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22 21:54:25
今日傍晚,上交所正式披露9家科創板受理企業。記者梳理這9家企業背后的投資方發現,他們此前大多都獲得了多輪融資。
每經記者 李蕾 每經編輯 肖芮冬
上交所今日(3月22日)披露了9家科創板受理企業的名單,包括晶晨半導體、睿創微納、天奈科技、江蘇北人、利元亨、寧波容百、和艦芯片、安翰科技、武漢科前生物等。
首批科創板受理公司一直備受市場關注,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更加關注這9家企業背后的投資方。我們先做了一個整理(數據來自IT桔子、私募通):
可以看到,科創板首批得到受理的企業此前大多都獲得了多輪融資。一方面反映了這些企業相當受資本青睞,另一方面也體現其發展過程中得到了資本的大力支持。
例如江蘇北人機器人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北人)在A、B、C三輪融資中,都拿到了元禾控股的投資,后者強大的資本和資源也反過來助力了江蘇北人的快速發展,2018年6月北人機器人被蘇州工業園區評為“瞪羚企業”。
另一家受到資本熱烈追捧的公司安翰科技,其在2009年前后就開始研發胃部檢查的新工具,近十年自主研發后,安翰的磁控膠囊胃鏡系統問世,一時間受到資本市場的追捧——2017年2月,安翰科技曾與軟銀中國資本達成戰略合作,獲千萬美元注資用于醫療市場開拓;2017年8月,其又獲得6家投資機構1億美元的投資,用于市場版圖開拓及新產品線研發。可以說,在其發展過程中資本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一位資深投資人興奮地對記者表示,科創板的創立為新經濟企業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退出機制,對創投機構也是利好,“退出渠道的拓寬對機構業績提升幫助會很大,今天首批受理企業的出爐也讓我們看到了更多希望”。
而對于此次只有9家企業得到了首批受理,數量少于此前的市場猜測,另一位健康醫療產業投資人半開玩笑地表示“不著急慢慢來,兩委都剛候選公示還沒成立”。
前海梧桐并購基金合伙人孫萬營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公布的名單是當日受理的企業,“接下來應該還會按照受理時間先后陸續公布”。在他看來,目前得到受理的企業符合此前上交所的主流判斷標準,“基本上是企業具備一定體量、核心技術競爭力、行業領先地位等等。當然,這其實和企業的準備階段也有很大關系,科創板概念推出來之前一些企業就已經有資本化的時間表了,上馬就會比較快。還有一些公司質地也不錯,但科創板出來之前才計劃趕這班車,沒有前面說的這些企業顯得從容”。
“對于二級市場的動向,我們將保持密切關注。當然也不要過分解讀,企業要注重成長性,不要為了沖科創板而去沖。另外,投資人要審慎看待市場上的各種機會,現在市面上掀起了一股‘科創風’,不少項目都說自己是科創板概念,導致很多中小投資人盲目跟進,這里面存在一些風險。專業投資機構要保持理性、克制、平常心去面對。”
需要注意的是,“已受理”是意圖在科創板上市發行的企業所需要走的第一步,在此之后還需要進過問詢、注冊、發行等一系列途徑。此外,根據上交所此前公布的信息,廈門特寶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貝斯達醫療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于3月21日晚間9點后及3月22日提交申請的企業,齊備性檢查仍在進行中。
更多創投新聞,請關注外光錐創投(微信ID:waiguangzhui)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