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9-04-10 08:14:28
業內人士指出,科創板普通企業五套上市標準層層遞進,又各有側重,市值成為硬指標。如果發行詢價后達不到當初申報的市值標準,則發行失敗。絕大多數企業選擇風險較低的標準一是出于求穩心理。
截至9日,科創板受理企業已達57家。在五套上市標準中,82%的企業選擇“標準一”,暫無公司選擇“標準五”。業內人士指出,科創板普通企業五套上市標準層層遞進,又各有側重,市值成為硬指標。如果發行詢價后達不到當初申報的市值標準,則發行失敗。絕大多數企業選擇風險較低的標準一是出于求穩心理。
上交所科創板上市規則中,針對科創板普通同股同權企業設置了五套差異化的上市標準,企業可任選其一。另外,針對紅籌企業和表決權差異企業分別有四套和兩套上市標準。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認為,科創板五套差異化上市標準相對于A股其他板塊的突破在于關注市值標準,弱化了財務指標,增加了研發投入比等指標,上市條件更加多元化。
中科沃土基金董事長朱為繹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科創板普通企業五套上市標準之間有一定邏輯關系,層層遞進,產品市場空間和收入是核心,市值起約束作用,這與PE/VC對創業公司關注的重點相符。按照相關指標計算,五套標準對應的市銷率都不超過10倍。同時,五套標準各有側重。
朱為繹稱,標準一市值門檻為10億元,核心關注點是盈利性;標準二市值門檻達到15億元,核心關注點是研發投入;標準三市值門檻達到20億元,核心關注點是經營性現金流;標準四市值門檻躍升至30億元,要求營業收入在3億元以上,核心關注點是市場占有規模;標準五市值標準達到40億元,對產品研發進展和市場空間提出具體要求,核心關注點是市場前景和核心技術能力。
在具體實踐中,47家科創板受理企業選擇標準一,占比82%;2家公司選擇標準二;天準科技選擇標準三;6家公司選擇標準四;暫無公司采用標準五。
此外,優刻得選取了針對表決權差異化安排的第二套標準:預計市值不低于5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公司符合科創板多套上市標準。研究人士指出,這些申報企業選擇相應標準更多是基于企業本身特點和訴求。
牛牛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劉迪寰表示,選擇標準一的公司中,安翰科技、科前生物及睿創微納同時符合其他標準。不排除這些公司是在財務表現良好情況下,對市值保守估計的穩健策略。以安瀚科技為例,申報稿中,公司詳細說明了自己符合四項市值標準,公司研發投入占比大,估值和經營性現金流水平符合相關標準。科前生物和睿創微納情形類似。
選擇標準四的公司中,晶晨股份滿足五項標準,和艦芯片同時滿足標準三、四、五,容百科技則滿足標準四、五。劉迪寰認為,對于這些企業回避標準五,或許是因相關標準不易量化;選擇標準四市值更低,更穩妥,且營業收入是較易衡量指標。此外,這3家公司此前融資估值分別達到62億元、67億元、101.88億元,選擇市值標準較高的標準四可能是對企業估值較為自信。
同時符合四套標準的賽諾醫療是為數不多的選擇標準二進行申報的企業。朱為繹認為,可能是由于賽諾醫療的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高達30%以上,選擇標準二符合賽諾醫療研發投入較高的特質。該公司2018年凈利潤超過8900萬元。此外,賽諾醫療2017年就按23億元估值對外增資3億元,15億市值的申報標準并不高。
目前僅有天準科技選擇標準三。“以標準三申報的企業或具備較大潛力。”朱為繹說,虧損卻經營性現金流持續為正的公司,意味著其在產業鏈中比較強勢,可占用上下游資金。
絕大多數企業選擇標準一,除了出于求穩心理,還另有原因。有投行人士表示,標準一接近IPO要求,首批申報并被受理的企業大多數是擬IPO企業,因此與標準一的要求天然契合。獲上交所受理的57家擬登陸科創板企業大多是擬IPO企業。目前情況下,科創板可以快速輔導、快速審核等預期對企業產生巨大吸引力。
在具體項目中,如何確定公司市值?某已申報科創板項目的投行人士王凱(化名)說:“我們選項目不傾向于選擇前一輪融資后市值還未到申報市值的項目。最好是前一輪融資已達到市值標準,具有一定規模,其他指標略微上浮。”
目前尚未有企業選擇申報的標準五被業內認為是最難標準。雖然該標準對企業營收凈利等均無具體要求,但其核心是市場前景和核心技術能力,否則無法支撐40億元市值。
有券商人士指出,科創板要求券商必須跟投,標準五要求的市值最高,但在科創板做空機制尚未出臺的情況下,券商跟投或面臨虧損風險。比如,新藥研發可能在二期試驗后無法再進一步或拿到批文后市場不及預期,這些都是投資高科技企業可能面臨的風險。
“醫藥企業在港股上市的標準也是獲準二期臨床試驗,但在具體選項目中,我們會等醫藥企業進入臨床四期才在內部立項。”王凱說。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