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見聞·全天候科技 2019-03-14 13:55:16
“做號黨”的惡不是騙補貼,也不是洗稿,而是他們制造了海量的信息垃圾,猶如赤潮覆蓋海面,讓整個內容生態窒息。這背后,一定程度上有內容平臺的“功勞”。
圖片來源:攝圖網
自媒體“三表龍門陣”發起的“露露事件”讓露露走上了風口浪尖,她在企鵝號一天更新5篇所謂的“原創”文章,2個月收入過7萬的故事也讓眾多自媒體自嘆不如。
看到露露兩個月掙7萬多,唐無憂也懷著美好的期待打開了他的企鵝號。幸運的是,他的號沒被盜,不幸的是,賬戶的余額少的可憐,總收益41.9元。按照自媒體“三表龍門陣”的文章《河南女孩露露給我上了一堂七萬的課》,露露通過更新大量的低俗娛樂文章,在 60 天里獲利逾7. 5萬元,平均每天收入1000余元,遠遠超過了三表此前一年在企鵝號的收入總和。
唐無憂的賬號截圖
唐無憂曾被評為網貸之家年度十佳專欄作者,文章也被多家專業媒體轉載過,一直堅持原創,自認為內容質量不差,但與露露的收入差距還是讓他挫敗感滿滿。
唐無憂落后的不光是企鵝號,他先后注冊過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百家號、大魚號、一點號等多平臺賬號,但除了微信公眾號還能偶爾作為流量主收點廣告費,其他所有平臺的收入加起來的總和都不過千元。
至于各家平臺的補貼他也很少拿到,對此,唐無憂認為,要堅持真正原創的話,更新頻率他個人根本做不到,除非是機構化運作。
唐無憂不是個案,他接觸到的財經自媒體圈子里基本都很難拿到平臺發放的高額補貼,而且在長久看不到收入后,好多人已經選擇斷更或轉讓。
而打敗唐無憂們的露露也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三表龍門陣”提到,該事件或是“做號集團”所為。騰訊集團市場與公關部總經理李航在其朋友圈回應時也稱,平臺上存在“做號集團”和洗稿問題,公司已在籌備建立并計劃近期推出“企鵝號原創專家委員會”,希望通過各領域意見領袖眾議的模式探索打擊洗稿的解決方案。
但據行業人士透露,“做號集團”只是整條產業鏈上的其中一環,市場上還存在大量為其服務的自媒體軟件服務商、自媒體賬號交易平臺等。內容平臺對這個灰色產業“愛恨兩難”。
劉東斌曾經是做號產業鏈上的一環,讀大學的時候他曾經給一家工作室兼職寫稿,畢業后又開了自己的工作室。在他看來,“做號”就是流水線作業,公司會注冊大量的自媒體平臺賬號,然后一個編輯帶幾個大學生批量操作,至于內容質量并不是關鍵,主要是把抓取來的內容做成偽原創。他們之前是手動抄襲、洗稿,現在都用上洗稿軟件了,把別的大號或傳統媒體的內容復制進去,分分鐘出結果,可以繞過各家平臺的原創規定,發布時再穿插幾張圖片就能行。利用這個方法,他們十幾分鐘就能完成一篇“原創”文章,可以同時用多個賬戶每天更新甚至每天多次更新,活躍度比一般賬號要高,由于他們善于煽動情緒,篩選那些抓眼球的標題和話題,文章更容易獲得好的推薦位置。閱讀量高了,補貼自然也就上來了。
劉東斌表示,真正做原創的個人內容創作者甚至機構媒體很難競爭過他們,因為他們更清楚內容平臺的運營規則,加上很多平臺都是機器推薦,無法對內容的質量做出準確界定,而在做關鍵詞和賬號活性方面他們也更占優勢,沒有什么束縛,標題怎么抓眼球怎么來。
據《財經》雜志報道,2018年,山東省商河縣的一個農村里,一群農婦和少女在經過簡單的培訓后也成了自媒體運營者,她們中,已婚的“媳婦”居多,還有幾個十八、九歲甚至初中剛畢業的小姑娘。每人運營一個賬號,多次制造爆款,畝產10萬+,月收入平均過萬,超過了上海的平均工資。團隊負責人李傳帥稱,光靠自媒體,每個月收入可達到一百萬。
自己做號的同時,李傳帥同時了開發檢測文章原創系統,同時舉辦了新媒體培訓班,線下培訓已經辦了三期,每人收費6800元。接受AI財經社采訪時,他說“那也是迫不得已”。有些人遠道而來,想討門道,他不能將人家拒之門外。一切都要從頭教起,什么是新媒體,盈利模式有哪些,適合什么人群,各家平臺有什么規矩。
但因很快遭到“洗稿“的質疑,該工作室在爆紅后就不堪壓力停工了。
各大內容平臺的補貼和流量扶持下,不僅滋生了做號集團,還衍生出了原創軟件供應商、自媒體賬號交易平臺等完整產業鏈。
全天侯科技作者用“自媒體、賬號”關鍵詞搜索QQ群,結果出現了大量自媒體賬號買賣群及自媒體賬號運營群。在一個買賣群中,我們找到了劉東斌所說的可以做原創的軟件供應商。
在一個自媒體賬號交易的微信群中,有人提到,“大量出企鵝新手號、三級圖文原創號,百家新手和引流號,工作室直營需要的聯系,需要的老板滴滴”。
也有公司專注視頻賬號方面的業務,并在呼吁大家趕快加入一起掙錢。“各位老板豬年發大財,本公司現接百家代轉,現有抖音靚號一個,百家視頻七天代開,百家收益號出售,承接百家、 大魚、頭條、微視,愛奇藝原創開通MCN,有意者盡快聯系,保證誠信,保證你滿意”,他說,“微視mcn現在口子非常松,最快幾個小時就能開通,但時間有限,口子很快關閉,最后三天,快快行動起來,不要讓自己后悔。希望大家快快找我,參與進來,大家一起掙錢。”
一個從事趣頭條賬戶批發的商務人員告訴全天候科技,“白戶”(新開設的沒有粉絲的賬號)50元/個,量大從優,40就能成交。群里另一位用戶則向全天候科技表示,如果有趣頭條賬號,需要他們輔助通過原創審核,費用為500元/個,如果直接購買他們已養好的有原創權的老賬號,費用要高達4000元。當詢問他們是不是內部有人保證通過原創審核時,對方便再也不回應了。
另外,目前自媒體賬號買賣還促生了一個新產業鏈玩家——虛擬資產交易平臺,他們主要從事自媒體賬號轉讓等相關業務。各家內容平臺的賬號基本都囊括其中,根據粉絲數量、活性、是否受過懲罰等明碼標價。
一家自媒體賬號交易平臺
這家交易平臺的商務人員稱,他們號來源眾多,做號集團是他們的上游,是長期的資源主。不過,他并沒有透露目前平臺的交易量。
自媒體賬號交易規模最大的一單成交發生在去年。
2018年5月10日,上市公司瀚葉股份發布了一個重大資產重組預案,收購深圳市量子云科技有限公司100%的股權,后者旗下有多達981個微信公眾號,累計粉絲2.4億人(不考慮重復),而收購價高達38億元!
