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1 21:01:44
每經記者 胡琳
改革開放走過了四十年的歷程,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保險企業——中國平安也在2018年迎來“而立之年”。2019年,是中國平安戰略轉型的關鍵之年,也是這家金融巨頭“三村智慧”扶貧工程的攻堅之年。
2018年,中國平安首次提出啟動百億“三村建設工程”。截至2018年底,中國平安的“三村工程”已在全國9個省或自治區逐步落地,發放扶貧資金逾50億元。
“三村工程”的一年成績單背后,其實也是中國平安利用自身優勢持續且精準服務實體經濟的有力印證。作為國內保險龍頭企業,平安堅持“保險姓保”原則,2018年平安每天賠付額近4億,全年累計賠付超1400億;作為積極支持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踐行者,平安全年累計投入4萬億;作為服務國家、回報社會的企業,平安每天納稅超3億,全年納稅超1200億。這是一家企業的擔當,也是企業社會責任的最好詮釋。
截至2018年底,中國平安的“三村智慧扶貧工程”已在全國9個省或自治區逐步落地,發放扶貧資金超50億元,主承銷全國單筆金額最大企業扶貧債;援建掛牌或升級村衛生所逾400個,培訓村醫超5000人;援建掛牌或升級鄉村學校近400所,培訓近5000名鄉村教師,互聯網遠程課堂惠及二十余萬師生。同時,成立“平安志愿者協會”,逾10萬中國平安員工利用休息時間參加各類志愿者活動,其中支教總服務時長達33萬小時。
在金融特色扶貧方面,中國平安充分運用保險機制,集結旗下各子公司構建了一個近乎全覆蓋的扶貧保障體系。比如,平安養老險將多種農村地區常見的特殊疾病、慢性疾病納入大病保險保障范圍,累計賠付人次近16萬,支付大病保險賠款超4.3億元;此外,平安產險大力發展農業保險,防止農民“因災致貧、因災返貧”,在產品設計開發上注重精準、特惠,僅農險產品五年累計為超8228萬戶次農戶提供超過5171億元風險保障,累計支付賠款超過25億元。
依托資金融通優勢,中國平安還形成扶貧融資投資體系。一方面針對特色產業直接提供資金扶持;另一方面支持貧困地區企業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解決企業融資難題。據統計,平安銀行已與全國17家省級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為建檔立卡貧困戶貸款超過8.9億元,11766筆,惠及8413個貧困家庭;而平安普惠已累計為750萬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和農村種養殖戶提供借款服務超過28億元。
此外,科技賦能也在精準扶貧上貢獻了不容小覷的力量。作為一家科技驅動的公司,平安十分重視核心技術研究和自主知識產權掌控,每年將收入的1%(100億)用于科技研發,截至2018年9月30日,公司科技專利申請數累計達8,534項,平均每天近33項。在“智慧村官”方面,中國平安依托人工智能確保扶貧精準到戶,如將人臉識別、指紋識別、聲紋識別等科技技術應用于各地保險扶貧工作中,確保建檔立卡農戶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實性,也確保此次各項保障精準到戶,為“信用白戶”地區貧困人口信用體系的建立提供支持
除助力鄉村建設之外,中國平安還切實發揮自身金融資源豐富、金融科技實力處在前沿等優勢,幫助中小企業走出困境,促進民營企業高質、穩健地發展。
其中,平安證券擬設立200億紓困專項資管計劃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平安證券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整合銀行、資管、信托和地方國企、金融投資機構、大型民營企業集團等集團內外部資源,擬成立總規模200億元紓困資管計劃。基于對上市公司的價值判斷,遵循市場化運作機制,篩選適合的標的企業,根據價值判斷通過股權投資和債權投資等方式進行投資。
針對目前出現困難的民營上市公司或者其股東,平安證券將通過“一企一策”,有針對性和差異化的產品創設,綜合運用大宗交易、競價交易、股權投資、債權投資、參與并購重組、定向增發等方式,提供一攬子金融服務,多渠道化解因流動性問題造成的風險。
中小微企業由于抗風險能力低、缺乏抵押物,融資難和融資貴的問題長期存在。中國平安化解中小微企業融資困境的另一個途徑便是供應鏈金融。比如,平安證券探索利用資本市場力量化解中小微企業融資問題,提出可運用供應鏈金融思維,將中小微企業持有的核心企業的優質應收賬款資產進行證券化,并通過交易所來備案和發行,拓寬投資者群體。
“銘記初心,與您同行”,這是平安董事長馬明哲在2019年元旦致辭的主題,也是這家服務1.8億客戶,管理180萬員工的金融科技巨輪的充滿人情味的一面。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