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一季度基金去哪兒?摸底386家公司,最受關注10只個股曝光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4-10 14:51:52

在一季度中,哪些個股最受基金公司調研重視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Wind數據發現,一季度勁嘉股份、珀萊雅和廣聯達,是本季度最受基金公司喜愛的三只個股。

每經記者 聶虹    每經編輯 葉峰    

2019年一季度,滬指、創業板指和中小板指分別上漲23.93%、35.43%和35.66%,A股市場投資氛圍愈發熱烈,基金公司發權益型產品的熱情也有所提升。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雖說如此,基金公司的調研頻次和調研個股數量卻較去年和上季度均有所下滑。

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今年一季度共有百余家基金公司調研386家上市公司合計2408次,而上季度共調研423家上市公司合計3905次,去年同期調研了448家上市公司合計3048次,無論是同比還是環比,今年一季度的調研個股數和調研頻次均有較大下滑。且從個股所在行業看,調研熱點也較為分散。

調研頻率同比放緩

一季度的市場狀況明顯回暖,但是基金公司似乎忙著建倉看行情,調研數量較去年四季度有明顯下滑。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31日2019年一季度共有超過100家基金公司,前往386家上市公司進行調研。調研最多的基金公司一季度共調研62次,而去年四季度調研次數最多的公司調研了115次,上年同期也有81次。

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31日,調研總次數最多的三家基金公司分別為嘉實、南方和博時,調研次數分別達到62、61和59次。此外,2019年前三個月調研次數在40次以上的基金公司共有14家,這意味著這些基金公司平均每周就需要調研3家。

調研頻次高不等于調研家數多,有的個股在一季度內被基金公司調研了2、3次。從調研個股數來看,調研個股最多的三家基金公司分別為嘉實,博時和華夏,在一季度里調研的個股數分別達到59、55和54家。從調研個股所在板塊來看,相較于去年頭部基金公司紛紛重點調研中小創,今年一季度調研次數最多的前十家基金公司中調研主板的比重有所提升。

調研熱點較分散

在一季度中,哪些個股最受基金公司調研重視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Wind數據發現,一季度最受基金公司調研偏好的個股相對較為分散點。

從調研的行業來看,按照Wind分類,基金公司一季度調研較多的行業包括工業機械、電子元件、建材、電氣部件與設備、電子設備和儀器、基礎化工、信息科技咨詢與其它服務、食品加工與肉類、應用軟件、西藥、金屬非金屬和特種化工,至少調研了以上行業中15家不同的上市公司。其中,工業機械、電子元件和建材有至少30家上市公司接受了基金公司的調研。

數據顯示,分別隸屬于商業印刷、個人用品和應用軟件行業的勁嘉股份、珀萊雅和廣聯達,是本季度最受基金公司調研喜愛的三只個股,分別接受了45、41和40家基金公司的調研。截至3月底,今年一季度均取得了40%以上的漲幅。

接受基金公司調研最多的勁嘉股份在今年1月份和3月份各接受了1次機構調研。根據調研記錄,主要討論了公司2018年財報數據、經營狀況、2019年業務布局及對煙草行業發展趨勢的看法等。如在回答2019年第一季情況如何時,該公司匯報了在大包裝煙標主業、彩盒產品、增值服務等多方面的情況。并表示,"鑒于以上的因素,預計2019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長20%-30%。"

珀萊雅今年以來僅在3月29日接受了一次機構調研。在調研會議上,公司回答了應收帳款、毛利率和銷售費用率增加的原因、線上線下銷售占比及增長趨勢、優資萊的運營情況及2019的開店計劃、珀萊雅的2019新品計劃等。在回答跨境購計劃是否會降低毛利時,珀萊雅表示,跨境購增長迅速,是消費升級需求,也是國家鼓勵方向,而且和公司品牌差異化。計劃用平臺合伙的模式,自己組建團隊運營跨境購。跨境購會降低毛利,但銷售費用率相比也低,所以凈利率可控。

廣聯達隸屬的主營業務是立足建筑產業,圍繞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為客戶提供以建設工程領域專業應用產品和解決方案。在今年3月26日和27日共接待了180家調研機構,其中參與調研的私募有74家,基金公司和證券公司分別有40家。根據調研報告,廣聯達匯報了2018年公司經營狀況及2018年經營計劃,并回答了關于對建筑業發展的看法、公司項目中基建數量占比、今年新的數字政務方面預期收入體量及對金融業務未來的收入規模規劃等問題。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基金調研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