令外界驚嘆是,量子云運營眾多微信公眾號,卻只有50個編輯,平均年齡26歲,算下來每人平均負責運營19個公號。
最先出現在公眾視野的自媒體平臺是微信公眾號。2012年8月,它憑借微信巨大的流量,一出生就坐上了火箭,迅速潮起。2016年1月的數據顯示,微信公眾平臺上,每天的文章閱讀數已經達到30億次,同時,也誕生了眾多商業價值極高的大號。
巨大的流量蘊含著豐厚的商業價值,很快,其他平臺也發現了這一商機,紛紛推出了自己的自媒體平臺,并對入駐者提供內容補貼。微信上的很多大號、微博大V紛紛被邀請入駐其它平臺,各平臺都聲稱要通過對內容創作者的高額補貼,打造內容生態。
2015年9月,頭條號平臺推出“千人萬元”計劃,在未來一年內,扶持1000個頭條號個體創作者,讓每人每個月至少獲得1萬元的保底收入。
2016年,針對短視頻領域,今日頭條又宣布,將在未來一年內投入10億元的資金來扶持短視頻創作者。此后,頭條號又陸續出臺了“禮遇計劃”以及“青云計劃”,分別推出巨額獎金來獎勵排名靠前的內容創作帳號以及優質內容。
2016年11月23日,百家號在內容生態大會上宣布,百億分潤計劃中的100億分潤將完全分配給百家號作者。
這次因“露露盜號”事件陷入漩渦的企鵝號當初宣稱不僅要高額補貼內容創作者,還有流量和產業資源的扶持。2017年11月,騰訊宣稱將拿出100億元補貼企鵝號上的優秀作者。騰訊COO任宇昕曾表態,對未來內容生態的布局中,騰訊將實施三個“百億”(百億流量、百億資金、百億產業資源)政策來扶持內容創作者,爭奪原創內容資源。
各家平臺對原創內容的爭奪是當下互聯網巨頭搶食信息流市場、爭做流量入口的一個必然動作。這背后有巨大的利益。
僅從收益看,今日頭條已經成為當下最生猛的流量巨頭,短短幾年,頭條系公司整體估值達到750億美金量級。
2016年下半年,百度開始布局內容戰略,如今,信息流已經成為百度新的增長引擎。據見智研究所的文章,自2017年Q3以來,信息流產品曾助力百度核心廣告收入連續四個季度同比增速在20%以上,2018年Q3和Q4,,這一增速下滑至18.4%,2018年Q4,繼續放緩至10%。
艾瑞數據顯示,信息流廣告市場規模將保持50%以上的年均增長速度,到2019年憑借1400多億元的市場規模,與搜索市場比肩。
對于做號集團吞噬補貼,內容平臺們曾經有過反擊。
2017年6月27日,百度官方封禁了一大批百家號賬號,開啟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封號行動。據業內媒體統計,有一些專業做號機構的千余個賬號被封。
2018年7月,頭條號平臺已經通過自查、用戶舉報等方式,處罰了2475個違規賬號。9月,進一步加強打擊搬運號力度,保護原創,封禁、禁言了3591個違規賬號。
2018年7月,騰訊內容開放平臺發公告稱,企鵝號反作弊團隊歷經半年時間的追蹤、取證,共確認大小黑產團伙五個,涉及黑產賬號300多個;根據平臺規定,對違規賬號予以封號處罰,并追繳非法所得。而今日頭條也曾經與石家莊警方合作,抓獲了一個通過大量虛假帳號騙取其旗下“火山小視頻”大額資金的黑產團伙。
不過,這些措施似乎并不能根治做號產業鏈的問題。
劉東斌公司的幾個賬戶就在去年9月份被封,但他很快就開始申請或購買新號,并開始向別的陣地轉移。在他看來,平臺不會對他們趕盡殺絕,因為平臺需要他們的存在,雙方是利益共生體。這也是為什么經過多輪打擊,“露露”們依然存在的原因。平臺們需要用戶數量及在線時長的快速增長。
正如一個媒體記者在朋友圈所說,“做號黨”的惡不是騙補貼,也不是洗稿,而是他們制造了海量的信息垃圾,猶如赤潮覆蓋海面,讓整個內容生態窒息。這背后,一定程度上有內容平臺的“功勞”。
全天候科技 楊泳潔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