身就是市場產生波動的原因之一。此外,外國投資者對基本面更為敏感,不能徹底排除在當前宏觀環境下資金凈流入因企業盈利數據疲軟而暫停的風險。
高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雖然2019年全年我們看多A股,但滬深300指數最近迅速上漲17%已經讓股價遠領先于基本面,一些短期風險值得關注。”他預計,A股隨后將出現一個盤整階段。
不過高挺也認為,從中期來看,預計北上資金將繼續凈流入。根據瑞銀證券估算,如果今年MSCI將中國大盤A股的納入因子從5%增加到20%,將有560億美元凈流入A股,而納入中盤A股將帶來額外140億美元的凈流入。A股納入富時羅素指數則有望在未來18個月中為A股帶來1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
今年1月9日,德國商業銀行新興市場高級經濟學家周浩曾在上海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采訪。當時,市場整體預期還比較悲觀。不過他卻認為,在2400點一帶可以不用太悲觀了,A股向上的空間比向下的空間要大;在各方都悲觀的時候,A股市場反而可能會有一定表現,比如可能會出現一輪脈沖式行情。
今日下午周浩再度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投資人現在可以更理性一些,“我覺得最近A股已經漲得很快了,這個時候可以不用太急于進場。”
在上一輪杠桿牛中,兩融規模的大幅增加被認為是牛市的“推進器”。最近隨著市場的持續走強,兩融余額規模也持續回升。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顯示,本周之前,A股兩融余額已經連續10天出現持續回升,這還是2017年9月初以來的首次。
截至2月22日,A股兩融余額規模為7651.5億元,雖然比年初有所增長,但比起歷史高點仍有不小的差距。在2015年6月,A股兩融余額規模曾一度多日站在2.2萬億元的上方。
盡管目前兩融余額還只有歷史高位的1/3,不過在有些機構看來,市場融資情緒指標已隱現過熱跡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申萬今日發布的策略觀點中,其統計的融資情緒指數已處于2016年以來的高位,申萬建議投資者應關注該指數何時出現拐頭向下。
此外,據申萬統計,盡管現在有較為樂觀的資金流入預期,但中小投資者資金的涌入尚未發生,2019年1~2月新基金發行并未明顯放量。目前產業資本減持尚未放量,但如果短期市場繼續加速上行,可能觸發產業資本集中減持。
申萬表示,目前春季行情正處于“最好的時候”,市場集中反映樂觀預期,兌現強動量效應。然而,“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即便是牛市也要一波一波地做,市場在當前位置“絕塵而去”的概率很小。“我們還有時間等待判斷‘牛熊分界’的關鍵信號,即便是牛市,我們至少還應該有一次全面布局的機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