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01 20:53:21
今年張近東將攜5份建議上會,主要涉及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消費、鄉村振興以及物流等領域。
每經記者 王星平 每經實習編輯 王麗娜
全國人大代表、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
圖片來源:蘇寧提供
2019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今年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都在關注什么?
作為兩會“常客”,全國人大代表、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也迎來他的第17次“兩會時間”。3月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今年張近東將攜5份建議上會,主要涉及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消費、鄉村振興以及物流等領域。其中,農村消費以及流通領域依然是此次張近東建言的重點。
作為“老兩會”,在過去的16年里,張近東共提交70多份提案與建議,涉及民生改善、社會發展、行業變革等多個領域。
“人大代表就是政府和百姓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我要把社會上反映強烈的問題帶到兩會上,讓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聽到更多來自基層的聲音,并推動社會的改革和進步。”張近東表示,每一個建議或者提案都需要深思熟慮,要考慮社會的需求、行業的發展,盡可能地反映人民最關心、也最緊迫的社會問題。
再度聚焦農村問題
當下,外部環境復雜多變、中國經濟處于高質量轉型發展階段,農村消費越來越成為內需與投資的強大動力。而伴隨著供給側改革、鄉村振興戰略不斷推進,鄉村消費的空間和潛力有待進一步激發。
作為長期關注“三農問題”的人大代表,張近東此次兩會將建言的重點之一聚焦在農村消費。張近東建議,要豐富下鄉產品的多樣性,讓更多優質產品下沉至農村市場;并充分利用互聯網工具,優化補貼發放方式,提升相關促消費措施的實施效果和效率;同時,要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營造鄉村品質消費良性環境。
事實上,“三農問題”是張近東在擔任政協委員與人大代表期間持續關注的核心議題。記者注意到,在過去的16次兩會中,張近東有9次關注“三農問題”。
其中關于農村電商發展的提案在提出后更是很快就落到了實處。2016年,張近東把“扶貧”納入了自己的提案當中,他建議推行農村電商教育孵化計劃,加快推進農村電商扶貧。
而就在2017年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明確了國家支持涉農村電子商務平臺建設政策,鼓勵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創新發展基于互聯網的新型農業產業模式,深入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加快推進農村流通現代化。
對于一直堅持的電商扶貧領域,此次張近東認為,農村電商的發展在脫貧攻堅中為農村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農業生產方式粗放、缺乏專業化的生產經營技能、農產品進入銷售渠道受阻等問題仍是當前貧困地區脫貧過程中的軟肋。
“有市場的產業化才是致富之路”,張近東建議,由政府統籌資源,并與電商、農戶三方聯動形成合力,加強教育扶貧、產業扶貧力度,推動“農業產業化、農品品牌化、農人專業化”,完善長效扶貧機制,鞏固脫貧成果。
兩份建議建言物流
扎根消費領域近三十年,商品的流通問題也一直都是張近東關注的重點。
隨著電商發展,快遞已經成為人們現代生活方式的組成部分,便利、快捷的物流是人們“美好生活”的一個重要體現。但高速增長的快遞業務量和日益增長的用戶需求,給電商及物流產業創造巨大機遇的同時也給末端配送提出新的考驗。
作為物流鏈條中最貼近消費者的末梢神經,物流末端配送不僅影響用戶體驗,也是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一環。然而,我國物流末端配送環節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和痛點:末端配送與城市交通管控矛盾逐漸升級,標準規范亟待出臺;新能源車路權不明確,制約末端配送模式多樣化、合理化發展。
因此,張近東建議,建設智慧物流,鼓勵創新末端配送智能化技術,發展新能源車及無人車形成多層次配送網絡,提升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效率。
此外,繼2018年建議大力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行動后,今年,張近東再提“綠色物流”,他建議,建立可循環包裝國家標準,制定物流行業的綠色包裝規范,推動綠色包裝回收體系建成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