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電商零售

每經網首頁 > 電商零售 > 正文

跨境電商行業新政過渡期將結束 海淘商家如何能不再“彷徨”?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26 20:25:21

合規已成必然的選擇,未來代購行業可能會往平臺化、企業化方向發展,從事個人代購經營方式也會逐漸轉型為跨境電商。

每經記者 王星平    每經編輯 王麗娜    

E_a_i__i___500944620_banner.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

  自2019年1月1日中國電子商務領域第一部綜合性法律《中國電子商務法》(以下簡稱為《電商法》)落地施行后,中國電商行業便正式開始走上合規化道路。

  而就在3月26日于海南博鰲舉行的“跨境電商如何跨越全球化中的新挑戰?”論壇上,原商務部副部長廖曉淇也在發言中再次提到跨境電商的監管問題。

  廖曉淇指出,中國政府很希望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但是必須是符合規定的發展,如果經過一段時間以后,有一些做法出現一些弊病的話,那么政府就需要制訂出一個政策對它加以監管、加以管制或者管理。廖曉淇表示,如果監管趨嚴的話,一定是市場環境有這個必要;如果沒有必要,政府也就不會嚴格監管了。

  顯然,對于跨境電商的合規化,現在已經上升到政策監管的層面了。也正是接連不斷的政策發布,讓許多跨境電商從業者都膽戰心驚。其中,尤其此前一直以代購為名、從事電商經營為實的海淘商家受影響最大。

  近年來,隨著海淘需求的不斷擴大,代購以其獨特的運營方式滿足了廣大消費者的需求,從而備受青睞。日韓的美妝、法國的香水、澳洲的奶粉、泰國的藥品......只要你想,都能通過代購買到。

  但就在這種“人肉帶貨”背后,存在著不少隱患。不少商家都不具備營業執照,以至于消費者從中海淘的商品不受保護,從而不斷有商品質量問題發生。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電商法》等文件相繼發布。《電商法》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并明確規定凡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絡從事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皆屬于電子商務經營者。若從事經營性代購,則需要采購國和中國雙方的營業執照,且需繳納稅務,偷稅漏稅需承擔刑事責任。也就是說,之前免稅代購的行為在政策正式頒布之后將永久終止,代購們也要依法納稅了。同時,代購也會如平臺一樣被監管。

  《電商法》正式實施后,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個人代購必將受到一定影響,代購行業也將迎來新一輪的洗牌。如今,距政策規定的最后過渡期(2019年3月31日)只剩幾天時間,個人海淘商家又該如何做才不至于感到“彷徨”?

  業內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合規已成必然的選擇,未來代購行業可能會往平臺化、企業化方向發展,從事個人代購經營方式也會逐漸轉型為跨境電商。

  個人代購轉型為跨境電商,目前主要是入駐天貓國際、洋碼頭等跨境電商平臺。而此類方式,在代購個人看來,顯然已經增加了多重的門檻與成本。正因如此,當前也有越來越多企業盯上這塊“蛋糕”,試圖推出解決方案幫助海淘商家實現合規化經營。

  例如零售SaaS服務商有贊也在今天正式發布跨境電商行業解決方案。該方案面向跨境進口類商家提供境內外主體認證、跨境結算認證、實名購買保障、交易平臺搭建、跨境支付、倉儲物流、海關口岸對接等服務。

  有贊聯合創始人蝎子(花名)向記者介紹,在跨境電商解決方案的落實中,有贊負責跨境電商全業務流程(包括交易下單、資金結算、海關數據實時打通等)的系統開發,而全速通負責報關服務系統的開發,合力保證商家在有贊的經營能夠合規化。

  同時,他還表示,未來,更多的第三方服務商可以通過入駐有贊云的開放平臺,使用訂單報文和支付報文推送API,為有贊支持的跨境商家提供各個環節的服務。

  對于此類個人代購轉為跨境電商的方式,上述業內人士認為這樣有利于讓代購在合規的基礎上,保留屬于自己的社群流量,這樣對代購之前的業務沉淀不會受到太大損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圖片來源:攝圖網   自2019年1月1日中國電子商務領域第一部綜合性法律《中國電子商務法》(以下簡稱為《電商法》)落地施行后,中國電商行業便正式開始走上合規化道路。   而就在3月26日于海南博鰲舉行的“跨境電商如何跨越全球化中的新挑戰?”論壇上,原商務部副部長廖曉淇也在發言中再次提到跨境電商的監管問題。   廖曉淇指出,中國政府很希望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但是必須是符合規定的發展,如果經過一段時間以后,有一些做法出現一些弊病的話,那么政府就需要制訂出一個政策對它加以監管、加以管制或者管理。廖曉淇表示,如果監管趨嚴的話,一定是市場環境有這個必要;如果沒有必要,政府也就不會嚴格監管了。   顯然,對于跨境電商的合規化,現在已經上升到政策監管的層面了。也正是接連不斷的政策發布,讓許多跨境電商從業者都膽戰心驚。其中,尤其此前一直以代購為名、從事電商經營為實的海淘商家受影響最大。   近年來,隨著海淘需求的不斷擴大,代購以其獨特的運營方式滿足了廣大消費者的需求,從而備受青睞。日韓的美妝、法國的香水、澳洲的奶粉、泰國的藥品......只要你想,都能通過代購買到。   但就在這種“人肉帶貨”背后,存在著不少隱患。不少商家都不具備營業執照,以至于消費者從中海淘的商品不受保護,從而不斷有商品質量問題發生。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電商法》等文件相繼發布。《電商法》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并明確規定凡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絡從事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皆屬于電子商務經營者。若從事經營性代購,則需要采購國和中國雙方的營業執照,且需繳納稅務,偷稅漏稅需承擔刑事責任。也就是說,之前免稅代購的行為在政策正式頒布之后將永久終止,代購們也要依法納稅了。同時,代購也會如平臺一樣被監管。   《電商法》正式實施后,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個人代購必將受到一定影響,代購行業也將迎來新一輪的洗牌。如今,距政策規定的最后過渡期(2019年3月31日)只剩幾天時間,個人海淘商家又該如何做才不至于感到“彷徨”?   業內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合規已成必然的選擇,未來代購行業可能會往平臺化、企業化方向發展,從事個人代購經營方式也會逐漸轉型為跨境電商。   個人代購轉型為跨境電商,目前主要是入駐天貓國際、洋碼頭等跨境電商平臺。而此類方式,在代購個人看來,顯然已經增加了多重的門檻與成本。正因如此,當前也有越來越多企業盯上這塊“蛋糕”,試圖推出解決方案幫助海淘商家實現合規化經營。   例如零售SaaS服務商有贊也在今天正式發布跨境電商行業解決方案。該方案面向跨境進口類商家提供境內外主體認證、跨境結算認證、實名購買保障、交易平臺搭建、跨境支付、倉儲物流、海關口岸對接等服務。   有贊聯合創始人蝎子(花名)向記者介紹,在跨境電商解決方案的落實中,有贊負責跨境電商全業務流程(包括交易下單、資金結算、海關數據實時打通等)的系統開發,而全速通負責報關服務系統的開發,合力保證商家在有贊的經營能夠合規化。   同時,他還表示,未來,更多的第三方服務商可以通過入駐有贊云的開放平臺,使用訂單報文和支付報文推送API,為有贊支持的跨境商家提供各個環節的服務。   對于此類個人代購轉為跨境電商的方式,上述業內人士認為這樣有利于讓代購在合規的基礎上,保留屬于自己的社群流量,這樣對代購之前的業務沉淀不會受到太大損失。
跨境電商 新政 海淘 商家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